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史文苑》1993年第4期所载三篇重要文章,即毛泽东《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毛泽东给林克、高智、叶子龙、李银桥、王敬先、封耀松、汪东兴的信》和汪东兴《毛主席关怀身边工作人员的成长》,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1993年9月26日《江西日报》星期刊以第一版的整版篇幅,全文转载了这组文章,在全省引起了广泛反响。(省委党史委 王瀚秋)  相似文献   

2.
<正>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偶然听说身边的工作人员收了地方一些土特产,他大为震怒,立刻将时任江西省副省长汪东兴召上庐山,指示汪东兴回中南海主管第一办公室。汪东兴从长征起就跟随毛泽东,深知毛泽东的脾气和用意,一到中南海就立刻着手调查研究,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摸清了工作人员收受土特产(水果、茶叶、丝绸)问题,很快形成一份材  相似文献   

3.
《湘潮》1992,(3)
1965年5月21日至30日,毛泽东同志重上井冈山,汪东兴同志随行。《汪东兴日记》如实地记叙了毛泽东同志这次重上井冈山的重要活动和对往事的回忆。《日记》对我们学习、研究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研究毛泽东同志生平和思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当前继承发扬我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作风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记》原文刊发在《中共党史资料》上,经征得作者和原出版者同意,我们特全文转载,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4.
林景华 《理论与当代》2004,(5):36-36,35
1948年4月2日发表的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总结了当时新闻战线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刻地阐述了党报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以及报纸工作人员的思想改造问题。今天重读这篇著作,倍感亲切。特别是作为一名高等院校校报编辑人员,就更深感这篇谈话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1976     
霞飞 《党史纵横》2005,(5):22-27
1976年,是毛泽东生命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毛泽东的心情是复杂的,需要做的事情很多。1975年9月,毛泽东决定评《水浒》收场,他仍然支持邓小平整顿评《水浒》,是毛泽东在不经意间同意的。1975年7月下旬,毛泽东的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后,看东西很困难,便由中央办公厅找来北京大学教师芦荻帮助他读古典文学书籍。8月14日,毛泽东在读古典小说《水浒》时,谈了一些对这部小说的看法。第二天,芦荻把毛泽东的谈话整理成一份谈话记录。因为毛泽东在这次谈话中涉及到要重新出版《水浒传》的问题,8月15日,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把这个谈话记录送给分管出版工…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活动之际,有幸拜读了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诸同志及相关同志积多年研究之成果,著述和刊行了《邓小平北方谈话的认识与实践》一书。读后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在此愿向广大读者和理论工作者及党政工作人员推荐此书。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邓小平南方谈话,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经过学习、宣传已为人们所熟知,而对于邓小平在东北三省和天津市的北方谈话,即在本溪、大庆、哈尔滨、长春、沈阳、鞍山和天津的讲话(1978年9月13日至20日)则知之甚少,《邓小平文选》仅收入了两篇:《高举毛泽东…  相似文献   

7.
潘鈜 《党的文献》2006,(6):76-77
1960年12月25日,在自己67岁寿辰的前夜,毛泽东请他的几位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吃了一顿便饭。参加者有李敏、李讷、毛远新、王博文(江青的侄子)、汪东兴、叶子龙、王敬先、吴旭君、张仙朋、林克、高智、李银桥、封耀松。席间,毛泽东讲了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汪东兴日记》若干史实考证陶学平《汪东兴日记》(以下简称《日记》)是作者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时,“根据自己所担负的工作的需要,从做好工作和学习的角度出发,随时随地记录下来”①的。《日记》的出版,为研究毛泽东和党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但是,《日记》中所...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1998,(8)
汪东兴回忆中南海里的一堂课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注重教育。1954年毛主席提议为中央警卫团和他身边工作人员办一所业余学校,并请了五位专职教员,系统地讲授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等课程。毛主席说: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建设不好社会主义。教育不...  相似文献   

10.
游和平 《党史博览》2003,(12):10-13
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生日。作为党的领袖,毛泽东生前曾明确要求,不要做寿。偶尔有几次,身边的工作人员出于真情,为毛泽东庆祝生日,也只不过是在原来的伙食标准上加一两个菜而已。党内外同志提出为毛泽东祝寿,都被他谢绝了。毛泽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党树立了榜样。叶子龙等人将公历与农历对照,核定毛泽东的生日为12月26日毛泽东的生日,据《韶山四修族谱》卷十五记载:“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辰时生。”即农历十一月十九日生。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叶子龙等人,从历书上查对,将公历和农历对照,核定毛泽东的生日为12月26日。毛泽东曾风…  相似文献   

11.
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在延安工作生活期间,先后五移住所。 1937年1月,毛泽东随中共中央机关由保安(今志丹县)迁到延安,住在城西凤凰山下的李家窑院。这是一孔在石崖上凿成的方形窑洞,十分阴暗潮湿,居住环境较差。为此,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和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劝他换个地方,他总是说:能有这个地方住就不错了,不要再去麻烦老乡了。在这孔窑洞里,毛泽东会见了英国记者贝特兰,向他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并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不朽的著作。  相似文献   

12.
1962年春,毛泽东因秘书林克下基层锻炼,身边暂时缺少一位替他看国际资料的工作人员.3月25日,毛泽东致信邓小平等人,要求选调一位秘书来.关于人选要求,他说:"我这里的两位秘书,文化、政治水平都低,不能很好地替我阅选内部文件,更不能向我提意见,需要有一位文化、政治水平较高的同志来帮助我."  相似文献   

13.
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代儒将——郭化若纪念文集》,发表了毛泽东于1937年9月至1938年5月间,给郭化若的10封亲笔信。郭将军生前曾经不止一次地对他的夫人史翔云和身边工作人员说,每当他重新翻阅这些信件,心里就会涌上一股暖流,深切地感受到毛泽东这位历史伟人对他的谆谆教导和亲切关怀。 我根据自己在编辑《郭化若纪念文集》时了解的情况,把这10封信的来龙去脉作一简要介绍。 一、1937年9月5日的信 郭化若原是红一方面军的代参谋长兼  相似文献   

14.
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同志同几个哲学工作者谈话,我是参加者之一。毛泽东侃侃独谈,谈了足有两个小时之久,内容丰富而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文学、宗教、教育、军事、政治、“四清”运动和阶级斗争诸多方面,是一篇听起来似乎散漫,实际上却浑成一体、生动活泼的哲学谈话。在这次谈话中,他对1963年秋天《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复刊第一期上从俄文转译的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的文章《基本粒子的新概念》表示极为赞赏,还深刻发挥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1965年《红旗》杂志从日文重新译出这篇文章,根据毛泽东同志几次提到坂田文章的谈话精神写了个很长的编者按语,并且就此发表了一组文章,在学术界开展了一场讨论。 我和王志强同志合作,用对谈形式写了一本书,叫《科学的力量》。书的第二部分是谈我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经历,其中包括听毛泽东谈哲学的详细回忆。《北京党史》编者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要求在刊物上发表这段回忆。遂略作删节,稍增议论,因以付之。  相似文献   

15.
正编辑同志:我爱人是一名基层单位的领导。前不久,他单位的一名职工因在工作期间用办公电脑观看综艺节目,被暗访的县纪委工作人员发现,受到行政警告处分。我爱人因负有领导责任,被组织上诫勉谈话。请问编辑同志,党员干部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会被诫勉谈话?诫勉谈话属于组织处理吗?会不会影响表彰、提拔?读者洪春萍  相似文献   

16.
近年出版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一书中,有一篇《胡乔木谈皖南事变》。这是乔木同志在生前的谈话纪录,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皖南事变的国内外背景;精辟地论述了毛泽东领导全党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斗争艺术;深刻地总结了皖南事变的经验教训;不仅有很强的思想性,而且以历史见证者的身份,公正客观地剖析了这个事变的来龙去脉,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7.
王维国受命于林立果,准备在火车上向毛泽东下手。9月10日那天,毛泽东的专列抵达上海,汪东兴打电话通知许世友到上海,与王洪文、王维国一起,登上专列面见毛泽东。王维国接到电话,作了一番准备,在腰间别了两把手枪。上车后,不知许世友是有意还是无意,始终站在毛泽东身边,王维国无法靠近毛泽东。而且,车上警卫人员很多,王维国觉得他们那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像扫描似地在自己身上不停地扫来扫去,他手心捏出汗来,一颗心“咚咚咚”地狂跳不已。毛泽东只和他们谈了10分钟,汪东兴就请他们下车,毛泽东没有和任何人握手,王维国一直没有机会下手,只得离开了专列。他们的最后一个谋杀方案又告破产。 王洪文拨通了空四军的电话,笑着说:“是王政委吗?我是洪文啊,你最近身体可好?” 王维国说:“谢谢王副主任的关心,我的身体马  相似文献   

18.
江东兴同志撰写的《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书,最近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前后,一直写到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其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这对于党史研究有重要价值。汪东兴同志在撰写、出版此书的过程中,我参与做了审校工作,看了他记录的部分资料,并听了介绍的有关情况。现就汪东兴同志书中记述的毛泽东1971年南巡活动的主要内容综合整理如下。毛泽东主席1971年的南方巡视,是“文化大革命”中一次极为重要的政治行动,对于挫败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阴谋,对于“文化大革命”中后期毛泽东对某些政策…  相似文献   

19.
正关于叶剑英转述毛泽东一段话,在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六卷第649页中如是记载:(1976年)6月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处同华国锋、王洪文、张春桥、汪东兴等谈话。毛泽东说:我一生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打倒了蒋介石,把蒋介石赶到台湾,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一件是胜利地进行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与此同时,《毛泽东年谱  相似文献   

20.
陈贻林 《党史天地》2008,(11):54-56
2007年的一天上午,笔者随同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拜访了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毛泽东稿费的知情者汪东兴.对毛泽东稿费有1.3121亿人民币的说法,向他了解毛泽东的稿费究竟是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