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克兰是独联体国家中仅次于俄罗斯的重要经济体。2008年9月开始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乌克兰产生了深刻的消极影响。这种影响从虚拟经济领域先向实体经济领域,再向社会领域传导,并扩散到乌克兰的政治与外交领域。为应对危机,乌克兰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 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股市受到重刨.2008年俄罗斯PTC股票指数累积跌幅超过7成,居世界各国股市跌幅前列.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国际金融危机向中国和拉美国家的传导机制,阐述了中拉合作的三大机遇,即外在压力促使两者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善国际收支失衡;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为中国的股权投资和资源储备提供时机;中拉在重建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合作方面共识强烈.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参与美洲开发银行业务、双边货币互换、"贷款换石油"、增资双边投资基金4种合作模式,并对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越南革新开放22年来,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2008年上半年,越南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逆转,通货膨胀率急剧攀升;对外贸易由黑字转为赤字;越南盾兑美元比价大幅贬值;股市和楼市双双下挫。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越南经济持续下滑,政府及时推出五项举措以稳定宏观经济形势。2009年,越南面临严峻的双重压力,既要维持适度经济增长,又要抑制两位数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保险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保费收入增速放缓、投资收益大幅下降及客户信心下降等方面。但这场危机也刺激了保险需求,促使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我国保险业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回归保障本质,加速保险业的重新洗牌。如果我国保险业能从这次危机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监管与内控,长期健康的发展或可期待。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首要问题.这场危机之严重,已将伊拉克和阿富汗军事危机这样的尖锐问题置于次要地位.二战后在很多国家中确立的全球金融和经济模式以及发展该模式的学院派在此次危机中深受打击,不仅如此,就连这些国家的政治结构、安全体系,甚至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也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首要问题。这场危机之严重,已将伊拉克和阿富汗军事危机这样的尖锐问题置于次要地位。二战后在很多国家中确立的全球金融和经济模式以及发展该模式的学院派在此次危机中深受打击,不仅如此,就连这些国家的政治结构、安全体系,甚至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也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8.
泡沫经济的发展早已经超出了国别经济的范畴,全球泡沫经济使得泡沫经济学进入了更广阔的领域,需要更宏大的全球意识和国际眼光。在泡沫经济的不断演进中,主权债务和国家破产成为新世纪最为抢眼的经济学热词。我们需要把握一个平衡:经济活力需要市场开放,政策目标需要市场控制。这种平衡对于市场的动态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与政府都是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但可能都是存在缺陷和局限的。仅仅从公共债务规模无法判断美国或美元是否已经确实形成了巨大的泡沫,或者这个泡沫是否即将破裂。美国作为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再加上美元自身的发行方式,使得它与普通国家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国际金融危机从美国引爆,但欧洲和转型经济体等国家却出现远为剧烈的经济和社会动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银行业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虽然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基本运行状况良好,经营风险程度有所改善。这得益于菲律宾政府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危机的措施。尽管如此,菲律宾银行业整体仍存在监管滞后及资产管理水平比较落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自2008年第四季度起波及印度尼西亚。总体而言,印尼银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稳健。因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内在机理有其特殊性,加上经过亚洲金融危机的洗礼,印尼在宏观经济、银行业实力和政府应变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当前,印尼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有:经营水平不高;银行间市场资金严重不均;外资流入过多和实体经济制约等。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金融创新形成的多重利益链条使次贷危机深化,金融全球化则是次贷危机国际传导的背景条件.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动摇了美国的金融霸权,国际金融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球金融版图面临重绘的可能.对于中国而言,次贷危机为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东盟最发达的金融国家新加坡凭借自身的体制优势,迅速采取措施,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成功化解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本文总结借鉴新加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提出对东盟其他国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19年底以来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在持续的疫情防控背景下,全球粮食市场一度出现异常波动,并给社会各界带来世界粮食安全的隐忧。对于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和粮食出口国来说,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持续扩散将不可避免地冲击着印度粮食安全,尤其是疫情的交通封锁性防控措施对印度粮食生产与贸易流通带来不利影响,导致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及其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进而强化了印度粮食安全危机的悲观预期,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全球粮食供求紧张和粮食市场波动升级风险,甚至引发全球粮食市场安全危机。印度作为第一大米出口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其特殊的国情使得新冠疫情持续冲击下的粮食安全严峻形势更加值得关注。本文认为印度须保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保障粮食供求大体平衡;打通粮食流通消费渠道,提高人均粮食供应能力;保障足够粮食储备,并争取国际粮食资源应急;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测预警,提高粮食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新冠疫情对粮食安全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自2008年爆发以来已迅速波及全球,并由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亚洲新兴经济体无一幸免,"金砖四国"均遭受程度不同的打击.经济学家和国际权威机构普遍认为,这是自1929-1933年大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场危机,经合组织(OECD)将这场危机定性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覆盖面最广"的"一轮衰退".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次金融危机对中东经济的影响比较广泛,而且剧烈.在短时期内,作为贸易收入和国际收入主要来源与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石油收入及与石油相关的收入,大幅度缩减,这势必对经济发展产生强烈的震荡.首当其冲的是石油输出国,以及同西方金融机构联系较多的国家.中东国家采取石油减产保价、通过财政注资刺激经济增长、对金融系统进行救助等途径抗御金融危机,具有一定的抗御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发达国家经济下滑,自7月石油价格达到峰值后,累计跌幅达到约75%。2008年,中东地区经济继续保持增长,部分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中东也难独善其身。其影响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步伐放缓、石油收入低于预期、国内流动性紧张、股市低迷、高通货膨胀等方面。2009年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和发达经济体衰退,无疑将增加对中东地区经济增长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但严重冲击了欧盟国家的金融体系,还重挫了其实体经济,使之陷入深度衰退。为尽快摆脱危机的不利影响和消除引发危机的根源,欧盟委员会从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入手,推出两项重大改革措施,即设立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和建立欧洲金融监管体系。这些机制具有超国家权力性质,深化了欧盟对其成员国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监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经历过多次波折.引人注目的有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和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出问题的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华尔街,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由美国次贷风波诱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是战后最严重的一次.  相似文献   

19.
“美国制造”的金融危机使全球实体经济饱受侵害。后危机时代,防御由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改革和重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是各国经济体普遍关注的话题。危机导致的美元衰落需要新的国际货币替代,而危机中坚挺的人民币却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等综合国力的强劲,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战略机遇以及可行性,提出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中国一东盟区域货币合作以加快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发生的俄格军事冲突对俄罗斯与西方大国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同一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也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受到巨大考验。这两场看似没有联系的重大危机都表现出俄罗斯在危机形势下不甘示弱的态度,也折射出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复杂状况。所谓“危机政治经济学”强调的是,无论是摆脱军事冲突,还是金融海啸式的危机,大国间的合作将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