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长征》2012,(2):35-35
“为了谁”,“依靠谁”是文化繁荣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重大原则问题,体现着一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价值,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就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文化,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体来说,一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多的利益;二坚定不移地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凝聚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三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的内涵是丰富的,它既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大愿景,也包含着“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的个体期待。它既具有时代特征,也富有生活气息;既是国家和民族的努力目标,也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中国梦,凝聚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包含着每个国人的梦,依靠着每个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去实现它。归根结底.中国梦是人民的梦。  相似文献   

4.
为群众服务     
杜耀峰 《学习导报》2011,(15):24-24
“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这不仅是一句自我省思的哲学追问,更是一个先进政党必须时刻回答的重要命题。 细心的人发现。在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多达136次。“紧紧依靠人民”、“拜人民为师”、“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如此充满感情的论述,既是对辉煌成就的科学总结,也提供着开启未来的“钥匙”。  相似文献   

5.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不同于西方资本逻辑下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至上为价值旨归,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叙事主题,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人民政协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契合、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立场和实践发展相契合,集诸多优势于一体,在国家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承载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使命。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中,人民政协的政治参与实践充分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并依靠自身独特的制度优势、舞台优势和平台优势,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和专门协商机构平台。在新征程上,需要继续发挥人民政协的独特价值,以协商式话语为引领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以人民政协为重要渠道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发展,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特征的协商包容型人民政协将为世界制度文明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孕育了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大地上,开创了前无古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90年的光辉历程证明,我们党是一个勇于担当历史重任、始终坚持不懈奋斗的党。90年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13,(14):1-1
今天是党的生日。站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回望中国共产党92载风云岁月,迎着中国梦的瑰丽前景,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人民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根本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担当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8.
《北京支部生活》2007,(11):45-4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也不追求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党处于执政地位条件下,党掌握着国家政权,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前途、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党的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一生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不管是身处下层还是身居高位。他都一如既往地关注劳动人民的疾苦,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从少年时冒雨为毛四阿婆收谷,到老年时渴望听到来自民间的真实声音。三年困难时期为人民受苦挨饿落泪,带头节衣缩食,与人民同甘共苦。都是这种爱民亲民真情实感的流露。  相似文献   

10.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能够也必须依靠自己解放自己 ,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本文所探讨的邓小平新时期的人民观 ,是指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关于如何看待人民、怎样支持和领导人民的一些观点。邓小平新时期的人民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反对个人崇拜的人民英雄观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虽不否认杰出的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但却认为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 ,任何个人的作用都是以一定的社会条件为转移的。同过去剥…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21):20-21
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地位表明,人民群众的需要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是否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标准,人民群众的参与是理论创新的根本依靠力量。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人民监督体系是对国家政治权力进行监督的必然趋势。目前 ,建立人民监督体系必须做到 :依靠法制实现人民对政府的监督 ,积极建立人民监督机制 ,改革和完善人大监督制度 ,在思想上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3.
林学启 《世纪桥》2008,(2):12-12,20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党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着力点。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有这样一些要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前提;要坚持社会的公平正义,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要依靠民主的方法,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力争把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前,古城九江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事件。中国人民依靠国共合作的力量,收回了为期66年之久的英租界,收回了国家主权,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洗雪了殖民主义者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屈辱,为近代反帝斗争谱写了光辉篇章。这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外交斗争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15.
孟兰英 《党课》2011,(17):119-121
从毛泽东题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时起,屹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就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占据了神圣而崇高的位置。当无数热切的目光注视着人民英雄纪念碑时,除了镌刻在上面的八个大字依然熠熠闪光之外,碑座上那8幅铭记着中国人民革命历史的浮雕,也为我们定格下了历史长河中一个个璀璨的瞬间。  相似文献   

16.
关于以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何种路径才能又好又快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要求,以及党内民主所具有的能够积极推进人民民主的条件和优势,都充分说明了“以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是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人民至上”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承继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的解放使命,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经验,承接着新时代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责任,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18.
刘宗洪 《党建》2012,(9):62-62
作为领导干部,掌握手中的权力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不是为了谋取私利,而是要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群众的愿望不能依靠领导干部的主观感受,而要通过一定的制度机制把人民的愿望输入到党的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是一场空前广泛的人民战争。从1947年起,中共中央决定以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中原战场,先后建立以邓小平为书记的中原局和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扩大的中原局,领导中原人民解放战争.邓小平和刘伯承等充分发动中原人民群众、相信中原人民群众、依靠中原人民群众,逐鹿中原、解放中原,为中原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是党全部工作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的强大力量和活力源泉。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及时了解当前社会情绪的现况,准确掌握当前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对于做好新形势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