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为了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处理利发展同其他大国的天系.从理化上有,我国领导人并没有孤立地、泛泛地就大国关系谈大国关系,而总是将大国关系作为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阐述,大国关系理论自然也就蕴含在整个国际战略理论之中,使之同国际形势、世界格局、安全环境、经济全球化、国际新秩序等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出席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主旨讲话,深刻阐释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四点倡议,郑重宣布中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了方向.这一主旨讲话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次大会通过《昆明宣言》,汇聚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合力,提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心,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第二阶段会议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奠定坚实基础.作为COP15承办地,云南省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的"春城之邀"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向世界积极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用实际行动向全球宣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推动国际社会携手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国际关系视角下的文化多样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际关系的视角讨论文化多样性,旨在说明各国文明的多样性“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文化多样性具有客观性,它对推动人类文化发展、促进世界和谐将发挥重要作用。在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中,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与国际冲突的关系,努力推动多样文化间的对话,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相似文献   

4.
<正>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阐明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五点主张,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是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对于引领世界和平发展特别是大变局下推动人类文明互鉴共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萧虎 《当代世界》2010,(2):11-12,18
21世纪头十年,国际形势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其主要特征是美国软硬实力双双走向弱化,引发各种国际政治思潮风生水起。总的看,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趋向衰落,发展模式多样性、世界多极化主张受到更多追捧,中国模式和中国地位被广泛推崇。  相似文献   

6.
2006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深入发展,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虽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国际形势仍然总体稳定,但在世界格局、大国关系、国际安全、世界经济和政党政治等领域也出现一些新的突出变化,呈现出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从8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新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国际政治新秩序即将出现。我们认为,同国际政治旧秩序相比,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以和平与发展为主要内容,坚持民主政治,实行竞争共处。这就是说,在国际政治新秩序下,必须变战争与革命的世界为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变强权政治的世界为民主政治的世界,变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世界为竞争共处的世界。应该承认,这一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它要求人们改变旧观念,从理论上作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在2004年到来之际,本刊特邀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就国际形势、国际安全、大国关系、多边外交、世界经济、世界政党政治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6年以来,伴随跌宕起伏的国际形势,国际政治思潮也相对活跃.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各地区各国政治思潮都出现了若干值得关注的动向.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前,当东西方冷战结束、世界战略格局重组时,许多人曾预言,人类社会正在从非理性的对抗走向建设性的对话,从无休止的冲突走向互利性的合作,世界可能比以前相对安全。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一度成为各国政治家和国际问题专家的共识。然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现实无情地昭示人们:国际形势空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