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江是块红色沃土,当年红四方面军以通江为中心创建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446位革命将帅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就在这里诞生.4月23日至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通江考察工作时说,他有一个梦,也叫做理想,就是让8亿农民过上好日子;让几千万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民能够改变面貌;让所有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孩子们都带着笑容去上学;让有病的人不再发愁看不起病、住不起院;让到就业年龄的人能够有工作,总之就是,让大家都生活得好.  相似文献   

2.
正我是赫章县威奢乡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周靖,2008年,大学毕业的我原本可以选择到城市工作,但最后还是选择到离赫章县城较远的河镇乡舍虎村当大学生村官,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当地村民过上好日子。舍虎村坡高山陡,村民们到河镇去赶集都是走路去,全村没有几个人去上大学,年轻人都基本外出  相似文献   

3.
不知是阴差阳错还是早有姻缘,我们老两口同两亲家(儿媳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都同时退休到同一地方过退休生活。他俩是退休工人,到青白江区儿女身边度晚年。我们四人常聚会,一见面往往就谈党事、国事、家务事,很是投入很是亲热.但是,只要一谈到组织关系方面的事,我们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退休了挨在儿女身边,可这组织关系又在异地,随人转来吧,又没有哪家接手——这里老协中的老党员们都是到时回原单位过  相似文献   

4.
朝圣     
正瑞金,是我们全家人心中的圣地。之前,我去过两次。小弟刘孟泽也去过,但大哥刘孟概、大弟刘竞文没有去,都想找个机会一起去看看。2009年10月5日,我同大弟、小弟、堂侄等人开车从兴国县城出发经于都江口直奔瑞金。父亲刘孔权很早就告诉我们,他年轻的时候在瑞金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木材公司工作过,毛泽东主席还送他到瑞金县城读了一年免费的苏维埃学校。这是父亲的光荣,也是我们全家的光荣。大概因为父亲会锯木板(两个人把原木锯成有用的木板,用于做房子之类),到瑞金时领导就叫他去中央政府木材公司,直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因为还未成年,毛主席把他当作红小鬼。父  相似文献   

5.
生活的开始     
比塞尔是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里。可是在一位学者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落后的村庄。这里的人从来没有走出过大沙漠,据说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离开这片贫疼的土地,而是他们尝试过很多次都没能走出去。  相似文献   

6.
凡人老靳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同事老靳离开我们整三年了。于是想写一篇纪念老靳的文章,但如何写却颇踌躇。说起来他是个再平凡的不过的人,活着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死也是平平凡凡地死的。记得他去世后我受命参与整理他的先进事迹时,曾写道“噩耗传来,条山肃立,涑水哭泣”,现在看来写得有点大了。虽说老靳死后区里主要领导都去吊唁,也算很有哀荣了,但他的死除了让自己的亲人为之悲恸,让领导、朋友和同事为之痛惜,让知道的人为之感叹外,影响范围似乎也没多大,就像一块石头扔进水里,荡起不大不小的几圈涟漪,之后就归与平静了。然而还是想为他写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梨花魂     
《江淮》2007,(6)
老家附近有片沙滩,建国后建了座国营园艺场,春天一到,桃花苹果花梨花次第开放,衬以地面刚刚冒出的绒绒的绿草,真是美丽极了。那时不兴旅游,林下自然没有游人,但任何一个经过园林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放慢或停下脚步,去看看花色,深深地吸上一口气,然后才轻快地走开。我那时还是个小孩子,经过那儿,常常会钻到林中去疯跑一阵,或如朱自清在《春》中所描绘的,在地下  相似文献   

8.
《党史纵览》2002,(6):47-47
杨开慧平时很喜欢到平江石洞砖屋的外婆家走亲探友。同时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在砖屋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杨开慧的舅妈没有文化,原本就信神拜佛,在白色恐怖的年代更信奉神仙,早晚供香祷告。她裹过脚,属“三寸金莲”,走起路来一颠一跛,很不方便,但还是经常要去附近的“圹头神”、甚至更远的“回龙庙”、“班石神”等寺庙烧香敬供,乞求菩萨为全家  相似文献   

9.
狄青 《党课》2014,(18):108-111
到阿尔山之前,就听人说,阿尔山很像是一座北欧小城,本有些不以为然。当然,我没有去过北欧,但对此说法还是存疑。到了,才发现,这的确是一座很“欧洲”的小城市:小城不大,几乎全部都是仿欧式风格的建筑,街上行人稀少、车辆零星,的确有些北欧小城的风韵。据阿尔山市委的同志介绍,阿尔山市区人口只有8000人不到,而且他们采取了严格措施控制市区内人口增长,也不允许在市内建工厂,这一切,都是为了阿尔山的环保。  相似文献   

10.
<正>前些日子,去了南方农村采访。在两个村子里,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农村模样。一个村里,看到的都是老房老屋老人,年轻人全部已经"出走",有的远赴他乡讨生活,有的陪着孩子到县城上学去。留守老人们全部的闲暇时光就是枯坐电视机前,只有房前屋后来回觅食的小鸡,才能让人感受到些许生机。另一个村子,刚到村口就已经听到孩子们大声的笑闹,村子里面,房是新房,路是新路,各家各户都有年轻人在忙碌。虽然季节已过,但那满塘的荷叶和苗圃里的葵花,好像讲述着这里的人们是多么用心地在经营着生活。虽然境况不同,但两个村庄都是那样的真实又鲜活。只不过后一个村庄的样子,于我们稍微有些陌生了。  相似文献   

11.
人生如长恋     
人生也不过三万天左右,是长还是短?是难还是易?每个人感觉还是有所不同,但大致还是能同意一个说法,即人是匆匆过客。可是三万多天即便匆匆,过下来也不容易。每个人一生的经历都像是一部内容丰富、跌宕起伏的大书,绝不会枯燥得没有看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成功或失败,实际上都是一次长长的苦恋,从对这个世界的相识到相  相似文献   

12.
《学习导报》2010,(6):44-44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依旧沈园     
到了绍兴,得去看看沈园。不仅因为它是宋代名园,也不仅因为那里记述着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我来之前,收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寄来的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其中选有郭沫若的《访沈园》。读过之后,脑子里划上了问号:真的如郭老所述,沈园早就毁弃了吗?沈园建于宋代,传到今时,经历了千多年的风雨。初建时是私园,为沈姓家业,后人便称之为沈园。它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园艺价值,一直受到后人关爱,记述、歌咏、感叹的诗文代代不绝。郭老去的时候,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在陆游生前已经是‘非复旧池台’的沈园,今天更完全改变了面貌。我所看到的沈园,…  相似文献   

14.
正摘录:一个晴朗的秋日,我坐飞机来到拉伯克附近的产棉区,眼前的景象酷似月球表面。这里没有山,没有树,寸草不生;没有汽车;渺无人烟,没有房舍。尽管我曾经到过数十个国家,几乎去过每个大洲,但位于得克萨斯的拉伯克却是我见过的最怪异的地方之一。我的T恤和你们的T恤很有可能产自被当地人封为"世界棉都"的拉伯克附近。  相似文献   

15.
正假投降变成真叛变话分两头。汤原游击队的领导人、中小队干部,无论是有点儿文化的,还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共同的特点是对军事一窍不通。于是,汤原中心县委不断向省委打报告,要求派调军事人才。就在汤原游击队组建没几天,有三个人到了——王永江、杨树明和张旋风,三人都是行伍出身。省委原本是想让他们领导汤原游击队的。可这时汤原游击队已去小兴安岭建立"离群独居的苏维埃"了,于是省委就派这三人去依兰做兵运工作,再拉起一支队伍。王永江在东北军当过排长。他和杨树明在"中东路事件"作战时被俘,在苏联待过半年,回国后加入了  相似文献   

16.
《新湘评论》2010,(6):44-44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183;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相似文献   

17.
《正气》2000,(8)
月11日下午6点 ,芮城县纪委小车司机户亚峰、宣教室工作人员张超平去运城办理公事。车刚行出陌南镇五六里远 ,就见前方一辆大洋90摩托车翻在路边 ,车手倒在油路旁2米深的坑边 ,来来往往的车辆中没有一人下车救助。是先办理公事 ,还是伸出友爱之手救治伤员?两人没有丝毫犹豫 ,急忙掉转车头 ,向伤者跟前驶去。到了近前 ,只见摩托车驾驶员倦卧在草丛里 ,身体向下。扳过身来将其放在马路上一看 ,只见该人满脸是血 ,满口酒气 ,浑身尘土 ,一副眼镜只剩下半个镜片。幸好该人神志尚清 ,胸前及两腿没受大伤。户亚峰和张超平让一熟人帮忙把伤者…  相似文献   

18.
哲理小故事     
一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乐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19.
衬托     
正那还是好几年前,我和朋友到一家小餐馆吃饭。虽然餐馆看起来很简陋,但里面的卫生工作,却做得特别好,到处都抹得干干净净,餐具也干净得让人放心。更重要的是,他们端出来的菜分量特别足,味道也不错。我笑着跟老板说:"难怪总有人说在你这里吃饭,不会花冤枉钱呢。"老板笑了笑,一脸实诚地说:"你看我们这,巴掌大块地方,就开了十多家餐馆,我要是让人花钱花得  相似文献   

20.
<正>31岁的艾买江·买买提是一师十一团六连职工,家中5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三,小的时候全凭父亲一个人挣钱来养家,一家7口人日子过得拮据,艾买江·买买提很小就立志,自己长大后一定要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前几年,为了能让两个弟弟顺利完成学业、改变家庭现状,艾买江·买买提什么苦活都干过,但是都没有很大的变化。5年前,头脑灵活的他看中了大马力机械在农业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