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对象之一。本文基于对中国31个省份2003—2011年的经济统计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面板数据拟合方法进行拟合,分别建立了综合污染物、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及工业废水等排放量对人均GDP变化的数量模型,并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拟合结果显示综合污染排放指数、工业废水、工业废气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等排放量伴随着GDP的增长呈现出"倒N型"。这说明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环境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好,但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环境质量开始恶化,最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环境质量又再次回升。也表明中国31个省的经济增长与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没有完全呈现出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倒U型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8~2010年137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所构成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适当提高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增进公司经营绩效;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机制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继续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改善股权结构,抑制一股独大所造成的治理问题,以提高房地产上市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两步系统GMM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以此分析泛地产化对中国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泛地产化与中国地区房地产价格变动间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泛地产化战略并没有起到促进区域开发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逐渐与战略初衷相背离,挤占公共资源,并以价格为手段获取超额利润,成为中国地区房地产价格变动的重要原因。同时,土地供应、货币政策、城市化与泛地产化的交互项对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影响显著为正,基础设施与泛地产化的交互项对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影响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投资的去向将公共投资分为四大类,采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公共投资并非都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和社会服务类公共投资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教育科技和其他公共投资趋向于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文章还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进行经验分析,发现除了一些细小差距之外,结论大体相同.文章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3—2011年度我国内地31个省份的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及各宏观经济、人口等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确实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之一,而曾经由人口总量增长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已逐渐消失。同时,城镇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具有U型的非线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CSS2006-2017年五期调查数据,对我国居民隐私安全感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居民隐私安全感在年龄上呈现"U"形结构;近十年来中国居民的隐私安全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网络普及引起的隐私泄露是导致隐私安全感下降的重要原因;50后、60后和70后的隐私安全感呈现高位状态,而80后...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61个国家1991—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模型,使用固定效应(FE)、系统广义矩(SYS-GMM)和混合最小二乘法(Pooled OLS)等方法考察人口年龄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银行信贷市场存在显著人口年龄结构效应。具体到人口年龄结构内部,成年型人口对银行信贷的影响是显著正相关;青年型人口更多是依赖父母或长辈的金融支持,间接对银行信贷产生影响;当步入老年化时,银行信贷的渴求度会下降,更多追求安逸生活。  相似文献   

8.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而独特的经济演化现象。基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效应,本文提出了一个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的创生机制概念模式,以揭示二者互动的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及其对互动过程与模式的支撑和决定作用。最后,以"义乌商圈"为例,重点分析了专业市场主导型互动模式的演化特征及其条件。  相似文献   

9.
我国学者将西方消费函数理论应用于解释转型时期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现阶段,居民消费存在着“过度敏感性”的特征.本文将西方消费理论应用于我国文化消费的研究中,利用我国2002-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确实存在“过度敏感性”的特征,且城镇居民的敏感系数高于农村居民.鉴于此,政府应该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培育文化消费主体以及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着手,促进居民文化消费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全国20个城市企业工资分配现状的调查分析,对我国转型时期政府在企业工资分配中的实际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梳理,指出政府现行管理手段和办法的种种“不适应”,提出了当前政府在解决企业工资分配问题中有效发挥作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本文构建了预算内高等教育经费与GDP的弹性系数模型、预算内高等教育经费与高等教育成本的弹性系数模型,并依据以上模型对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2002-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全民参与互联网+的新时代,移动医疗、移动保健成为了解决老年人医疗保健问题的重要法宝。通过理论猜想,揭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移动通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中国医疗消费和健身消费所起的影响,并且利用2002—2012年中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移动通讯和互联网的发展并没有有效地促进医疗消费和健身消费。因此,如果想要充分释放医疗消费和健身消费的潜力,就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实施互联网+的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是驱动基础研究创新的重要方式,相关影响效应与机制需进一步厘清。研究利用2001—2019年我国30个省区(不含我国港澳台地区和宁夏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对基础研究创新产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发现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显著提升了基础研究创新产出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的基础研究创新效应突破了自东向西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经费投入扩大、科研项目增量是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促进基础研究创新提质增效的三个关键要素。基于此,研究认为相关部门应因地制宜地推进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促进区域研究生教育规模与基础研究创新产出协调发展;同时,应强化科研经费与项目投入力度,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以有效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推动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是浙江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全球创新高地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2011年—2021年浙江省11个设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区位熵描述了浙江省各设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格局,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浙江省各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影响。研究发现:浙江省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能显著推动当地创新能力提升;相邻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提升同样能促进本区域的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关联度和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区域创新能力越强,但邻近城市人力资本水平和科技投入水平的提高会抑制本地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技术创新的社会学研究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分析领域是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行动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取得了相应的绩效。与此同时,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行动及其所应当满足的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功能需要上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或缺陷。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典型的结构刚性特征,而这种环境结构的刚性特征在本质上是由于三种与环境系统的物质资源、制度模式和文化背景等结构层面相对应的环境变量,即非平衡效应、转型效应和后发效应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建立,大学学杂费收费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学杂费负担对家庭其他消费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凸现。利用中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学杂费支出和农户年人均储蓄额等指标,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可以间接分析高额大学学杂费支出对农村家庭其他消费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表明,无论是从长期还是从短期来看,农村家庭高等教育学杂费支出对家庭其他消费都存在挤占效应,只是长期挤占效应要明显强于短期。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微观效用函数扩展EKC模型面板协整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表明:广东工业废水、废气的EKC曲线形式为"N"形,分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工业两废的排放具有因果关系,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会增加工业两废的排放量。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的环境呈现持续恶化的状态,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环境明显好于前者,但要注意避免走前者"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建立绿色GDP政绩衡量体系、健全的可操作的法律制度机制、严格的奖惩措施、明确的责权利关系和追究体系,是减少环境污染的外在约束力。  相似文献   

18.
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建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利用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利用一般面板模型对分析结果有偏的,而利用时期、个体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其估计结果与现实更相符;公共投资的增加并不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相反,公共投资每增加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0.2%;私人投资增加有利于缩小本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同时也会扩大其他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城镇化水平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提高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水平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后者的总效果更明显,两者的间接效应都大于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二者关系如何对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5-2012年福建省县域平衡面板数据检验了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城镇化率和时间的双重门槛效应,在县域城镇化率低于0.429前,城镇化率的提高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在城镇化率高于0.429后,城镇化率的提高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文章就实证结论给出了可能的解释,并提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选取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利用外资规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指标,以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参照,系统考察十五、十一五时期(2000年—2010年)青岛市经济发展状况及对山东省的引领效应。研究表明,青岛市在同类城市中各项指标位居前列,但对省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有待提升。当前,副省级城市面临省域统筹效应弱化、政策优惠力度日益缩小、行政主导要素配置的能力逐步下降等挑战,建议应加强宏观发展战略研究,率先推动体制机制变革,着力放大城市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