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戴文亮 《理论月刊》2012,(4):156-159
教育越来越成为攀登社会阶梯的主要方式,社会个体将其看作是实现个人价值和全面发展的主要门径。教育的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发展不平衡以及教育领域内的各类不和谐现象引发人们教育公共服务强烈的不公平感,追求教育公平已成为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教育公平问题成为社会热切关注的话题,教育公平反映了社会主体对现代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诉求。公共服务理念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教育领域,教育公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以公共服务为教育公平的分析视阈,不仅符合当下的社会理念,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骆娟 《青年论坛》2007,(1):69-71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我国公共政策都应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重点学校制度、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取向”以及教育腐败都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需要对我国教育政策价值取向进行调整,做到公平与效率并重,真正实现我国教育政策的大众取向;做到城市教育反哺农村、均衡分布教育资源以及建立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优抚安置     
《中国民政》2010,(5):63-64
吉林省新修订的《吉林省军人抚恤优待办法》日前正式施行。新《办法》有五点突出:一是对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教育和住房等方面优待政策进行明确i二是明确了义务兵家庭享受优待金的范围和标准.增加了对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复工复职等方面的优待;三是拓展了对优抚对象的社会优待范围和内容.增加了现役军人享受优待的内容:四是建立了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优待金自然增长机制:五是强化优抚工作中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择校费之困     
近年来,择校费成为一个屡禁不止的顽疾,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0年底,教育部曾发布"禁令",要求各地在3至5年内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并提出了10项措施治理择校费。此后,各地也纷纷出台了治理择校费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择校费问题是反映教育公平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考验着学校、家长和学生,拷问着教育公平,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更牵挂着重庆市各级人大代  相似文献   

5.
优待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特定群体实行特别待遇,以保证其获得生存和发展机会优先的一种保障制度。[1]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老年人、军人军属、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等群体在内的优待政策体系。优待政策在保障特定群体平等享受公民权益、对有特殊贡献的群体进行特别激励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而促进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实现教育优先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结合实际,关键是要实现教育的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一、采取四项措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学校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实现享有的教育资源、教育过程、教育质量的均衡和平等。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合理而均衡地进行配置,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一)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
孟立永  秦端茜 《传承》2012,(4):66-67
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新时期对教育公平的探讨变得尤为重要。通过立足于新时期出现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区域教育不平衡、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精英教育泛化等教育公平问题,分析了现时的国情,发现坚持公平与效率原则以及政府、学校教育管理者角色的不到位是引发新时期教育公平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既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测量社会公平指数与社会和谐发展指数的重要维度之一。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和谐发展是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教育整体环境亟待优化、部分进城农民工家庭的教育合促能力较为欠缺、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有效社会融入障碍是现阶段影响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发展和谐化的主要问题。科学推进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和谐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坚持流入地负责、全面受教育的原则,推进学校与家庭的良性和谐互动,大力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9.
戴文亮 《前沿》2012,(20):122-123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公平必然渗透到民族教育领域,民族教育公平成为新时期民族工作重点.民族文化多样性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显著特点,多元文化为民族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分析了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公平理论、论证了多元文化与教育公平间的关系进而提出民族教育公平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0.
崔鑫 《前沿》2008,(12):133-136
青年因失业而遭受社会排斥,青年失业所导致的排斥问题引发了关于社会公平的思考。经济建设效率和社会公平的政策与效率和公平同等重要,所以,我们研究青年失业现状,为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然后才可以建设公平公正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台湾进士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1895年离台内渡以后在福建及其邻省广东、江西之种种遭遇,记取清末民初的某些社会变迁和某些社会问题:新学兴起与科举变革,“癸卯学制”、废除科举与私塾、学堂的改良,以及诬讼、迷信、烟赌、教案、械斗和“银贵钱贱”。本文认为,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诸人在大陆身处和面对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勉力维护“新政”、改良社会,其顺应潮流、追求进步的事迹值得纪念。  相似文献   

12.
公开选拔与科举制有大致相同的历史背景,都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但两者选拔的对象范围不同,程序方法不同,内容形式也不同。科举制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大优秀政治遗产,科举制所体现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精神,具有恒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社区矫正所体现的价值问题,大多从社会、法律和经济三个维度上去分析研究,但是,它不足以全面体现社区矫正的价值.对社区矫正的价值可以作多维解说.刑罚意义上的社区矫正体现的是其矫正和教育;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矫正实际上是防止社会失范、无序的一种社会规范;文化学意义上的社区矫正,其本质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并以自身文明的进步来促进和体现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从经济学意义上讲,社区矫正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4.
公安院校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反映了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思想现状以及思想成长的客观要求。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促进功能以及实现社会功能两个方面的总要求,就要得到学员主观认识上的认可。心理契约的内容、契约维度、形成过程以及契约违背后的处理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心理契约有利于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为"因材施教"提供量化标准,并强调了教育内容要有侧重、教育形式要分阶段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方针的主体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主体观的发展,是对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和观念的回应,同时吸收了国际人权观念和中国传统的民本观念."以人为本"方针的主体观涵盖了所有的人,是对基本人权和人的价值的肯定和认可.从观念层面上看,"以人为本"方针主体观是社会发展的体现;从制度层面上看,"以人为本"方针主体观的实现还有赖于制度建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明代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动下 ,云南的学校教育有了相当的普及与发展 ,从而使文化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受汉文化影响时间的长短差别 ,学校分布和文化发展程度表现出很大的区域差异。从举人、儒学、社学、书院等项指标进行计算与分析比较中 ,可以全面、细致地反映明代云南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健康发展依赖于科学实际的教育政策。而我国教育政策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本文从我国目前教育政策所存问题、教育政策理性化的必要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建立科学的教育政策评估体系的实际价值,并对教育政策评估体系架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指它对人的发展的效用和意义,即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是客观的,又具有社会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完善道德、提高品格和升华理想。  相似文献   

19.
"边缘区"城市化的困境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轩明飞 《思想战线》2005,31(6):12-16
城市边缘区空间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其三大"致病原因"是城市化空间演化规律失衡、赶超型现代化发展模式不健全及城乡二元结构分治的体制.缺乏对边缘区空间社会特性的完整把握,导致目前我国政府针对边缘区问题制定的对策尚存在着缺漏.  相似文献   

2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把群众集合在自己的旗帜下,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主观上展现了我党卓越的政治远见、宽广的革命胸怀、灵活的方针政策,客观上也有着与今天不同的特定形势。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深刻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要求党居安思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统一意志、凝聚人心,更好地把群众集合在党的旗帜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