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育是人类赖以延续后代的方式,对一个国家来说,生育不仅仅是每个家庭传宗接代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因此,生育保障应该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育保障制度应该纳人国家的立法体系。《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一部和妇女权益息息相关的法律,生育又是和女性息息相关的行为,将生育保障制度写入《妇女权益保障法》既保证了生育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也完善和丰富了《妇女权益保障法》。一、生育保障制度的概念界定生育保障制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育保障制度仅指生育保险制度,它是国家针对女性生育行为、生育特点,…  相似文献   

2.
马忆南 《中国妇运》2004,(3):37-39,32
■关于妇女权益保障机构■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中女代表的比例■关于妇女劳动权益的保障■关于农村妇女责任田、口粮田的保障■关于违反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法律责任■关于妇女权益受侵害时的救济途径■通过法律解释进一步扩充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妇女权益保护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对妇女权益的保护固然是全方位的,但法律保护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建国以后,经过各部门长期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的一系列维护妇女权益,推进男女平等的法律体系。特别是1992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益、劳动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益等方面对妇女权益保障做出了规定,在维护妇女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妇女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课题,■求索■■我国性骚扰问题的现状■性…  相似文献   

4.
胡茜 《人大论坛》2009,(5):12-13
现阶段,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支撑的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它全面规定了我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权利,妇女权益得到了全方位的保障。但在现实中,妇女权益保护工作仍面临许多问题:妇女土地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婚姻家庭权益、人身权利等受侵害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关注社情民意,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关注我省妇女权益受侵害问题,努力营造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女法)是我国第一部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法律,它标志着我国妇女权益保障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十年来,为贯彻实施妇女法,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人大监督执法,政府认真执法,政协积极呼吁,各部门通力合作,逐步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工作业务体系和组织机构体系,制定并实施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使妇女发展与维权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6.
8月28日,以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党委书记陈建国为组长的调研组一行抵黔,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执法情况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7.
立足现实重在保障——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总体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颁行至今已有十一年了。这部法律以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为指导,以我国宪法的有关规定为依据,系统、全面地确立了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其规模之恢宏,体系结构之完整,在世界妇女立法史上是空前的。这部法律的贯彻实施,对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前期工作,为什么要修改﹖答案十分明确。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妇女权益保障领域里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原来的规定,有的已…  相似文献   

8.
阿计 《公民导刊》2006,(2):23-25
2005年8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并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修法行动,全面提升了妇女权益保护水平,被舆论普遍视为保障人权、保护女性弱势群体的标志性举措。  相似文献   

9.
离婚妇女贫困化的制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中国离婚率的提高,离婚女性人群也逐步扩大。许多妇女离婚后生活陷入困境,使离婚女性贫困化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虽然造成离婚妇女贫困化的原因是多元的,但现行《婚姻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在保护女性权益的制度设计上存在着诸多不足,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远未完善,这些都加剧了离婚妇女的贫困状况。只有修正现行法律保护离婚女性权益上的制度缺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缓和消除离婚女性的贫困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政报》2009,(6):28-3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1.
党日红  李明舜 《求索》2007,(3):98-100
新修改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它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全面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从法律的视角来看,它是一部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法;从人权的视角来看,它是一部保障妇女人权的法律;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它是一部调整男女两性社会关系,体现先进性别文化的法律;全面认识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男女两性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妇运》2002,(10):10-11
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将下岗失业妇女的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作为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下岗失业妇女的技能素质,为下岗失业妇女的求职就业创造条件。三年中,共培训各类下岗失业妇女15.9万人,其中有12万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实现了再就业,培训就业率达到76%。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女法)是我国第一部以妇女为主体,全面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它是我国人权保护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妇女法确定的男女平等、保护妇女特殊权益、禁止歧视等原则是正确的,有关妇女各项主要权益的规定比较完整,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02,(7):33-35
为了真实掌握城市妇女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情况,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重庆市妇联于2002年4月,就下岗女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城市妇女的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调查。接受调查的有市民政局、就业局的有关部门和部分区、街、居委会的相关工作人员,享受低保、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的女性。调查采取座谈、走访、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享受低保、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的女性。  相似文献   

16.
余滢 《人民论坛》2012,(17):94-95
在长达数千年的父系氏族社会中,凉山彝族自治州习惯法的大量规定都是为保障男性的社会统治地位而设,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男尊女卑的观念,这使得彝族妇女的社会地位较低下。积极协调彝族习惯法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冲突,保护彝族妇女的权益,对于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石洁 《人大论坛》2007,(3):9-10
2005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贵州省将如何对《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作适时修改,此次修改对于妇女权益保障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为此采访了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3,(5):20-2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就业方式的变化,妇女就业与竞争压力加大,劳动权益受损情况时有发生。武汉市江汉区劳动局充分发挥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力市场管理等职能作用,切实维护妇女的劳动权益。希望他们为妇女的生存与发展创建良好条件的做法能对各地维权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袁锦秀 《求索》2007,(7):108-109
美国、英国在妇女权益保护立法方面具有先进性。美国历经了两次声势浩大的妇女运动,男女平等、反对歧视、加强对妇女保护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国尽管在《宪法》中规定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但仍多有不足,所以,在完善我国的妇女权益保护立法时,可注意其他国家的法律改革,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主要包括加强立法,完善程序、强化反歧视和实现宪法司法化。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提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妇运》2005,(11):16-20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05年12月1日起实施。这是中国妇女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它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和男女两性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也是妇联组织依法履行职能的有力保障。为了向全社会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的原则和重点内容,倡导和弘扬尊重妇女、保护妇女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妇女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现拟定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提纲。一、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的必要性妇女权益保障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