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建设的方向。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和认真把握。《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强调了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明确了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江淮》2008,(4)
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就业促进法》,并于今年起正式开始实施。作为一部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就业促进法》的施行,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为我国解决就业这一民生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强化政府工作职责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预测,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  相似文献   

3.
就业平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但我国目前存在着严重的就业歧视问题,它不仅侵犯了求职者的合法权利,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要切实贯彻《就业促进法》,禁止就业歧视,推进就业平等,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建设和谐学校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校后勤工作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涉及校园环境治理,又涉及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肩负着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使命。加强后勤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提供高效、可靠、优质的后勤服务是促进校园和谐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于钦读 《奋斗》2007,(4):7-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一重要观点,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要切入点。深刻认识这个重点,牢牢把握这个重点,扎实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6,(12):39-39
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精神,当前耍重点把握六个方面: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发展,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军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三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基本条件,必须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四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赵岐山  陈俊英 《党课》2006,(12):4-13
引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无疑,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包含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反映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凝聚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协调社会各群体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在这一过程中,统一战线工作大有可为。在新世纪新阶段,发挥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在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关系、促进各种社会力量良性互动上下工夫,将统一战线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真正落到工作层面上。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观点与理论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研究阐释。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简称《就业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一部国家采取的帮助公民实现劳动就业一系列措施的总结。是国家保障公民生存权的重要举措。‘就业促进法》的出台。对解决我国目前劳动就业中存在的各种就业歧视行为、劳资关系不和谐、劳动者就业的宪法权利被侵害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劳动者的就业权利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可见,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协调者、参与者,领导干部的心理和谐与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蘑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对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和谐社会、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根本性、全局性问题进行了理论阐述和重大部署。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就吉化而言,认真学习《决定》精神,全面贯彻《决定》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开篇的话]今年1月1日,旨在和谐劳资关系、促进就业的《劳动合同法》与《就业促进法》同时实施。此前,由于其触动了劳资双方的切身利益,这两部法律草案一公布,便拨动了中国社会的诸多神经:普通劳动者欢呼雀跃,期待这两部法律的实施为他们带来福音;一些企业却突击裁员,引起"蝴蝶效应"……  相似文献   

14.
秦玉德 《奋斗》2007,(2):5-7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并就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出了重大部署。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站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将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创新思路,探索机制,出台政策,健全措施,为增进就业、促进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几年来,龙江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现和谐龙江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第一个问题中写了这样一段很有哲学品位的话:“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学习六中全会文件,特别是学习这段话,我想就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与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意味着中国社会发展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使经济建设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无疑是相当广泛的,但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含义是形成一种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和协调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特别是建立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有传统固有的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又有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以和谐社会建设为背景对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是实践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构建和谐社会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就是一部对此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8.
刘莹 《奋斗》2007,(4):5-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在党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党内和谐”的概念,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给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表明我们党对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9.
张纪霞 《世纪桥》2008,(12):52-53
就业难是当前女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困惑,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现状转变社会观念、完善相关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及加强高校加强就业指导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利益。这对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落实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明确思路。一、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要求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总要求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