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个系统论述正义的哲学家,他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总结概括,在其对话体著作《理想国》中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城邦,并通过对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的论述,阐明自己的正义观。柏拉图在人类思想史上较早地提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方案,特别是"哲学王"治国的道德治理思想。因此,柏拉图的正义观必然对我国当前开展的道德治理活动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孔子和柏拉图是在公元前六世纪人类"轴心时代"分别出现于东西方的两大文化巨匠,为后来的东西方文明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们的思想有许多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就理想国家模型而言,其异同主要表现在国家的构成要素及理想蓝图、统治者的标准、法律的作用范围、等级观念、构想的现实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的正义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从批判可经验的具体正义着手,引出了国家的正义概念.他提出正义就是国家中每一阶层人尽其材、各司其职、不相僭越.柏拉图的正义观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许多的误解和批评.在理解柏拉图的正义观时,我们应把它放到古希腊历史情境的深处去思考,放到哲学情境中去思考,以免忽视了经典理论中蕴含的普遍性成分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一生酷爱哲学又热爱祖国,他力图使哲学与政治结合起来,他的最高理想就是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他心目中的哲学与政治是怎样的,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对我国当前政治文明建设有何借鉴意义?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其政治哲学思想加以初步地探讨。一、寻求正义,为现实政治指明方向。正义的理念是贯穿柏拉图《理想国》全书的主题,因为在他看来理想的国家必须是合乎正义的,所以对理想国家的探讨与对正义的寻求是不可分割的。那么什么是正义呢?从《理想国》中苏格拉底和色拉叙马霍斯等智者关于正义的讨论中,我们惊异地发现柏拉图的正…  相似文献   

5.
孔子和柏拉图是在公元前六世纪人类“轴心时代”分别出现于东西方的两大文化巨匠,为后来的东西方文明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们的思想有许多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就理想国家模型而言,其异同主要表现在国家的构成要素及理想蓝图、统治者的标准、法律的作用范围、等级观念、构想的现实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文章依循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即社会分工理论、哲学王治国思想、共产制度、完备的教育制度、法制理论等丰富的内涵,回溯了柏拉图对正义城邦的探究,及其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理想国建立在人性论的哲学基础上,强调德政统一,突出道德的政治作用,主张贤人政治,因其理论的完备性与深度,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浅议柏拉图的“理想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理想国》中讨论的几种正义观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柏拉图的正义城邦的内涵,以及正义城邦实现的必要条件即哲学家治国的主张。本文认为,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设想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和社会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亦有不足。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的著名论著<理想国>前5章中关于妇女问题的论述,已基本具有男女平等的思想萌芽.他认为,男女应受同等教育;男女可担任同样的职务;男女在食、宿、行、子女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男女均不可拥有私有财产;爱情与婚姻上反对放纵、淫乱.即使在今天,他的这些观点和看法,也是符合科学根据和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柏拉图毕竟是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妇女观还有严重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老子》五千言包含大量政治思想,历来受到人们重视。随着地下有关文献的出土,《老子》研究进入新的高潮,在此作者希望通过对近年来学者关于《老子》政治思想的研究进行梳理,得出对老子政治思想特别是有关老子政治理想的新的认识,即"道莅德归"的政治理想,并总结了老子政治理想的主要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10.
《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的代表作。在这一著作中,柏拉图广泛涉及并讨论了包括哲学、道德、民主、国家、教育等在内的许多问题。在第二、四、五、七卷中柏拉图对教育做了比较深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法思想家,对整个西方法哲学具有重要影响.他师承柏拉图,并在柏拉图理念论的基础上树立了现实主义法哲学.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对整个西方哲学、伦理学、法学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理论,在今天全球化浪潮下亦呈现了其国际化的魅力.梳理与探究其思想形成的因缘,可以为构建中国法治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作为古希腊历史上两位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均对古希腊的政体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体观。两者在政体的分类、政体治理的模式及混合政体的具体实施上都有不同的见解。相比而言,柏拉图比较理想,而亚里士多德则更为务实。两者的政体观奠定了后世政治思想的基础,且均对后世的政治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法律至上是法律发展史上一个比较古老的问题,但在现实中的认识并不统一.坚持法律至上,与区别"法治"与"人治",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理念论是柏拉图思想的阿基米德点,是支撑起柏拉图庞大哲学体系的理论框架,而“善”的理念则是柏拉图追求的终极目的。柏拉图在其“善”的理念的阐释中,揭示了“善”的理念的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不同内涵。只有全面理解柏拉图“善”的理念的三重内涵,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把握其“善”的理念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培养其职业理想的具体措施.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中.  相似文献   

16.
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人治、法治和仁治是三个重要而又有区别的概念。虽然在形式上,它们都属于思想核心的"仁"在政治实践领域的外化,但是在逻辑上,三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人治与法治之间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将人治寓于法治之中;另一方面,人治、法治都只是实现大同社会的仁治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因此,仁治是法治和人治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7.
翻开柏拉图的诸多著作,我们发现在其浩瀚如海的系列著作中,关于灵魂的理论占了非常大的篇幅,其中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国家篇》)、《斐多篇》、《斐德罗篇》、《蒂迈欧篇》、《泰阿泰德篇》、《法律篇》、《美诺篇》等。灵魂说是柏拉图的本体论、知识论乃至社会政治伦理说的重要论证依据。灵魂存在于整个世界中,要完整的把握这个问题,必须要按照柏拉图认为的完  相似文献   

18.
与同时代的思想家不同,章太炎的"群独"思想蕴含着对现代性的反思与超越.在群独理论的建构中,他以互释的方式阐释"群"与"独"的概念,辩证地指出"大独必群,群必以独成".在此,他解构了传统群独对立的二元模式,建构了群独融通合一的大独观与大群观.章太炎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原则,但在"不齐而齐"的本体原则与"各是其是"的秩序理想的阐释下,价值原则最终导向了群体,体现出其"群独"思想中个体与群体同向性的理论旨归.在全球化视域下,在共生原则的支配下,章太炎的"群独"理论可为当今时代思考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波普尔(Popper)在他的政治哲学代表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TheOpenSocietyandItsEnemies)中着重对三个哲学家(柏拉图、黑格尔和马克思)进行了批判,因此,这就很容易给我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即波普尔是“对柏拉图和黑格尔持反对态度的”。不可否认,波普尔确实在此书中对柏拉图(Plato)作了批判,然而其出发点仅仅是为了寻找极权主义(他归结为历史决定论)的理论根源。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波普尔是对柏拉图理论的彻底反动(counteract),因为波普尔在他的科学哲学领域内提出的“第三世界”(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  相似文献   

20.
一、法治的学理沿革。所谓法治,是指由统治者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来治理国政,管理社会。法治与人治是古往今来的法学家不可回避的问题,并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得到深化。远在希腊不少思想家都开始强调守法的重要性,柏拉图在其晚年的法学专著《法律篇》中改变人治的主张,重点强调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强调官吏必须服从法律,认为统治者应是不受个人感情影响的法律,而且法律要其权威至高无上,开创了西方法治理论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