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价值多元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海飞  曹顺 《学理论》2011,(34):258-260
在主体的价值实践活动中,价值观作为反映价值关系的社会意识对个体的价值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在全球化浪潮和我国价值多元环境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导致价值冲突,形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时代性困惑。对于承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要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应面对现实需要,创新思路,切实做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筹多元价值观,以"新集体主义"调节价值冲突,以社会大环境为教育背景丰富和拓展教育内容,使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缓解大学生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能否在道德冲突面前做出正确选择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而要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道德冲突,当代大学生除了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核心原则外,还应遵循道德自由与道德责任相统一、逻辑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个人完善与社会至善相统一、“最大善目的”与“最小恶手段”相统一、认知与行动相统一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谢睿萍 《学理论》2012,(14):273-274
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加快和校园内互联网接入条件改善,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及网络道德的缺失也正在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有:价值观和道德信念的迷失,社会责任感缺失,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等等。在互联网时代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策略是:加强网络监管;建立高素质的网络道德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和辨别能力;开展大学生网络教育。  相似文献   

4.
周毅 《学理论》2014,(2):283-284
当代大学生在优良道德传统方面存在缺失现象与当代大学教育者的教育情况息息相关。从教育者自身的角度探讨当代大学生优良道德传统缺失的根源及应对方法,以提高大学生优良道德传统修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措施如下:加强传统道德主旋律教育;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结合学校特点,力求创新。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的基石是道德,它对社会、人非常重要,而德与道德对于正在成长的大学生更为重要,因为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期望值很高。但近代传统文化的衰落,必然造成当代大学生无视道德,更无法对道德有深刻认识,甚至会有失德行为。当下学校德育工作者可通过具体可行的制度与方法帮助当代大学生寻回道德。文章试图为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做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吕春梅 《学理论》2010,(19):289-290
在新的历史时期,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存在着偏离奉献、牺牲精神,以自我为中心,与名、利、钱、权直接挂钩的现象。因此,如何引导教育新的历史时期的当代大学生践行科学、真理、道德的人生价值观是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优化社会道德环境,从转变新的历史时期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根源入手,使他们成为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奉献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1)
大学生作为当代影视作品的主要受众,影视作品对其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影视作品的内涵进行界定,探析影视作品对大学生价值观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下: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导致大学生历史观的混乱;道德相对主义的倾向导致大学生道德判断偏离正轨;庸俗作品的盛行诱发大学生泛娱乐化的倾向;影视作品导致大学生充斥着崇洋媚外的心理;反映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视作品导致大学生婚恋观的畸变。要规范国内影视文化市场,使其成为正能量传播的良好平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任娃 《学理论》2010,(19):258-259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和教育资源。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成长离不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滋养与熏陶。初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员价值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针对传统道德文化在大学生党员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作了深入的论述,并就如何应用传统道德文化对大学生党员开展价值观教育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社会变迁对青年道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结合近年来有关我国青年道德素质状况的实证调查, 就社会变迁与当代青年道德状况变化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 认为当代中国青年的道德状况呈现出如下特点:道德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道德功利性日趋明显; 道德价值观呈多元化; 道德冲突与困惑加剧; 道德评价更具宽容性。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积极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多元价值观的同时,也在左右其价值判断,从而影响个体价值观选择。在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主要表现为政治信仰迷茫、追求世俗文化、功利主义明显突出、道德失范严重、社会责任感缺乏。面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迷茫与盲从,应采取创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式,扩大主旋律覆盖面,净化媒体生态环境,发挥正能量,培养大学生网络素养能力等措施,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闫学胜  郭冬梅 《学理论》2009,(15):268-269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目益增强,出现价值观的偏差。本文列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不足、道德教育方法不当、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等道德缺失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法制观念、家庭伦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养成训练等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2.
网络: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它在带来先进文明的同时,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首先,网络的开放属性造成信息多元化,加剧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网络信息多元造成的网络道德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多元信息当中存在一些不良的,甚至是有害的内容,必然会对大学生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污染与影响,进而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是多元信息必然带来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与现有的主导性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会盲目地认为"西方一切要比中国好"。其次,网络中道德相对主义、个人主义盛行的现象,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最后,对网络的过分痴迷会降低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对涉性问题的评价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大学生评价涉性问题的过程进行研究,得到大学生对涉性问题的两种评价模式,即"与传统背离的评价模式"和"与传统一致的评价模式".这两种评价模式的并存,反映了大学生的性价值观念冲突.价值冲突的成因有三: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型、自由主义性价值观念的传播、性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在性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应当对性的内涵及其本质、性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性自由的科学内涵、性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四个问题进行研究,为性道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张春华 《学理论》2009,(30):249-250
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主旋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5.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不可能避免矛盾和冲突,对公民进行法治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法治建设的重要过程,同样会存在矛盾和冲突。其中,影响公民法治教育的观念冲突主要有:传统道德观、传统法律观与公民法治观念的冲突。为此,必须加强对公民进行法治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高校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使大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之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如下:丰富课程教育体系、充盈素质教育体系、延展社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是贯穿当代大学生人文修养塑造的始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人的心智。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精神成果的浓缩,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媒介,对于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向价值。文章诠释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涵义及精髓,剖析了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道德的角色紧张,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实现探讨有效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不同发展阶段、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的分析,提出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着力点--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和谐统一,旨在为当代大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时效性强且流行广泛的语言表达形式,网络流行语承载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高校应理性认识这一新生事物,积极应对并因势利导,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使其成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颜奇英  王国聘 《学理论》2013,(30):368-369
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和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新形势下大学生出现主导价值观缺失、传统道德滑坡、价值理想趋于功利虚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等价值观偏差,需要马克思主义引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教育功能,进一步深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策略,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