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物简介张联辉,男,1959年生,大学学历。1979年入伍,任新闻干事。1994年任地方专业记者,现任中共歙县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特约研究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被创业格言正直做人,务实做事。生命有极限,超越无止境。《中国旅游报》、中国《名城报》等6家报刊聘为特约记者。一只采访包,一架照相机,伴他风雨兼程,由一名山乡通讯员,成长为一名部队宣传干事。转入地方从事新闻采访,又很快成为全县新闻外宣的骨干。人生几经转折,新闻依旧是他追求的动力,20年的艰辛磨砺,带来了事业的成功发展。仅去年他就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稿…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23日,自治区党委召开了全区宣传部长座谈会,各市、县委宣传部部长,全区宣传、文化、广播电视、新闻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传达了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会议精神,总结了全区上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褒贬录     
<正>义务送报整四年坚持奉献好党员自2018年6月退休后,明水县老干部、党员李满贵一直坚持发挥余热,主动向组织申请义务送党报的工作。四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他每天都步行或骑车到县委宣传部取报纸,然后把报纸分送到订户手中。看到他顶风冒雨坚持义务送报,有人给他送水果,有人给他送矿泉水,但都被他婉言谢绝,只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吕世申)  相似文献   

4.
正十几年来,我在从江县这块生我养我的故土上笔耕不辍,越干越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因为我在新闻工作的战线上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在电视台工作期间,我坚持深入基层用镜头记录从江县各条战线上的发展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鼓劲加油,得到上级的认可和群众的称赞。2011年,我调到县委宣传部外宣办工作。放下摄像机后,到群众中去实现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价值的初衷始终不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9,(10)
<正>2019年6月12日14时40分,"北疆楷模"任明德走到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刻。弥留之际,这位参加革命72年的老兵,用微弱沙哑的声音哼唱着最爱的那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任明德很小就失去了父亲,靠给地主烧炕、喂羊维持生计,后来当上了民兵。1947年2月,《大刀进行曲》的创作者麦新担任开鲁县委宣传部部长,为他站岗的民兵就是任明德。麦新不幸牺牲后,任明德万分悲痛,毅然报名参军。任明德生前常说,自己是"子弹漏子",他身经百战,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  相似文献   

6.
管远祚20年来从事新闻工作的履历,还不如说是他20年来所走过的新闻之路,坚实的足迹,快捷的步伐,使人称羡,令人叹服。管远祚在20年的新闻生涯中,共获全国晚报新闻奖9个,贵州省新闻奖12个,贵阳市新闻奖15个,出版个人作品集4部;他作为一般编辑工作了4年,任正、副部主任7年,迄今为止,任报社领导9年;他不论到哪个岗位,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团结同志,深入实际,恪尽职守。  相似文献   

7.
张布克原名张健,山西省平定县巨城镇东小麻村人,生于1922年,家境贫寒,13岁开始当学徒工,七七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8月,经其表兄王培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领导下,以店员、小学教员的身份为掩护,从事抗日工作.1940年后,他担任中共平定(路北)县一、三区区委书记和县委宣传部部长,1947年5月,任县委副书记,同年8月任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8.
<正>摄影战士沙飞用手中的相机,创造了中国革命摄影的多项“第一”:人民军队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中共第一个新闻摄影机构的领导者,中共第一份新闻摄影画报的创办者,被誉为“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第一人”。沙飞有幸与鲁迅交往,尊其为精神导师,鲁迅对他摄影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沙飞于1912年5月5日出生于广州,原名司徒传,祖籍广东开平。高小毕业后他考入广东省无线电学校,1926年毕业后,入北伐军当电台报务员,随军转战上海、宁波、济南、北京等地,后又在广西梧州军用电台工作3年。  相似文献   

9.
赵振龙  崔宏星 《先锋队》2013,(16):42-44
他,参加关工委工作后奋发作为,协助领导,团结同事,一年间就在领导支持下使屯留县成为省关工委的直接联系县。他,10年间撰写"中华魂"主题读书教育活动示范报告10多份,共计5万多字。演讲300余场次,受教育的中小学生达30多万人次。他,为搞好"八荣八耻"宣传教育,协同县委宣传部  相似文献   

10.
《前线》2006,(11)
为推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市委宣传部从2002年开始,在全市推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两年评选一次。参评的单位及经验材料由各区县委宣传部、市委各工委宣传处(部)、市国资委宣传处和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宣传部负责推荐,市宣传文化系统由市委宣传部基层处负责推荐。2004~2005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评选内容涉及理论、新闻、宣传、文化、思想政治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本刊特开辟专栏,分期介绍部分获奖单位的经验、做法,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初夏,央视名嘴白岩松出版了新书《一个人与这个时代》。在接受采访时,他少有地谈及了政府官员、新闻发言人、央视舆论监督等话题。记者:去年两会,你提了两个提案广受关注,一是建议各部委和各省份每月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一是建议全国自然景观免费,这么久了,办理结果如何?白岩松:国务院推出发言人制度后,各部委中,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原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与媒体互动最多,尽心尽职,结果下场都很惨,都被免职调离。到2013年10月,  相似文献   

12.
《前线》2006,(11)
为推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市委宣传部从2002年开始,在全市推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两年评选一次。参评的单位及经验材料由各区县委宣传部、市委各工委宣传处(部)、市国资委宣传处和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宣传部负责推荐,市宣传文化系统由市委宣传部基层处负责推荐。2004~2005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评选内容涉及理论、新闻、宣传、文化、思想政治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本刊特开辟专栏,分期介绍部分获奖单位的经验、做法,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舒云 《党史博览》2001,(5):25-27
一美国记者斯诺到红军大学来了。他左看右看、连连惊叹山沟里的这所大学。 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从西安进入陕甘宁边区。从6月到10月,他一直逗留在陕北。这位第一个走进神秘红都的外国记者向世界介绍了红军和红军的长征,轰动世界。1905年,斯诺出生在美国坎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曾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30年,斯诺来到中国,在北平燕京大学担任了两年新闻系教授。在此期间,他认识了美国进步记者史沫特莱,还认识了鲁迅、宋庆龄以及一些中共地下党员。他们介绍他去延安采访  相似文献   

14.
谈谈大力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12月22日,贵阳市委新闻发言人在中共贵阳市委八届八次全体会议新闻发布会上首次亮相,这位新闻发言人是贵阳市以及贵州省的第一个党委新闻发言人,他  相似文献   

15.
张中林是达茂旗委副书记。由于他30多年笔耕不辍,写了大量新闻作品,也由于他经常与群众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言百姓之所言,被人们称为草原上的“新闻书记”。 他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1954年参加工作后,便开始了新闻写作生涯。从不知新闻如何写到写出近千篇作品,到作品连连获奖,张中林走的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 17岁那年,张中林正式参加工作,在区公所当文书。此后,他先后当过公社秘书、组宣委员、副书记、书记等。在写作上,他一步一个台阶,由写小消息发展为写通讯、调查报告、理论性文章等。他生活在基层,最使他感兴趣的莫过于发生在群众…  相似文献   

16.
他从事新闻工作二十五年,长年坚守夜班工作;他不顾双侧股骨头坏死治疗未愈的危险,杵着双拐坚守在抗震救灾新闻宣传岗位上;他被确诊为口腔癌后,还不忘新闻和理论评论创作……他,就是广元日报社编委、理论评论部主任付尹. 他把奉献书写进新闻工作 付尹的正式职务是理论评论部主任,但还兼着报社总编室、外宣中心负责人的职务,并承担着廉政周刊、党建周刊、扶贫攻坚半月刊的采编管理工作.他除了完成评论任务,还要完成报纸宣传的统筹、版面协调、重大策划、采编日常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陈睿  高斌 《前线》2008,(12):25-26
2008年11月25日,纪念《前线》杂志创刊5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发来贺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蔡赴朝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各部门、市委各工委的负责同志、各区县委宣传部部长、市宣传系统的有关单位和新闻单位的负责同志,《前线》的部分读者、作者代表,以及曾在杂志社工作的领导同志和离退休老同志10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求是》杂志总编辑张晓林、  相似文献   

18.
大学毕业后,我作为优秀大学生被组织部门选派到榆中县基层乡镇工作,半年后,经过考试选拔,被调到县委宣传部报道组干起了宣传工作。学了5年的医学,突然之间干起了与医学毫不沾边的新闻宣传工作,当时多少有些茫然和不知所措。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在经历了环境的改变、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正在宣传战线,他是号角是旗手。在脱贫攻坚战场,他是战士、更是冲锋陷阵的战斗员。他,就是沿河自治县县委宣传部派驻黄土镇沙坪村第一书记、村指挥部副指挥长肖玉叶。2019年3月,肖玉叶胸怀初心和使命奔赴火热的脱贫攻坚一线战场。初到沙坪村,为尽快掌握全村基本情况,白天,肖玉叶深入田间地头,一边帮助群众干农活,一边和  相似文献   

20.
孟红 《党史纵览》2010,(2):19-23
徐大刚.1926年11月出生,他原来并不是搞摄影的专职摄影师,而是文字记者。1945年,19岁的他参加了新四军。抗战胜利后,他进入山东大学新闻系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沪郊农民报等报社从事新闻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因为他以前当记者时曾搞过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