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颐武 《新民周刊》2012,(30):90-90
当美国人在争议国家队的奥运会队服是中国制造是否有失大体的时候,其实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工业化成果对于全球进程的深刻影响,而中国未来的发展更是取决于这一工业化进程的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推动亚太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亚太互联经济已成为全球性议题。文章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分析认为,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已经成为亚太价值链和国际秩序重构的"朱格诺",一些曾经贫困的东南亚国家正开启新一轮的工业化,并引致亚太互联经济格局的演变。与此同时,当前逆全球化浪潮已经通过国际秩序重构影响了亚太互联经济的发展;亚太国家政治经济博弈、区域一体化碎片化的整合也加剧了亚太区域经济构架变动;美国亚太战略转变和"新重商主义"给亚太互联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并形成了阻力。文章还利用投入产出方法模拟了中美贸易冲突的严重后果。中国的崛起为亚太互联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韩民青 《当代亚太》2005,(12):23-29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思想界先后提出了"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数字化生存"、"知识时代"等社会发展新理念,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先声.同时,美国在以新科技革命带动新产业革命上,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美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激烈冲突之中.  相似文献   

4.
日本新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日本陷入工业危机后,提出了"知识价值社会"、"循环型社会"、"环境立国"、"生物产业立国"、"纳米科技立国"等社会发展新理念,其本质是启动新工业化.但是,日本的新工业化发展至今仍缺乏清晰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珠海看铸剑     
人民军队从诞生那天起,大部分时间都靠以弱胜强,抗美援朝美西方工业化武力的滥用,坚定了人民军队不断打造更强护国利剑的决心。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加快,护国利剑日益耀眼,2022年第十四届珠海航展,是利剑闪耀的时刻。从1996年第一届到今年第十四届珠海航展,现场感受到的最大变化,便是国产利剑的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6.
现代经济的发展,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工业化为主要特征,受工业化高速增长过程强烈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及地区的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伴随工业化任务的基本完成,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发达国家,其经济增长缓慢,面对结构变迁和制度变迁的新课题。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主要是工业化成长阶段的产物,在工业化高速增长时期,资源(主要是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短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为了适应高速增长的需要,企业制度和组织的建立倾向于选择最有利于聚集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方式。正因为企业制度的形成适应经济高速增长的产物,当经济发展由工业化成长阶段走向成熟阶段甚至后工业化阶段时,以有效积累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实现高速发展为目标的企业制度,就需要进行适应性变迁。  相似文献   

7.
印度的发展轨迹与经验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的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从总体上讲,印度的未来发展是充满希望的.印度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模式和经验,对于印度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必须从应对工业危机和积极开拓新工业化的视角去分析和把握,才能真正审视到其精髓.认真研究和借鉴印度的发展经验,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文静  彭祎飞 《美国研究》2020,34(2):104-128
位于“铁锈带”地区的美国印第安纳州中镇在20世纪下半叶经历了其他美国“铁锈带”城市的相似遭遇。2009年博格华纳中镇工厂关闭,成为中镇去工业化的最后一个重要事件,其关闭原因主要来自地方工会和全球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在去工业化给个人与社区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中镇各方曾经尝试各种新产业,部分中镇精英在新形势下积极寻求再工业化。它的再工业化基本由私人部门主导,政府配合,采取多元、整体的经济发展策略,大学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帅 《东南亚研究》2021,(3):114-135
201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的现象便引起各方关注,这与此轮中国制造业转移的大规模和高质量带来的深远影响有关.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本是受东南亚与中国经济关系、全球工业化扩散等中长期因素影响的正常经济现象,但中美贸易争端和新冠疫情暴发等多种外部因素叠加,可能会加速制造业外移,使中国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局面.而中国经济以及制造业在应对疫情中的良好表现,又使对局势的判断和应对进一步复杂化,为中国进行内外调整,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制造业有序转移,强化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关系创造了"窗口期".  相似文献   

10.
张迎红 《德国研究》2019,34(4):4-20
近年来,为了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会和挑战,美德英三国纷纷公布了其工业战略,以便维护和重新获得在世界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本文主要通过对美德英三国工业战略的主要问题、总体目标和实施措施进行比较,分析美德英三国工业战略的异同点以及趋势性特征,并对当前发达国家工业战略的主要理论来源——新李斯特主义经济学派进行评析,认为当前发达国家主流经济理论有从新自由主义向新李斯特主义转向的趋势。美德英三国工业战略将对中国的赶超战略、工业化进程和新型大国关系形成压力。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从广东与泰国经贸关系的基础出发,重点分析粤泰经贸的现状和前景,并介绍了在泰国政治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双重条件下粤泰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When IIPS Senior Research Fellow Hisahiro Kanayama embarked on this project, he found that information on Vietnam and Myanmar was often biased or insufficien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 month‐long factfinding trip to Southeast Asia, where he interviewed analysts in governme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diplomatic circles. Kanayama notes that Vietnam and Myanmar may become—as part of an enlarged ASEAN—a force ranking fourth in regional political clout after the US, Japan and China. Neither excessive expectations nor indifference to neighbors is an appropriate response from Japan, he states. 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prior to Myanmar's release of Aung San Suu Kyi. The article has since been updated.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This article explores two models of non-state education provision in Myanmar (Burma), in order to draw conclusions regarding templates for ethnic education regimes in this fast-changing country. Ethnic Armed Groups in Myanmar have developed education systems in the context of long-running armed conflicts. This paper examines two such regimes. Karen communities struggle with few resources to educate their children. Despite great difficulties, the Karen National Union has developed a curriculum based upon one Karen dialect, which is employed in about 1,000 schools. Graduates of this education regime are mostly unable to speak fluent Burmese, or to integrate with the Myanmar tertiary education system; they are orientated towards a Karen national identity, rather than Myanmar citizenship. However, with the beginnings of a substantial peace process, Karen educators will need to re-think their implicitly separatist agenda.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is offered by the Mon ethnic minority. The New Mon State Party has had a fragile ceasefire since 1995. Some 270 Mon National Schools provide Mon language instruction at elementary levels, shifting to Burmese at middle school. As the Mon Schools follow the government curriculum, with extra classes in Mon language and history-culture, graduates are able to matriculate and enter the nationwide tertiary education system. We argue that the Mon experience can be a useful model for education reform in a transitional Myanmar, as political and civil society leaders negotiate a more decentralised state.  相似文献   

19.
20.
广东“东盟战略”及其与新马的经贸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中占有1/3左右的份额,而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还较少,所以有必要从广东"东盟战略"的角度研究其与东盟的两大贸易合作伙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经贸合作.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年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解读和践行广东的"东盟战略".接着重点分析了广东与新马经贸合作的表现与原因,探讨这种合作对广东与新马合作的意义.最后,在结论部分提出若干促进广东"东盟战略"和推进其与新马经贸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