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晟 《理论月刊》2022,(9):79-87
在面向后工业化转型的城市语境中,创意街区作为一种生活化的开放式文化创意空间,是促进城市创意转型和品质提升的重要文化空间载体。基于场景理论的研究视角,创意街区具有场域、场所和场景三重属性,包含“物理空间”“文化空间”“场景体验”三种维度,有着鲜明的文化、符号和美学特征,可以营造创意氛围、集聚创意人群、激发创意活力,促进创意生产和消费的城市场景生成,其空间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运营机制都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在创意街区的空间营造实践中,要注重设施环境、文化符号和情境意义的交融,创意生活、创意生产与文化消费的融合,社区发展、商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方文浜 《群众》2022,(7):28-29
<正>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健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中华文脉守护传承形成更多江苏标志性成果。近40年来,苏州获得中国首个“李光耀世界城市奖”,被授予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称号;平江路、山塘街入选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平江历史街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  相似文献   

3.
以往在城市历史街区设计改造中多侧重对物质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从哲学诠释学理论入手,对非物质形态、或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结合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武汉为例,将“效果历史”概念融入历史街区的原真性保护和应用的维度中,将“回望”转变为过去与未来的视域融合,把准、识别和归纳好街区的历史文脉和场所精髓。解析、保留或再现关键的城市性格和街区历史景观,有效应对城市拆建中“原真性丧失”的困境,让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更具有历史性和在地性。  相似文献   

4.
一是打造创意人才创业载体。建立了具有江东特色的“一个街区,多个支点”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一个街区”是指在建的宁波市工业设计与创意街区,“多个支点”是指根据江东区的实际情况,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通过错位发展,建立多个创意产业园,来不断丰富、完善该区创意产业的发展。目前,在建的宁波市工业设计与创意街区与香港、韩国、德国、加拿大、  相似文献   

5.
在本次世博会上,苏州作为“古城保护与更新”的范本成功人选城市最佳实践区。而平江历史街区作为苏州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如同苏州古城保护的一个缩影,被誉为“苏州古城保护的样本”。乎江历史街区总规划师阮仪三说:“中国的古城保护,要看苏州;苏州的街区保护,要看平江路。”  相似文献   

6.
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提出在历史街区保护与管理中引入“政府-学者-社会-居民”的管理模式。即一方面用法律和技术的手段加大对历史街区居民的原生态保护,另一方面由政府、原住民、社会力量、社区等共同组成历史街区保护平台。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12月30日晚,上杭瓦子街历史文化街区开街仪式隆重举行。该项目在保护传统街区风貌、保持老街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寻梦老街”主题夜经济,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文化风情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光。瓦子街二期维修保护工程是瓦子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重要节点,被列为2018—2021年上杭县重点项目,从城区和平路东门市场至北大路新华书店,  相似文献   

8.
金宝强 《群众》2023,(4):18-19
<正>“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金陵文化的摇篮、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我们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深耕文商旅融合,在擦亮文旅新名片、布局文旅新产业和培育文旅消费新模式等方面不断发力,全力建设最具人文历史品位的街区。近年来,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先后获得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多项“国字号”荣誉。  相似文献   

9.
陶遵臣 《春秋》2015,(3):61-62
2014年底,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公布了省内“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威海市环翠区的“刘公岛西摩尔商业历史文化街区”成为省内“第一批35条历史文化街区”。刘公岛不是一般的岛在威海东面的刘公岛因为甲午海战而名垂青史,“刘公岛不仅仅是个岛”似洪钟大吕刺激着国人的耳鼓。这里见证过亚洲第一舰队的诞生和灭亡,也见证过丁汝昌、刘步蟾的悲剧结局。120年来,刘公岛凝结了浓重的甲午文化,不断敲打着人们的神经,去  相似文献   

10.
俞振武 《群众》2023,(18):55-56
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姑苏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并作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的重要指示。苏州市姑苏区始终把“全面保护”“活态保护”的理念贯穿于苏州古城的保护更新中,极大程度上延续了古城的传统风貌,保护了古城的文化遗产,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了工作“样板”。  相似文献   

11.
<正>苏府[2010]17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根据《苏州市商业特色街区建设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苏府[2009]30号)文件精神,为落实苏州市商业著名和特色街创建工作目标,市商业特色街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专家组按照《苏州市创建示范商业特色街区标准、申报程序和考核办法》,对申报的街区进行了现场勘查和材料审核,在征求市商业特色街区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意见后,于2009年12月22日~28日在苏州市政府网站和苏州商务之窗网站通过了公示。经市领导同意,现命名张家港市商业步行街区等9条商业街为"苏州市著名商业街",常熟市虞景文华特色商业街等13条商业街为"苏州市特色商业街"。  相似文献   

12.
王凯 《半月谈》2022,(2):25-27
老城区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如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历史街区保护,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是当前各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课题。为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老城复兴,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深度挖掘文化资源、讲好历史故事,以产业“搭台”,借文化“唱戏”,全力复兴老城区,营造传统与现代交融、经典与创新兼具的活力场景,一幅老城区髙质量发展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3.
王志新 《北京观察》2001,(10):12-13
北京市政府在“十五”计划中已把本市危旧房的改造列入了工作重点之一,并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精粹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街区的工作现状却与之不甚相称。文化保护区街区内危旧房多,人口密度大,大部分明清时代的古建损坏严重。故一些专家学者在长期调研后,认为北京应尽快针对25片保护区的总体情况,与危改工作配套,制定疏散人口的措施。否则,保护区将可能成为北京新的“贫民窟”。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建筑损坏得让人痛心北京皇城内的南长街、北长街、文津街、景山西街、景山后街、陟山门街、地安门内大街,皇城北  相似文献   

14.
王府井历史商业街区实施了以环境整治、业态更新和文化建设为主的城市改造与管理创新,街区商业质量、公共空间品质和文化影响力得到提升,焕发了新的活力。但王府井街区文化资源转化不足、“文商旅”融合发展有待深入,街区空间结构有待优化,新业态比重需要进一步提高,缺乏统筹城市管理机制。历史商业街区的核心优势在于历史文化,本文围绕突出地域人文特色对王府井街区的进一步提升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宇操 《群众》2023,(22):16-17
<正>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在亲临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给予了“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的高度评价。“一老一小”作为最柔软的群体,更加考验我们的细心、耐心和定力。姑苏区作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老龄化程度高,儿童成长发展需求旺盛的中心城区,围绕“人的一天、人的一生”,积极推进“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探索创新“一老一小”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6.
阿计 《公民导刊》2007,(6):39-41
在一波波跟风模仿的“现代化”热潮中,在一轮轮彰显“政绩”的旧城改造行动中.无数白墙黑瓦、小桥流水、江南水乡、岭南民居“变身”为高速公路、工业园区、摩天大楼。布局相似、风格雷同的城市街区泛滥成灾,各地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日趋消失.城市面貌正急速走向“千城一面”的趋同化危机。  相似文献   

17.
开放的街区制顺应了日本传统文化,成为日本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方式。街区制与社区组织町内会相对应,治安专业服务市场发达,地方自治体承担城市公共服务,町内会、服务企业、地方自治体三个主体共同合作,有效保障了城市街区的治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18.
日前,和平区人大劝业场街工委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人大代表中贯彻落实市、区“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动员大会精神,结合在本街区人大代表中评选“履职好代表”活动,负责同志在街办事处大会议室召开了贯彻“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部署暨表彰“履职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传承之间的紧张关系是城市复兴的重中之重。在城市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既要防止“千城一面”的同质化问题,又要推动承载城市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章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角度,以北京的烟袋斜街、南锣鼓巷、前门大街三处城市文化中代表市井文化遗产的老街为例,论证了作为“结构遗产”的历史文化街区可以跳出“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困境,在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需求下通过内源型发展体现自身价值并以相伴相生的关系实现老街区市井文化遗产与城市复兴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住宅小区正处在封闭小区向街区制小区转型的过渡阶段。一方面,传统的空间隔离式的封闭小区存在侵财案件频发、社区力量难以调动、案件侦破难度大等一系列治安问题;另一方面,新的街区制格局使公民对住宅安全产生了新的担忧。因此,在推广街区制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街区制治安治理优势的宣传力度,同时也需要公安机关在日常的治安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街道眼"的作用、让市场参与治安治理、重视维系街区的新熟人关系,并对街区治安责任进行重新分配。只有将街区制和治安治理进行有效契合,才能做好对住宅小区的治安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