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简述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的几次变动孙少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1934年10月,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即第一方面军,撤出江...  相似文献   

2.
正一、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主力遭到严重损失,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怀疑和不满,纷纷要求改换错误的领导。同时,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对执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一些领导同志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使他们很快地统一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上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的决定,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  相似文献   

3.
1934年,在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引下,第五次反“围剿”遭到了失败,红军主力被迫长征,留在闽赣边界的部分红军由陈毅率领,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4.
孙金根 《党史纵横》2014,(2):39-43,10
正张闻天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在临时中央工作时,宣传和执行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政策,对若干"左"的政策进行了反思和批评;在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前后,毅然摒弃"左"倾错误,在遵义会议上批评"左"倾军事路线,为实现党的军事路线的根本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得益于毛泽东的开导和帮助,更是张闻天自觉转变的结果,但他没有认识到王明"左"倾政治路线是错误的;在瓦窑堡会议上批评"左"倾关门主义,通  相似文献   

5.
刘仕雄 《世纪桥》2010,(23):27-28
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一个曲折的蕴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同志起了关键的决定作用。毛泽东虽然受到排挤,但他并没有停息共产党人为理想而奋斗的脚步。他一方面忍辱负重,冷静思考,避其锋芒,保存自己;另一方面暗中积蓄力量,通过与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等"交换意见",揭露"左"倾路线的错误,提高广大红军指战员的认识,在"左"倾错误已充分暴露的时候,抓住机会,勇敢地站出来,强烈要求召开政治局会议,把"左"倾路线的代表人物、掌握红军领导权的博古、李德等人"赶"下台,从而使中国革命和红军长征回到正确的路线上来。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时期,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统治全党达4年之久,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王明关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分析,是王明"左"倾思想的核心内容,这种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结束,与共产国际有着直接的联系,共产国际的理论和指示为王明"左"倾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成为日后根据地推行"左"倾政策的依据,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在中央苏区时期,邓小平始终坚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同王明“左”倾错误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终被诬为“江西罗明路线”的主要代表,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打击。本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与王明“左”倾错误的英勇抗争及反“罗明路线”给党所带来的危害,展示邓小平在这场错误的党内斗争面前所表现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则立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8.
遵义会议乾坤扭转,长缨回归壮士手/“文化大革命”阴风横卷,江西再纳贬请客/拖拉机厂来7新钳工,于无路处走出“邓小平小道”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全党推行,给各革命根据地和白区工作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的过程,实质上是党和红军从血的教训中认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对中国革命的严重危害,并最终将其抛弃的过程;也是一部分曾经受过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影响的中央领导同志(如王稼祥、张闻天等)逐渐觉悟的过程。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系列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和斗  相似文献   

9.
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中央苏区未能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被迫实施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到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将士在长征中历尽了千难万险,克服了重重困难,我概括为“四多”。  相似文献   

10.
陈登强 《广东党史》2009,(3):25-26,32
罗明,又名罗善培,广东大埔人,1895年生,1925年入党,长期在福建西部地区从事建党工作和组织农民斗争,1928年任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1933年被作为“罗明路线”的代表遭到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批判。长征出发前,担任中央党校教务处处长。  相似文献   

11.
翁树杰 《世纪桥》2006,(7):16-19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的危害,导致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主力红军不得不放弃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踏上了战略大转移的漫漫征途,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一、在红军长征之初确定的落脚处并不是陕北,也没有打算要走二万五千里。在长征途中,根据形势的不  相似文献   

12.
红一方面军的长征是从1934年10月10日晚开始的.由于当时统治中央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在军事上、政治上的严重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突围,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对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在川、滇、黔边区取得了四渡赤水的胜利后,于1935年5月初巧渡金沙江再次入川.  相似文献   

13.
陈云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问,对王明等"左"倾教条主义者强制推行的"左"倾劳动政策,对党与工会在领导工人经济斗争中出现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错误进行了严肃批评和坚决抵制.他在领导苏区工人经济斗争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旗帜鲜明地反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路线,并身体力行,亲自做了许多纠正"左"倾错误的实际工作,为苏区经济发展,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博古曾是王明路线的追随者和执行者,犯过严重的“左”倾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但是,在遵义会议以后,他能正视并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最终走出王明路线,并对中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在中央苏区时期,邓小平始终坚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同王明"左"倾错误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终被诬为"江西罗明路践"的主要代表,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打击.本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与王明"左"倾错误的英勇抗争及反"罗明路线"给党所带来的危害,展示邓小平在这场错误的党内斗争面前所表现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则立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16.
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使王明及其“左”倾错误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当时,广大党员干部和革命积极分子刚刚遭受了李立三“左”倾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的损失——党组织遭到破坏,革命同志付出不必要的牺牲。这些实践经验使一部分同志意识到执行王明“左”倾主张意味着什么。所以,党内有的同志,如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实等当时就指出:王明的主张是“左”的,是“新的立三路线”,号召党员、干部坚决反对,更多的同志则思想上怀疑,行动上消极怠工。在这种情况下,王明及四中全会后的中央是怎样把“左”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三年,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展的所谓反“罗明路线”和反“江西罗明路线”的斗争,是我党历史上一场错误的党内斗争。这场斗争从一九三三年初开始,一直延续到一九三四年红军长征以前,时间长达一年多,大批党的优秀干部遭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造成了党内的严重危机,给党的事业带来了极其痛心的损失。为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本文试图对所谓反“江西罗明路线”问题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革命的老前辈和党史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1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内曾先后发生过三次“左”倾错误,尤其是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这些错误的产生、发展及其结束,都同共产国际有着密切和直接的联系。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特别与王明“左”倾错误的关系,是党史研究中不可遗缺的重大课题,对拓宽研究领域和全面总结历史经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开始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王明等为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对各级机关进行改造,向全国各地派出了他们的“钦差大臣”。同年4月初,王稼祥、任弼时、顾作霖作为中央代表团被派往江西中央苏区,传达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路线直接展开了斗争。在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宁都会议召开了。 宁都会议,完全是从“左”倾冒险主义军事主张出发,对1932年2月以来几次战役做了错误的估计,指责毛泽东等人的表现是对革命胜利和红军  相似文献   

20.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陷入危局关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战胜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冲破敌人围追堵截,挽救了党和红军。大搬家式转移:出师即陷入危局1934年5月下旬,博古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广昌失守后红军反"围剿"的战略方针。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及李德参加了会议。李德建议:红军应退出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