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作为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主力军,青年务工农民的居住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首先提出了作为有效解决城市流动人口过渡性居住的两种主要模式:“集宿区”和“城中村”,结合苏州市青年务工农民居住状况的调查研究,对“集宿区”建设与“城中村”改造两者间关系的解读,探索出一种两者融合的混合社区模式,并从开发模式和管理策略上探讨了这种混合社区模式操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不仅事关流动人口的利益,而且影响到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甚至将深刻影响其迁居城市的社会稳定及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面对流动人口数量急速增长、流动时间长期化、流动方式家庭化的形势,借鉴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由原来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双轨制管理模式向社会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模式转变,由政府管理为主向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基层组织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随之而来的是居高不下的流动人口犯罪,流动人口犯罪成为危及城市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刻剖析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化进程中,了解城市的人口社会空间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人在社会中充当着生存角色、生活角色和生产角色,因而郑州市的人口社会空间特征呈现出就业结构分异、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居住空间结构复杂化的"三维"形态。对此,政府部门要通过市场手段和政策支持,调整各阶层的资源占有状况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城市化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人口流动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社会现象。在国家大力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得到重视,流动人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高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为了增强流动人口的安全感,该研究从厘清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从居住地安全感、工作安全感、社会交往安全感三个维度对流动人口的安全感进行深度剖析,并从居住地社区、劳动力市场、与当地居民日常交往三个方面提出流动人口安全感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6.
治安稳定与社会稳定、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与治安行政管理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在城市化过程中,外来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不仅已成为左右治安形势、危害治安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稳定。运用整体性观点分析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与治安稳定和社会稳定之间固有的内在联系,正确认识外来流动人口及其管理的规律,“突出一个重点,抓住三个关键,落实五项措施”,加强外来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有利于维护治安稳定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的核心问题.农民市民化是一个农民超越自身的传统性、获得现代性潜质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一种转变(非农化)和居住空间区域的转移(城市化),而且是农民角色群体向市民角色群体的整体转型的过程(市民化).  相似文献   

8.
“边缘社区”与城乡结合部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属性和管理体制的交叉性、空间的动态性和人员构成的复杂性等决定了城乡结合部"边缘社区"特性.由于它不仅在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创造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作用突出,而且体制性矛盾、利益冲突、观念碰撞和扰乱经济秩序、群体上访等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问题集中,各种违法犯罪问题突出,所以,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实现城乡结合部社会稳定发展.为此,应在城乡结合部"边缘社区"推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正确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以实现其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边缘社区的社会稳定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城市化与城市扩大化催生了新型城乡结合边缘社区。社会属性和管理体制的交叉性、不断演变的动态性和人员构成与居住形式的复杂性等构成了它的基本特征。搞好城乡结合边缘社区建设能够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创造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好城乡结合边缘社区的治安问题有利于城市的社会稳定。为了确保城乡结合边缘社区的稳定与发展,应在城乡结合边缘社区推行“城市社区管理本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结合边缘社区的各种社会矛盾:公安机关要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及对整个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犯罪空间特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由农民工引发的犯罪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农民工群体占流动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农民工犯罪常常要凭借一些有利于自身的条件,在犯罪空间上,农民工往往居住在城郊边缘区,犯罪地点较少固定,常常借助现代化的工具,犯罪目标有很大的随机性。掌握农民工犯罪空间特征有助于治理农民工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