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中国正利用其后发优势加速现代化的步伐,跻身于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但现代化是综合现代化,其中作为发展现代化主体的公民现代化观念的提高尤为重要;而在现代化公民观念的提高中,具有现代化公民意识的启蒙与觉醒更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新的时代催动着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将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向前进。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战略目标与现代化客观要求的结合,表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鲜明特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创造,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进程的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教育现代化呼唤现代化教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教育的基础地位、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转变三个方面论述了普及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于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学术界公认从社会学视角研究现代化的开启者是西方学者帕森斯,他认为现代化是社会的整体跃进而非个别部分。随后英格尔斯提出了人的现代化学说,认为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然而,早于这些学说六七十年前,中国学者梁启超便提出"新民说",其实质是中国文化改造论,也是现代化主体的现代化论,他的这些思想体现在《少年中国说》和《新民说》中,涉及了少年乃至国民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现代化观念。强调人的现代化在于新民文化,其根在于官方意识形态的更新。同时,文化新民要有新制度相匹配。应当说,梁先生可谓现代化主体的现代化学说的开创者,他的超前思想在今天仍有许多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政府治理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城市工作职能的现代化;二是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政府城市工作职能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画"、"建"、"管"、"用"上。城市工作职能现代化,以及整个城市的现代化,最终还要靠地方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所谓地方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主要表现为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法治化、运作的高效化和自身建设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何为现代化     
本文是两位政治学家为《布莱克维尔社会学百科全书》所撰写的词条。内容涉及现代化的含义,现代化理论的缘起、发展过程和不同流派,现代化所包含的六个维度,现代化在系统层面、个体层面和社会关系层面等三个视野中所体现出来的总性体特征,以及现代化与文化变迁、民主、人类发展和社会资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试论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共同主体与目的。教育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实现的基础,有助于推动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则在作为教育现代化核心的同时,反作用于教育现代化并使其不断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来看,国家政治现代化既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推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取决于政治的改革。”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因此,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把建设高度的社  相似文献   

9.
人的现代化分为广义的现代化和狭义的现代化。广义的人的现代化是指整个人类状况的现代化,即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整个人口素质的现代化和人的主体意识的现代化;狭义的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的个体素质的现代化,即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现代化以及个体素质和社会现代化协调统一发展。无论是广义的人的现代化还是狭义的人的现代化,都必须依靠现代化的教育。人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教育是同一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问题研究札记之一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张式谷从器物现代化到技能现代化,从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全盘现代化,再到“人的现代化”,这是近世以来国人对现代化目标一个大致的认识轨迹,它反映了我们对现代化的内...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指出现代化既要立足于国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又要面向世界,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的现代化是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档案管理必须加快现代化进程,其内容是档案工作人员要知识化、技术与管理要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如何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这是一个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之元价值的根本问题。中西文化之争有两种立场:传统本位论和全盘西化论,二者的对立导致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进化主义的对立。只有在文化进步主义这一高视点上,才能克服这种对立,才能理解现代化的真正含义,创立一条真正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化进程中,暴力犯罪不断增多是不可逆转的,是现代化发展所付出的一种代价。其大量增多,既有经济原因、政治原因,也有思想原因、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因此,只有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有效对策,才能控制暴力犯罪,保证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拉美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了一系列困境。其根源在于没有处理好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本国特色、外源现代化与内生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则从领导力量、核心目标、发展战略、政治体制、文化建设、环境保护和内外关系等七个方面成功破解了拉美模式的弊端,生成“全面现代化”和“内生现代化”全新方案。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和拉美现代化分别代表了不同时空条件下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典型实践,而其不同的命运更是可以作为比较研究的关键样本。在比较研究视域中,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且超越了现代化的普遍性和个体道路的特殊性之间的二元对立,为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全新典范。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下半叶,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使经典现代化理论受到重大挑战。在后工业社会来临,后现代主义产生和社会理论中后现代论争这三个极其最重要的社会基础、文化背景和知识动力的影响之下,出现了高度现代化理论的诸种具体形式,主要包括后现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以及自反性现代化理论等。高度现代化理论既是对经典现代化理论局限性的一种超越,同时又是对现代化理论的一种扩展,因此,成为了现代化研究领域新近探索的重要成果形式。  相似文献   

17.
截至目前,"民粹主义"已经历了从前现代化时代到后现代化时代的历史演进,其内容也相应发生了显著变迁:前现代化时代的民粹主义是较晚开始实现近代化的国家对近代化进程的一种反应,在实现现代化阶段民粹主义曾试图与国家政权相结合但并未取得成功,后现代化时代的民粹主义则是因当今世界分裂为"已实现现代化的世界"与"未实现现代化的世界"两部分而诱生的。前现代化时代的民粹主义反对社会快速实现现代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主张实现本派别所主张的特定的现代化,后现代化时代的民粹主义则反对社会迅速陷入多元化。通过对不同时代的民粹主义的比较可知,民粹主义是一种由代表社会底层民众的激进人士促生的,以反对精英阶层、反对社会出现快速剧烈变革为目标的,以对内建立"人民共同体"、对外建立"民族共同体"为主要社会理想的,带有排外主义特征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18.
人的现代化内嵌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是国家治理能力生成和运转的动力源泉。回溯历史不难发现,关注人的发展和维护人民利益是我党治国理政的一贯追求,这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当前国家治理改革提出要求: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民主法治建设,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政治制度现代化和观念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观念现代化是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前提和精神动力。政治制度现代化是观念现代化的政治基础,它制约着观念的发展空间。只有促进政治制度民主化,不断健全法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才能促进观念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与党的领导陈丽华当今世界,现代化浪潮以其锐不可挡之势席卷全球,中国亦不例外。追溯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它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虽不自今日始,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新的伟大目标。十几年来,我们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