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委作出了推动湖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而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则是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湖北县域经济具备跨越发展的基础1、具备跨越发展的实力基础。十一五时期,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2009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08.57亿元,在2005年的3470亿元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3.2%提高到56.2%,  相似文献   

2.
山东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板块之一。2005年的全国百强县(市)中,山东占20个,居全国第二位。笔者近期有机会在山东挂职学习,觉得山东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和做法对我们湖南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颇有启发。(一)突出政府引领作用。山东121个县市区生产总值达14650.1亿元,县均生产总值120亿元。其中30个经济强县的生产总值达到6955.1亿元,县均生产总值230多亿元。荣城、龙口、文登、即墨等全国百强市县的GDP普遍达到300亿元以上。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形成,不是自发的,它有赖于政府的主动介入、积极引导。在经济发达的地方如此,在经济欠…  相似文献   

3.
对搞好县域工业经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庆忠 《理论学刊》2004,(1):120-121
诸城市地处鲁东南,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23处乡镇(街道),105万人。近年来,诸城市牢牢坚持“工业立市”的指导思想,紧紧咬定工业不放松,靠工业的大发展实现了全市经济的大突破、大提高。2003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利税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和51%;完成财政收入6.7亿元,其中地方收入3.4亿元,分别增长22.8%和26%。诸城市的实践证明,强县必先强工业,工业化是县域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 一、发展好县域工业经济,就要全力以赴增加投入,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投入是加快发展的源泉,没有投入一切都是空  相似文献   

4.
发展市(县)经济,对于振兴我省经济,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德兴在建制上由县改市之后,如何立足市情,发挥优势,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我们在探索、研究、思考之后认为:一、正确认识市情,立足资源优势,统筹规划经济的发展我市地处赣东北,共辖20个乡镇场,面积为2088平方公里,总人口29.4万,其中农业人口占68%.1990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2.4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占工农业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全面启动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如何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作为欠发达省份,吉林省发展县域经济应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按照非均衡发展的原则,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逐步实现县域经济新突破。首先,努力构筑吉林省县域经济强县。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3年我省县(市)地方生产总值达到15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以来,辽宁省营口市下辖的大石桥市 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促进了整个县域 经济的发展。目前,大石桥市已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 合竞争实力百强县之列,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35 亿元,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有111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灵武市抓住煤炭及石油天然气、羊绒、红枣三大特色资源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44.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4369万元。据第七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评价结果,灵武市从上届第123位跃升至84位,成为宁夏第二个跻身西部百强的县(市)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最快的百强县(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钟祥市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县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结构优化、质效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47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创10年来新高;财政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2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3.76亿元;工业增加值19.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3%和30.2%。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达到132家。  相似文献   

9.
2004年,樟树农业与非农产业结构比为26:74,人均产值近900美元,主导产业实现向非农转变,基本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为构建和谐县域经济,该市把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帮助农民建立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推动“三农“问题逐步解决,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得到增强.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6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收入达3.88亿元,增长25.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73元,同比增长20.6%,稳步挺进全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市行列.在工业反哺农业过程中,主要实施五大工程:……  相似文献   

10.
张平 《实践》2013,(5):29-30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把产业强区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以建设宜居宜业城区、发展避暑休闲产业为特色,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市化,县域经济发展迅速。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719元,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在自治区旗县(区)前列,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等荣誉称号。东胜区县域经济虽然取得快速发展,但在发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及对我省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江苏县域经济在全国有重要影响:“昆山之路”依靠对外开放开辟发展的新天地,“江阴板块”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迅速崛起,张家港精神广为流传、享誉全国。江苏大地在经济大潮中所展现出来的“百舸争流图”,县域经济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前10名中,有6个是江苏省的。2001年,江苏58个县(市)创造GDP5385.79亿元,占全省GDP总额的56.6%;财政收入387.89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36.4%。出现了…  相似文献   

12.
徐承运 《世纪桥》2005,(12):31-31
按照省、市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我们从思路决定出 路、定位决定地位的认识出发,全力构筑 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2004年,GDP 实现11.25亿元,财政收入4789万元,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5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1948元,同比分别增长24.8%、 9.2%、8%和68.7%。经济社会发展综合 指标在绥化市跃居前列。  相似文献   

13.
《江淮》2007,(6)
又是宁国!在2006年县域经济综合十强县排行榜上,宁国市自2000年以来第6次名列安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第一!这实力的背后,是一组实打实的数据在支撑: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68亿元,增长17.6%;完成财政收入8.9亿元,增长17.8%;农民人均纯收入4702元,增长18.9%,各项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这一年宁国一举成为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6000多浙商兴业宁国;这一年,宁国跻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07,(21):32-34
党的十六大以来,灵武市抓住煤炭及石油天然气、羊绒、红枣三大特色资源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44.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4369万元。据第七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评价结果,灵武市从上届第123位跃升至84位,成为宁夏第二个跻身西部百强的县(市)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最快的百强县(市)。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10,(17):10-12
第一,以争先进位为突破口,推动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争先进位是一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近年来,我区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强劲,从2005—2009年的情况看,地区生产总值川区县(市、区)实现翻番的达到7个(灵武市增长22倍、贺兰县16倍、平罗县15倍、中宁县12倍、沙坡头区和永宁县11倍、利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贯彻落实铁岭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在实现“四个跨越”、建设新铁岭大铁岭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调兵山市确立了2009年打基础,2010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五年实现“三个率先”,即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率先实现新型城市化建成中等发达城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新发展目标。2013年,全市GDP实现3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000元,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60名。  相似文献   

17.
温州区域经济差异及梯度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是全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全国首批十三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也是一块深受国人和海外人士关注的热土.全市现辖三区二市六县,总面积为11783平方公里,总人口693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在我国较早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开创了温州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1978年至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由13.31亿元增加至407.49亿元,工业总产值由11.12亿元增加到748.98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6.3亿元增加到212.2亿元,财政收入由1.35亿元增加到26.4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由113.5元增加到2801元.上述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翻了4至5番.全市综合实力大大增强,1988年—1994年温州GDP平均增长率为18.20%,超过了杭州市(15.28%)和宁波市(16.24%).温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温州的经济区域内,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准格尔旗充分利用资源、区位等优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1050.5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28元。虽然我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欠发达的基本旗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GDP总量与全国百强县前位的江苏省昆山市、江阴市等旗县(市)相比还很低;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条偏短,产品初级化、低端化特征明显;产业结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未来,与时俱进,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近年来,青铜峡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6.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了22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19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区各县(市、区)前列,位居西部百强县第68位。站在新的起点上看青铜峡市新农村建设,虽然还…  相似文献   

20.
洪冬梅  阚昆鹏 《实践》2015,(4):34-36
<正>2013年,全区80个旗县(市)工业增加值完成5549.74亿元,占县域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2%,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总量近7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919.15亿元,占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58%,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近63%,工业已经成为带动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伴随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作为资源、能源大区,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正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在此情况下,必须适时引导县域工业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三期叠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