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为什么会从美国大规模爆发?我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何关系?吴强在《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合理性》一文中认为,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对经济的控制力极大增强,其掠夺性扩张更加有恃无恐,而政府则对其放松甚至放弃监管,为危机的大规模爆发埋下了祸根。我国能够应对金融危机的考验,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经济功不可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充分认识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合理性,增强搞好国有经济的信心,通过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面对这个大困难,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还要有良好的作风。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加强作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面对这场危机,必须有坚定的信心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模范的实际行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迎难而上,共克时艰。这场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中发挥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创新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创新压力.由于金融危机促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中小企业的创新有了良好的政策激励.要不断增强中小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必须进行包括观念、技术、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走出金融危机的U底寒冬,步入下一个经济发展周期的春天.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面对这场危机,必须有坚定的信心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模范的实际行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迎难而上,共克时艰。这场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中发挥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全世界.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些大学生缺乏危机意识,对金融危机充满了茫然和恐惧,不知如何应对.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及我们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繁荣富强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在全球推行文化霸权是和谐世界文化建构的最大阻力.一些西方国家为争取和谐世界文化展开了抗御美国文化霸权的不懈斗争,为中国建设和创建和谐文化提供的启迪主要有:中国在创建"双和模式"的过程中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创生一种新文化来抗御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要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树立温和的中国形象,使文化产业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新增长点,要在创新人类文化发展模式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对德国的经济、外交、文化都产生了影响,对此,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如与美国有限合作,依法反恐;规范竞争秩序,应对金融危机;创造担保国家理念,打造高效低耗政府等。德国应对全球化策略对中国的启示是:凡事立法先行;政府有限干预;尊重现有制度框架;重视独立知识分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观点,才能正确认识金融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反思的基础上,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更多的蕴意,让我们重新审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更加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魅力。同时,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有效的应对和防范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挑战与风险。  相似文献   

10.
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需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采取积极措施。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无意充当“救世主”.但如果中国能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那就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应该说,中国是有信心做到的。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信心”,“中国信心”可以为世界经济摆脱危机增添新的勇气、力量和决心。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09,(6):1-1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的态势,提振信心、化“危”为“机”成为了全省上下坚定不移的应对选择。其中,不断加强、扩大与港澳地区和江浙地区的经贸合作交流,形成招商引资独特的“吉林节奏”并在当地刮起“吉林旋风”,是近来我省开展对外经贸交流活动最为鲜活的亮点.  相似文献   

12.
马骏 《党课》2009,(1):26-30
教学对象:基层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教学目的:通过讲清当前形势,使学员正确认识到目前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并明确提出在应对危机中党员应如何发挥作用,增强干部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但由于这些国家执政党采取的反危机举措得力,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国家经济率先恢复并走出泥淖。总结这些国家执政党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对国际金融经济危机需要转变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国际金融经济危机需要转变经济思想,认清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破除"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迷思,坚持用动态比较利益理论指导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强调巨额外汇储备应为国家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美国金融危机、90年代欧洲货币体系危机、日本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本轮美 国金融危机是近代几次重大国际性金融危机.面对危机,各国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政策力度大、措施针对性强,效果最明显.为进一步巩固应对危机的效果,必须大力发展民间投资,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应对输入性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6.
始于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发展成全面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并且正在向全球蔓延,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了严重损害.在此背景下,从更深层次层面思考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从中寻找出规律与启示,这对于坚定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坚定我们抵御金融危机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蔡珺 《宁夏党校学报》2009,11(6):141-144
运用马列主义这个“批判的武器”,从“美元霸权”和资本主义制度中探求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和危机的本质,是防范和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5,(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到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敢于担当作为评价新时期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广大党员干部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的"应常态、增信心、强定力、促发展"主题活动,明确提出"应对新常态、龙江有信心,应对新常态、龙江有作为,应对新常态、龙江有定力,应对新常态、龙江有保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们将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回顾一甲子,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令我们信心满怀.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求和谐促发展.应对金融危机,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言,是挑战更是难得的宝贵机遇.世界给了中国一个大舞台,中国也一定能献给世界以更多惊喜.在如此背景之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要拿出主动性、积极性,着眼针对性、实效性,把握机遇,书写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下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信心和勇气的重大考验,是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和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能力的重大考验。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向世人展示了卓越的执政能力。它启示我们:坚持一面旗帜、一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是中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根本保证;抓好发展第一要义,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根本途径;坚持对外开放,着力提高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的基础;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