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敏 《今日海南》2005,(9):26-27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并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 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业奔基层,对自诩为“天之骄子”的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却是个颇费踌躇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林海 《今日海南》2005,(9):26-26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并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 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业奔基层,对自诩为“天之骄子”的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却是个颇费踌躇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现就我市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山西政报》2006,(14):6-7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晋办发[2005]18号),切实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提高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山西政报》2007,(14):12-13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我省加快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目前,基层各行各业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改善从业人员结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社会稳定,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是出台政策扶持就业创业。先后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通知》、《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办法(试行)》,对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和创业工作作出明确任务分解和部署。  相似文献   

7.
信息传真     
全国各地各高校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下发后,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等领导分别做出批示,对贯彻落实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湖北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计划每年选调1000名左右大学生、研究生到基层工作。甘肃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研究提出了贯彻落实措施,计划每年由省财政拨付800万元,择优选拔800名毕业生到乡镇,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等工作。北京大学及时召开校党政联席会,…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5,(4):109-109
新华社7月13日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05,(15):4-4
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组织、人事和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通知》指出,《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各级组织、人事和教育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加大恩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与保障》2006,(6):28-2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以下简称《意见》),帮助回到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促进供需见面,尽快实现就业,现就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以下简称《意见》),帮助回到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促进供需见面,尽快实现就业,现就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办、国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对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但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采取综合配套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时事报告》2006,(1):19-19
政策背景: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人才匮乏,非常需要高校毕业生到这些地方建功立业。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各地今年重点落实六方面政策,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村官为户县平添生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逐步改变,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此后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得以快速发展。大学生村官一词,人们如今已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15.
《就业与保障》2005,(9):22-2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托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或动员社会培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内蒙古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方针,制定实施相应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我区高校毕业生总量由1999年的1.07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4.08万人。目前,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一定困难,而基层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人才匮乏,加快推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推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过程中,自治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求各地规范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行为,督促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依法与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高校…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鼓励和促进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实行收费优惠政策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就业与保障》2006,(4):28-28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鼓励和促进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实行收费优惠政策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政报》2009,(6):41-42
各盟市委,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部、委、办、厅、局和各人民团体,各高等院校: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面向基层创业就业,扎根基层锻炼成才,逐步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自治区党委决定,自2009年起,在全区实施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培养锻炼、创业就业”工程(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工程)。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玲 《传承》2010,(12):106-107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党和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面向基层的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但是,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还存在一些困境,政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高等教育要增强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能力;当代大学生要提升到基层就业的观念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