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琪 《台声》2011,(3):56-56
我是生活在大陆的第三代台胞。同据时期,外公自台南来大连做生意,与外婆结婚生下我母亲。1945年5月前后外公回台湾对账,很快日本投降,无法赶回大连,从此与我外婆失去联系,天各一方。  相似文献   

2.
我于1927年的农历8月3O日出生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彰化西门町,本名郑鸿池.在我十岁前的童年里,只记得有个坐在缝纫机前日夜操劳的母亲,从未见到过父亲.母亲经常流着眼泪告诉我们姐弟三人:你们的老爸因为参加什么文化协会(注:台湾人民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爱国团体),“日本仔” 要抓他,逃到“唐山”(指祖国大陆)去了.这么多年了,无音无讯.加上外婆,一家五口就靠母亲一双手替人缝制衣服苦度日子.日本警察还经常来家七盘八问父亲的下落.父亲是彰化县和美镇山犁村一个贫农的长子,因为家穷而到城里当了上门女婿.我七岁那年,祖父把我这个郑家的长孙带回乡下老  相似文献   

3.
我的母亲     
一本《娘是儿的山》让我心潮起伏、思绪难平,一股淡淡的忧愁笼罩在心头,驱之不走、挥之不去。不同的身世,相同的际通,使我身不由己地想起了我疏远已久的亲情。母亲老了,大半辈子的曲折,大半辈子的颠沛都刻在脸上道道深深的皱纹里,填满了她大半辈子的纯朴、辛苦与倔强,好像在每一道深皱里都隐藏着或甜或苦的故事。想起母亲操劳过度的样子,我内心就有一种揪心的痛,感到欠她的太多太多了,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一位善良而热情、严厉而可亲,倔强而坚强的人。母亲是农民的女儿,当然也就是那种比较典型的、传统的家庭妇女。相夫教子,…  相似文献   

4.
外婆的味道     
柯卫军 《人民公安》2009,(12):63-63
五十一年前,外婆带了我年幼的母亲远走他乡。16年前,外婆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去了,把对故乡亲人的残缺记忆留给了我母亲。我依据母亲断续的记忆经过十几年查找,终于找到了母亲的故乡和堂姐,为了圆母亲重新有娘家依靠的梦,我们一家人驾车9个小时来到秦岭腹地的一个小山村。  相似文献   

5.
黄洁坤 《传承》2001,(1):43-46
我母亲高天梅,离休前是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今年90岁,身体还好,脸色红润,耳朵很灵,思维清晰。她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四清”还有那“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母亲历尽沧桑,吃尽酸甜苦辣。现在又跨入了二十一世纪,母亲是一个与世纪同行的老人。她对过去的事记得很清楚,每当忆起过去感慨万分,母亲的一生可真是不容易啊。一、苦难童年,艰苦人生母亲是广东海丰县三区水口乡人,生于1910年农历12月初4(公历1911年1月4日)。由于…  相似文献   

6.
<正>小时候,我与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常常会拿出一个用塑料袋包着的书信和照片,拿出照片告诉我,哪一位是她的父亲,哪一位是她的母亲,哪一位是她的姐姐和妹妹,教我该如何称呼他们。稍微认字,外婆会从那一包塑料袋里拿出书信让我念给她听,我想,这也许是20几年后我到了台湾对繁体字没有障碍的基础吧。我常常在想,时空与缘分的奇妙之处,小时候外婆常常跟我提起的故乡竟是我如今生活的地方。1988年10月,外婆托人辗转从香港带了一封家书到了金门,联络到她的胞妹——七妹,并在1988年12  相似文献   

7.
许绮燕 《黄埔》2008,(1):15-18
我从小是和我的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 七岁那年,母亲接我回家,我开始上小学。在家里,我发现一个问题:我的爸爸和弟弟、妹妹都姓张,妈妈姓王,而我姓许。这是为什么呢?我很想问问大人,但又不敢问。生活像一个谜,我好些年都解不开。  相似文献   

8.
外婆说山那边是海山那边还是山我怎么也看不到海外婆伸出颤悠悠的手遥遥指向青天外记忆烙印在妈祖的歌声里烙印在那个浓黑的夜里暴风雨!暴风雨!鞭挞着山林 吞噬着大地卷走摇荡的树梢那只洁白的小鸟折断了 她的羽翼妈祖的哭泣伴着十万个日出的 等待妈祖的眼泪流成了滔滔的大海把  相似文献   

9.
<正> 动漫在日本在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会比日本更适合“卡通王国”这个响亮的名号。当人们按动电视遥控器选择节目的时候,屏幕上会不时地闪过家喻户晓的动画片镜头,不但孩子们能在电视机前坐上几个小时,而且具有纯娱乐特点、人物造型生动、情节流畅、色彩明快和主题鲜明的动画片也受到了一大批成年人的喜爱。在高速行驶的新干线列车上,在四通八达的东京地铁车厢里,手捧漫画书入神阅读的人也很多,尽管他们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孔东梅 《传承》2006,(1):44-46
随着《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翻开我家老影集》一书风行全国,作者孔东梅开始低调进入公众视野,她以毛泽东与贺子珍外孙女的身份,从伟人后代和当代女性双重视角出发,将女性、婚姻、家庭等内容娓娓道来,如对外婆贺子珍、母亲李敏和作者自己留学经历的比较,对外婆婚姻生活的分析,有着中西方高等教育背景的作者都以文化的、理性的态度做出尝试。  相似文献   

11.
动漫在日本   在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会比日本更适合“卡通王国“这个响亮的名号.   当人们按动电视遥控器选择节目的时候,屏幕上会不时地闪过家喻户晓的动画片镜头,不但孩子们能在电视机前坐上几个小时,而且具有纯娱乐特点、人物造型生动、情节流畅、色彩明快和主题鲜明的动画片也受到了一大批成年人的喜爱.在高速行驶的新干线列车上,在四通八达的东京地铁车厢里,手捧漫画书入神阅读的人也很多,尽管他们有不同的年龄、性别和职业,但他们看完一本又随手拿起另一本,备感压力的神经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了松弛.   ……  相似文献   

12.
今夜无眠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不说话,家乡月就抚摸我的头……"我何尝不想家啊!但家是什么,家是外婆的摇篮,是母亲的催眠曲,也或许是父亲满眼的希冀。一泓静静的月光如水般洒在床前的地板上,可今夜我却难以入睡,辗转反侧,队友们全睡着了。那是小强吗?一只胳膊露在被外,稚嫩的脸在柔和的月光下露出甜甜的笑容,他是梦见母亲还是梦见妹妹考上大学啦?我不知道,但他那一脸的笑意,确实感觉很甜蜜。窗外,班长伴着那棵针叶松笔直地站着,挺拔的身姿、庄严的表情,让人想起阎维文唱的《小白杨》。今晚本来是小李的班,但小李老家来了人,住在不远的一个旅馆里,班长硬是让小李去陪伴家人,自己来顶替小李值夜班。班长是个大好人,大伙遇到什么  相似文献   

13.
我的母亲     
在儿时的记忆中,母亲非常严厉。 那时,母亲在我们村的小学当老师,在学校里,母亲的严厉是出了名的。但凡纪律不好的班级,都由母亲来当班主任,过不了个把月,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就会在母亲的手底下变得规规矩矩。  相似文献   

14.
动漫在日本   在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会比日本更适合“卡通王国“这个响亮的名号.   当人们按动电视遥控器选择节目的时候,屏幕上会不时地闪过家喻户晓的动画片镜头,不但孩子们能在电视机前坐上几个小时,而且具有纯娱乐特点、人物造型生动、情节流畅、色彩明快和主题鲜明的动画片也受到了一大批成年人的喜爱.在高速行驶的新干线列车上,在四通八达的东京地铁车厢里,手捧漫画书入神阅读的人也很多,尽管他们有不同的年龄、性别和职业,但他们看完一本又随手拿起另一本,备感压力的神经在轻松的阅读中得到了松弛.   ……  相似文献   

15.
申荣彬 《台声》2022,(15):81-85
<正>来台湾的最初几年里,特别思念故乡。每至万物复苏的春天,心里便产生一种急切想回家的感觉,想回到家中那个老屋里去,想起那次回家的情景。在那春暖花开的时节,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坐在老院暖洋洋的阳光下,坐在那几株如满树轻云般盛开着花朵的杏树下,坐在随着微风纷纷飘落的花瓣里和枝头喳喳的鸟鸣声中,坐在老树旧物所唤起的对母亲的怀念和对自己曾留下的幸福快乐生活的追忆里,用缅怀的心情去静静品味漂泊流浪岁月里让我魂牵梦萦的那份老宅的温馨与宁静……  相似文献   

16.
冀冰 《人民公安》2010,(23):58-59
我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外祖父是晚清时代的官员,酷爱书法绘画。早年家里存了很多名家书画,只可惜在日本侵华的时候基本都丢失了。在故乡,每逢春节或谁家办喜事总要请外祖父为他们写对联,请母亲为他们绣花,描花样,做嫁妆。在家乡一带,外祖父和母亲算是小有名气的了。  相似文献   

17.
徐学丽 《人民公安》2008,(17):61-61
我牵过爱人的手,牵过儿子的手,可我很少牵着母亲的手。她年轻的时候,总是忙忙碌碌,为一大家子人的生活操持着.很少静下心来和我们几个子女做倾心的交谈。当她有时间了,子女们一个个成家立业.很少有时间和她拉拉家常.做些看似消磨时光的事。  相似文献   

18.
61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苦难。一只“望乡孤雁”——日本遗孤,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留在了中国,被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收养,并隐名埋姓几十年。后来在中日两国政府的帮助下,他找到了日本亲人,写下了浸透着血和泪的《望乡孤雁》一书。几十年的相濡以沫,他和中国亲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您使我脱离了孤儿的死亡边缘,哺育了我,使我健康成长。再见,伟大的中国!再见,养育我几十年的爹娘!”就在他回国不久,不幸英年早逝,他留给中国亲人的是绵绵无期的思念……  相似文献   

19.
杜长庚 《台声》2011,(7):52-52
被日本强盗抢走的孩子,苦啊!苦调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是一生的美梦。  相似文献   

20.
女人拐过墙角,见电梯门即将关合。女人喊一声稍等,提了长裙,小跑起来。她看到电梯里伸出一只手,为她轻挡欲拢的门。那只手很肥很胖,五指粗短——那是一只中年男人的手。 女人冲男人笑笑,表示感谢,即将按下六楼的按钮。男人耸耸肩膀说,我也去六楼。男人又矮又胖,肥硕的身子将花格子衬衣撑得饱满。他直直盯着面前的女人,目光里似乎带着几分讨好女人的猥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