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高校外宣翻译中要注意意识形态的建构,原因在于意识形态对于外宣翻译实现其宣传功能和树立国家正面形象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对于翻译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很多学者都作了深入的研究,斯皮瓦克、妮兰贾娜以及勒菲弗尔等学者已经从意识形态对于政治的意义上做出了阐述.应该在已有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之上,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意识形态来达到为外宣服务的目的,从而修复由于早期中国对外宣传不成熟、缺少策略而造成的歪曲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2.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新时期重大课题。以国际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世界中国学论坛"10年发展历程为案例,剖析"学术外宣"的现实路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面临重要机遇期。  相似文献   

3.
龙的重新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传播学理论、翻译经济学和保护民族文化等角度对龙的重新翻译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把本国独有的事物翻译成外语时,第一应该考虑跨文化传播的准确性,避免误读,必要时应该建立新的传播符号及对应的知识系统;第二应该考虑语言的“性价比”,常用词汇应避免使用解释性的意译词组;第三应该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选用“陌生而怪异”的译法。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著作,从成分分析法对《孙子兵法》两个译本中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促进不同民族之间文学作品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提升法治中国建设国际传播力和话语权的必要环节,立法文本英译在中国法律外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立法文本英译的跨学科属性、传统法律翻译研究视域的局限性以及立法文本英译实践的现实需要决定了从比较法学视角下进行立法文本英译研究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应引入功能比较等比较法学方法和法律解释的方法,优化立法文本翻译策略;同时,推进跨学科合作研究和复合型法律翻译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和交流的进一步加深,国外原版书籍的引进日渐频繁,其中不乏大量的青少年科普书籍。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翻译青少年科普书籍这一类特殊文本。任何翻译文本都离不开一定的翻译理论作为指引和支撑。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方法和策略由翻译目的决定,只有在充分考虑和关照翻译目的的基础上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和实现译语文本的功能。本文以笔者翻译的《机敏问答:哲学》一书的第六章和第七章,即"启蒙运动时期哲学"和"十九世纪哲学"两部分为研究对象,以翻译目的论学说(Skopostheory)为理论视角,对青少年科普书籍翻译的原则和策略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清敏 《外交评论》2010,27(4):54-67
对外政策分析理论建设需要结合国别对外政策研究,中国对外政策研究更需要纳入到国际比较外交政策研究之中。针对两者的相互需求,本文以对外政策分析理论中的官僚政治模式为例,梳理对外政策分析理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途径,探讨以西方对外关系实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对外政策分析理论模式,及其与中国对外政策研究结合时所应注意的问题。不管是建设对外政策分析理论,还是发展中国外交政策的研究,两者之间的结合都是必要的、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远程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传播中的一种手段,研究教育传播学,应该开拓思路,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的角度来探讨教育过程中的规律和现象。文章试图根据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代远程教育传播符号的本质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知识加以研究,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大众传播的相关理论为背景,分析手机短信的传播特点,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并运用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总结出手机短信的社会影响及其产生的原因。本文的主要框架:1、对手机短信传播特点进行剖析,运用传播学理论指出其存在的现有缺陷;2、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短信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一是手机短信传播给传统的社会信息传播格局带来的冲击;二是对人们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汉译法若干问题探讨张正中翻译是外语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外语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形式之一。了解和学习外国,介绍和宣传自己,都离不开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笔者从事翻译教学多年,有一些体会,现试图对汉译法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促进对这门课程的研...  相似文献   

11.
博玫,女,满族,祖籍北京,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全国青联委员。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理论及中国现代文学。主要从事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系统讲解了文学、新闻传播学等各专业课程。执教20年里,先后开设了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史等文学类精品课程,主讲广告学概论、美学概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原理等新闻传播学的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英语长句的句法入手 ,分析了长句中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 ,并结合汉语句式特点和表达方式 ,运用一定翻译理论和技巧 ,针对不同句式的长句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方法 ,即 :顺译法 ,逆译法 ,分译法 ,综合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论坛》2018,(6):31-32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充分发挥毗邻缅甸的区位优势,以创新对外传播载体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区域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形成以《胞波(缅文)》报在内的多语种全媒体对外传播矩阵,提升了国际传播能力。为全面掌握《胞波(缅文)》创刊以来对缅传播工作情况,不断深化新形势下对外传播载体建设,中共德宏州委宣传部调研组深入芒市、瑞丽和各口岸及缅籍人员聚集场所,通过实地听、查、看、访方式进行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外宣刊物,其主要读者应该是外国人及海外侨胞等。因此,尽可能满足海外读者意欲得到的精神食粮,是外宣刊物增强宣传效果的关键。对外宣传的目的,其实就是要适合国际国内不断变化的形势,用最佳手段和最快的速度,把中国的国情传播出去,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从而促进世界经济及和平运动的发展,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为达到这个目的,明确自己的宣传对象、了解他们的欣赏口味不可少。  相似文献   

15.
信息传播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的范畴,在我国尚属比较薄弱的研究领域,尤其是把信息传播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经营国际化结合起来研究更为鲜见,它可谓是我国信息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交叉领域急需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卢新德研究员敢立研究前沿问题之潮头,与时俱进,撰写了《信息传播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经营国际化战略》(由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一书,是一项具有理论创新性、战略前瞻性、现实应用性及指导性和很高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该书是国家社…  相似文献   

16.
稿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中共郑州市委主管、中共郑州市委党校主办的社科类综合性期刊。《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开展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学科和带有地方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前沿理论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积极传播、弘扬先进文化,努力打造成为理论学术品位高、现实指导性强、体现党校性质与特色的优秀期刊。《学报》以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党政干部、教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学报》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建设、哲学研究、经济理论与实践、政治与公共管理、社会建设、法学研究、省情市情研究、文史教育等栏目。  相似文献   

17.
稿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中共郑州市委主管、中共郑州市委党校主办的社科类综合性期刊。《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开展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学科和带有地方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前沿理论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积极传播、弘扬先进文化,努力打造成为理论学术品位高、现实指导性强、体现党校性质与特色的优秀期刊。《学报》以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党政干部、教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学报》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建设、哲学研究、经济理论与实践、政治与公共管理、社会建设、法学研究、省情市情研究、文史教育等栏目。  相似文献   

18.
稿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中共郑州市委主管、中共郑州市委党校主办的社科类综合性期刊。《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着眼开展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学科和带有地方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前沿理论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积极传播、弘扬先进文化,努力打造一份理论学术品位高、现实指导性强、体现党校性质  相似文献   

19.
稿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中共郑州市委主管、中共郑州市委党校主办的社科类综合性期刊。《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着眼开展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学科和带有地方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前沿理论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积极传播、弘扬先进文化,努力打造一份理论学术品位高、现实指导性强、体现党校性质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作为早期先进共产党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及推进其中国化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确立了正确的方向,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是必要的。论述了瞿秋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并简要分析了其传播学特点主要包括坚持新闻真实性、时效性,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新闻趣味性等。提出了要遵循“守门人”原理、传播媒介理论、传受关系原理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