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继东  王青 《理论探索》2012,(4):142-144
侯惠勤是国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想家,精选其理论文章结集出版的《侯惠勤自选集》日前由学习出版社作为《学习理论文库》系列丛书重点推出,被理论界赞誉为一部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大有作为的经典之作,是展现马克思主义魅力、让更多人认知、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品。自选集中所收录的文章体现了侯惠勤为马克思主义当代理论发展所锻造的五种力量:理论立场的坚韧力,理论剖析的穿透力,理论逻辑的说服力,理论创新的开拓力,理论贡献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转型理论、社会资本及发展道路、结果等相关理论是发展社会学的重要理论,每一种理论都是对世界发展和现状的解释,每一种理论都启示各个国家对于发展道路的选择。这些理论为我们提供认识世界发展的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青松 《理论探讨》2007,(6):160-163
我们现在讲的自主创新,一般应包括理论自主创新、科技自主创新、制度自主创新、文化自主创新及其他创新。而理论自主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自主创新不仅指哲学和科学理论的自主创新,也应该包括元科学元理论的自主创新,还应该包括从狭义元理论到广义元理论的自主创新。对此从理论对象创新、理论体系创新、理论形态创新、理论范式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元理论自主创新的初步探讨,并作为"广义元理论"系列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或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刘小川 《学理论》2011,(18):50-51
主权理论是现代国家理论和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在全球化时代,主权理论的困境不仅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和工具性,更是因为主权理论正面临着来自经济一体化、超国家组织、跨国公司等的挑战。要使主权理论走出困境,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主权观念,充分认识到国家主权的工具性,合理的运用国家主权来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5.
理论武装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范畴。准确理解理论武装的科学内涵,需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理论武装的重要论述和实践经验。理论武装科学内涵的逻辑层次主要包括:理论武装本质是思想闪电唤醒人民群众,理论武装主体是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理论武装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武装过程是多重因素作用的过程,理论武装结果是入脑入心入行。准确理解理论武装的科学内涵,还需要处理好理论武装与理论灌输、理论武装与理论说教、理论武装内容与形式、理论武装与实践发展、理论武装与理论斗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重视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 ,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 ;理论建设立足于现实实践 ,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政治经验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是我们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注重和加强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 ,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性作用 ,对于推进党的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才丽莉 《学理论》2011,(16):62-63
吉登斯在阐述其结构化理论时,首先对社会理论和社会学理论进行了区分,从而明确其结构二重性理论在其理论中的方法论地位,在此基础上他完成了对结构二重性理论的方法论解读。吉登斯认为他的结构化理论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在研究这一理论时他把实践贯穿始终,并把时空观引入其中,这也是其理论的一个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而要进行理论创新就必须研究和遵循理论自身的发展规律或者叫"科学规律",这就需要有元理论来研究和揭示这些规律.为此本文依据当代科学发展的"元理论化"大趋势首倡开展马克思主义元理论研究,并初步提出理论发展和创新的三条规律即元理论的基本规律(或"元规律")以及"理论形态演化规律"和"理论范式转换规律".同时尝试了马克思主义元理论建构的"三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33)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精华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两者在思想内容上一脉相承、相互联系,在思维范式上都是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进行理论创新的典范。因此,研究梳理新民主主义理论对于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1,(7)
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汲取我们党一百年来加强理论建设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推进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服务领域政策理论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众多议题,我们不能仅仅考虑政策法规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建设,更要重视理论层面的建设,只有这样,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才算完整。需要强调的是,社会服务领域不仅需要一般科学研究提出的社会科学理论和自然科学理论,更需要用于指导社会服务政策和实践、定位于政策的理论,即政策理论。本着这一目的,本文就社会服务领域理论的政策用途、如何构建和构建什么样的政策理论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农村扶贫已经迈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决战阶段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不仅是扶贫政策层面的新举措,而且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可以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想是深深地扎根于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厚土壤之中,它的理论构建在于:"共同富裕"根本原则是其产生的理论之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是其确立的理论之魂;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是其必须的现实之基;它的理论特色体现为精细化观念、逻辑性构架、系统性思维、包容性发展。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8)
理论创新必须在现有的理论的基础上,在运用现有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它的不足,然后根据现有的条件和实践的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现有理论,从而形成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是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然后从具体实际出发,不断变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同时在实践中不断革新的科学。因而社会实践的动力、自身所具有的批判性的动力、同各种错误思潮做斗争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个关键动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普遍建立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理论与实务越来越受到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的关注。具有代表性的合并理论有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和所有权理论。本文将综合上述几种合并理论探讨我国对合并理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治理理论的兴起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事件。根据政府与各种组织和个人合作的层次及范围,可以将当前流行的治理理论划分为全球治理理论、国家治理理论和地方治理理论。对治理理论进行层次分析,有利于更为深刻地理解治理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对这一体系的研究不应止于一般内容的平面罗列,还需对其逻辑结构进行深入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主要包括13个基本理论,其逻辑结构可分为理论基石、理论主线、基本内容和理论精髓等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强起来,既有物质或硬实力方面的强起来,也有精神或软实力方面的强起来,其中包括理论、思想上的强起来。对于前者,人们相对注重,而对于后者,人们有所忽视。这是需要我们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应把理论、思想上的强起来置于实现强起来的应有位置,进而积极构建中国理论或"理论中国",彰显理论的力量,并以此来抵御西方带有"病毒"的理论。构建中国理论,首要的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厚实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的理论来源;二是基于中国道路;三是厘清"六大逻辑";四是贯通中西;五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  相似文献   

18.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同时也是市民衬会的三种理论形态.即古典市民社会理论、现代市民社会理论和当代市民社会理论.20世纪70年代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复兴,并于90年代初被引入中国.市民社会理论是一个复杂的并且经历了重要历史变迁的理论体系,推进中国市民社会的理论研究需要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形态进行回溯和分析,以准确理解市民社会理论,把握市民社会理论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承接起这份时代赋予的使命,坚定"三个自信",并将这份自信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当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阵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的优良渠道。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教育在增强大学生"理论自信"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能否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是提高大学生对"理论自信"的认知,从而加深大学生对"理论自信"认同,最后坚定大学生"理论自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理论与都市圈理论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垚 《理论探索》2006,(3):96-98
城市群理论和都市圈理论是关于中国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经济组织形式的两个主要理论,但二者容易让人产生混淆。其实,这两种理论是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组织模式,其发展动力、发展定位和组织形态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对这两种理论的比较研究有益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