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重视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丽平 《前沿》2005,(7):118-119
现代社会,大学生犯罪率逐渐升高,说明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十分淡薄。高等院校需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对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低;同时提出了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渴望由此能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这样对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和平发展将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吕佳 《前沿》2004,3(5):158-159
具备法律意识是当代人才的必要素质 ,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 ,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尤为重要。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应主要从法制教育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卢以品 《理论月刊》2003,17(7):131-132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亟待加强;通过法律基础课程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一要注意将法律意识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二要在教学中强化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4.
张燕 《人民论坛》2010,(10):90-91
大学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希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不仅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全民法律素养的关键。因此,高等教育中应当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即将来临,高等教育将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其中铸就大学生的现代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是对大学生实施“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是一场社会大变革,大学生以敏锐的触觉感受着时代脉搏的跳动,他们最先接受和体验到的是与市场经济相...  相似文献   

6.
余平 《人民论坛》2010,(9):90-91
培育现代法律意识是法律现代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从价值取向、内容及途径三个方面对当前我国如何构建公民现代法律意识进行了探讨。对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应该受到国家和公民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7.
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使大学生群体已经不再是社会精英群体,大学生将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力军。我国要建设成为法治社会,必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必须具备现代法律意识。清华大学的“黑熊事件”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已经成为高校教师所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并就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方法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9.
李金德  吴媛 《前沿》2012,(20):196-197
理工类高校因专业和教学体系设置原因,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上存在缺失,大学生虽然具备一些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但还需要增强法律意识,特别是作为在一线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而言,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0.
浅析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应当是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有别于一般普法教育。大学生不能停留在知法懂法的层面上,他们还需要对法律有更深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