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使反腐倡廉工作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把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腐败现象遏制在最低限度之内,并尽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反腐倡廉的制约机制,就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反腐倡廉工作关键在于建立起强有力的制约机制。腐败现象是伴随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换手段和形式的一种社会现象。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2.
政府对中介组织管理的运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对中介组织管理的运行机制探讨彭惠青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新的生长因素——新兴的中介组织蓬勃发展。原有的准中介组织也在按照市场机制的要...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功利性特点胡泽勇在社会转型时期,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过渡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突出地表现为各种具体的经济利益矛盾。不仅如此,这种经济利益矛盾还表现出转型时期社会所特有的强烈的功利性特点。一所谓人民内部...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0,(8):95-95
宾建成、吴俊、李宾在《湖湘论坛》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次贷风波蔓延至实体经济后,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形势严峻,因此,国际社会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对大萧条时期与次贷危机时期贸易保护得以兴起的内、外部因素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与大萧条时期兴起的大规模贸易保护主义相比,由于处理危机可选工具不同、国际体制不同和国际协调组织不同,这次次贷危机推动大规模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5.
一、下岗问题的凸现是国民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   下岗问题粗看起来是由企业破产倒闭、兼并联合、减员增效和职工自谋职业等原因造成的,但究其深层原因,下岗现象有着历史和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的背景。我国经济正处在战略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由工业相对超前发展阶段向现代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就业体制由国家主导型就业体制向市场主导型就业体制转变,四大战略转变的综合作用使国有企业职工大批下岗成为不以我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  相似文献   

6.
经济转轨时期劳动力产权的确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教授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经济改革的特点是从冲破旧体制转到建立新体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大批国有企业已经...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整个社会问题总量增加,民族关系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将各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因此,民族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平等团结、互帮互助、友好交往、和睦相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民族关系问题,其主要表现是:1.因经济利益引起的纠纷增多。国家转人以经济建设为…  相似文献   

8.
转变政府经济职能与廉政建设的关系傅小随廉政建设是体制转轨时期特别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从当初作为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负面问题的措施提出,到今天作为重要国策提出,表明其含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表明问题及其性质更加严重。政府经济职能问题同廉政...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农村发展面临新的形势。这种新形势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完善、创新时期。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前一段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后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体制一定要保持稳定。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需要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多形式的合作化,发展各种中介服务组织,使农村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不断适应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农产品的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需求则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卖难、价跌,农业发…  相似文献   

10.
丁兆芳  章素珍 《前沿》2007,(5):16-17
面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所出现的一系列伦理精神方面的失范现象,本文通过对转轨时期的经济现状和个体道德发展两个方面的一点思考,来寻求建设我国市场经济伦理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葛守昆 《群众》2012,(10):79-80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如何在中央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江苏实际,选择具有江苏特点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为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扫清体制障碍,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体制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钱胜爱目前,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期。在这一时期,传统的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系已经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中,市场功能不完善。不完全的计划与不完全的市场,决定了地方政府在转轨期要承...  相似文献   

13.
经济转轨中的东欧社会保障体制王歧山东欧剧变后,旧的社会保障体制已被冲垮,近两年来,各国在重建新的社会保障体制中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仍面临着重重困难。一、转轨中各国在社会保障领域中遇到的难题东欧经济转轨已经六年,多数国家的经济正在复苏,虽然剧变初期出现的...  相似文献   

1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本刊评论员当前,我国正处在由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市场经济,是否仍需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有人以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依法办事就行了;也有...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重要任务。我国十二亿多人口,80%在农村,新形势下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如何改进和加强?更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紧追而重大的课题。本期特刊发王永清同志文章,以期帮助广大读者对这一问题有所认识,有所思考。一、正确议仅局形势下来村出现的付诸点我国农村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期,原来与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关系将进一步增变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的农村社会关系。然而,体制变化引起的社会关系的变化是渐进的,在一定时期内,分别与两种体制相…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五大又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路,使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面临最大、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这个环境;适者生存...  相似文献   

17.
通货膨胀是改革与发展的大敌。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抑制通货膨胀始终是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当前要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不能就事论事,必须正确认识转轨时期通货膨胀的新特点,进一步突破对通货膨胀的理论误区。一、认识转轨时期通货膨胀的新特点目前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与西方国家比较,有共性之处,即同样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因货币超经济发行引发的物价上涨。但是,导致我国货币过量发行的主要是体制,如用成本推进型、需求拉动型、结构型通货膨胀,都不足以反映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实质与新特点。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明确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新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地区体制转轨问题,引导民族地区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显得特别重要。目前,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发展问题,民族工作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是基础、是各少数民族能否得到发展、繁荣的根本性问题。所以,弄清民族地区体制转轨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对策,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9.
加快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步伐白祯祥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是“双轨制”并行,残缺不全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共同在经济生活中起作用。要彻底完成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的过渡,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和基本的...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再就业问题的成因1必然性因素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下岗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就业体制和就业政策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也是长期以来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以及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