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红娘”与好校长──记我党党员、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吴祖光“功崇唯志,业广唯勤”,这两句话用在孙毓敏身上十分恰当。论个人条件、论命运机缘,她都没什么可炫耀的。她落得一身残疾,可是这个残疾人却推翻了医生的宣判,没有困残而废,反而奇迹般地从病床上站起来...  相似文献   

2.
于靖园 《小康》2023,(13):72-73
<正>一生经历不少坎坷的孙毓敏始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她生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道:“我已经活了两辈子,希望活出双倍的价值。”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孙毓敏3月28日不幸离世,享年83岁。3月29日至31日,北戏在校内的少儿戏剧场四层设置了灵堂,以接待社会各界人士的吊唁。现场气氛肃穆,墙上孙毓敏的遗照嘴角带笑,慈爱温柔,“毓秀钟灵承前启后,敏慧好学一精多能”的挽联分挂两侧。  相似文献   

3.
独树一帜艺压群芳──记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树芳潇雨一年两度宝岛行1993年4月,王树芳与“京剧名家之后”组团赴台演出。她非梨园世家,在主演中又极年轻。在台湾是举目无亲,行前心中颇有些忐忑。然而她的老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曾复先生对他说...  相似文献   

4.
去年八月,在湖广会馆大戏楼“情系灾区奉献爱心”京、津地区京剧名家赈灾义演现场,我见到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女士,得知她刚从美国讲学回来,便想约个时间去采访她。那一段时间她忙于赈灾演出,后来她又因病住院,所以采访日期一拖再拖,直到今年春节前我去看望她时,才确定了采访时间。正月初十,我再次叩开梅宅的大门,一进院子便听到“昔日有个三大贤,刘关张聚义在桃园……”待她调完了这段《珠帘寨》,我们便聊了起来。让西方人了解京剧这次赴美讲学活动是应美国华美协进会邀请而组织的,目的是让西方人了解他们称之为东方歌剧…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8,(7):89-90
50多岁的辜怀群,个头不高,一头短发,略带“京味儿”的普通话,给人的印象颇有神采。采访中,说到兴奋处,她还会给记者手脚并用的比划一番。作为辜家后代的她自幼受到父亲辜振甫的影响而爱上京剧。采访中她坦言,上学时读的是英国文学,研究的是西洋戏剧,甚至一度想在退休后出演话剧,未曾想到会与京剧事业拉上关系,以至如今当上了京剧制作人。随台北新剧团在北京演出《孙膑与庞涓》的间隙,辜怀群接受本刊记者访问,娓娓道出一段辜氏祖孙三代与京剧的缘分。  相似文献   

6.
著名京剧艺术家、荀派传人,北京市戏曲学校校长孙统敏,以她不畏坎坷孜孜追求而获成功的精神广传佳语。她精湛的京剧表演艺术,严谨的治学风格更为人敬慕。1992年她曾去美国讲学、传艺,受到热烈欢迎,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为此,1996年12月28日在美国怫州华商总会主持下,为她隆重颁发了“五洲最佳艺人终生成就奖”。受奖后孙校长又在奥兰多、天相市、纽约、旧金山及洛杉肥等几个城市进行了讲学和京剧辅导活动,再次赢得好评。在她1996年12月20日至1997年1月27日访美期间,接受了3家电台、电视台采访并做了专题访谈节目。有10家报刊做了报导…  相似文献   

7.
<正>早年间梆子界的旦角演员,大都小旦、花旦、闺门旦、泼辣旦兼演,并不强调流派概念。天津河北梆子剧院新一代花旦演员刘红雁,跨界投拜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为师。此后,尝试将京剧荀派艺术糅化到自己的演出实践中,形体表演采用京剧苟派的韵律,而歌唱则承袭前辈名家的卫派梆子风格,首开梆子花旦别具特色的荀韵卫调先河。对于河北梆子剧种,  相似文献   

8.
郭隆 《北京观察》2014,(3):46-49
正作为一个社会人,就理应参与公益事业,多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京剧艺术200余年所蕴涵并传递给人们的审美和价值观。俊美的眼神闪动着灵秀,不经意间的手势也带出委婉。即使是在咖啡厅里聊天,一谈及京剧,姜亦珊自然流露的微小动作,都是一种美的浓缩和展现。而这背后,是她对国粹艺术一直以来的爱与执著。提及青年京剧演员姜亦珊,她俊美的扮相和细腻浓郁的张派(张君秋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9月,本来该升台湾戏曲学院大四的陈允雯,却选择了"降级",来到大陆,成为了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的一名大一新生,开启了自己的人生逐梦之旅。作为台湾唯一一所戏曲学校的尖子生,陈允雯本可以在毕业后进入台湾公立剧团工作,拥有一份月入三四万元新台币的稳定收入。但源于对中华传统文化——京剧的酷爱和追求让她放弃了这一切,她选择远离父母,来到北京,开始了追求成为一名合格的京剧青衣之路。  相似文献   

10.
京剧艺术家李慧芳刘淮她已年愈古稀,如今仍然活跃在京剧舞台上,闪耀着艺术青春的光辉。她嗓音甜美圆润又能高亢激越,她的扮相既雍容华贵又呈现苍凉冷峻;青衣、花衫、老生、小生、老旦无所不能,而且梅、程、尚、荀颇得神韵,谭、余、言派老生戏也惟妙惟肖,令人叹服。...  相似文献   

11.
逗点 《台声》2001,(11)
当最美丽的季节来到北京时,魏海敏和她的同仁带着改自莎翁名剧《麦克白》的京剧《欲望城国》也悄然而至。悄悄地来,却没能悄悄地走。此出充满新视听、新感觉的新编剧在北京的京剧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北京绚丽的京剧舞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演出间隙,我和魏海敏相约在北京饭店见面。在西楼大厅的一角,没有桌椅,没有茶水,伴着一场不大不小的秋雨,我们席地而坐,聊着她和她的京剧艺术。(以下记者为○,魏海敏为●。)○请问您这次来北京是做什么?●这次来,很骄傲地把台湾的艺术经验带到北京。1986年在台湾,几个年轻人成立…  相似文献   

12.
澳门的冬天虽然说不上寒冷,但也让人感到些凉意。可是由于“迎回归京剧演唱会”的举办,似乎澳门的气温骤然增高,京剧热,赤子心,回归情交织在一起,着实让澳门同胞激动,兴奋……1998年门月15日,由北京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农工党员李世英领衔的迎回归京剧演出团一行24人飞抵澳门,拉开了迎接澳门回归祖国,倒计时一年京剧演出活动的帷幕。这次演出活动是由北京市海外联谊会、澳门日报和澳门地产商会联合举办的。以往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京剧演出场次比较多,在那里所见过的最精致的演出节目单也不过是刊出剧情简介、剧中人和…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早被关注的人物。这是一篇早该书写的文章。2005年的初春,孙毓敏拖着一高一低的脚,和她倾注了14年生命热情的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载誉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法国,50名师生在33天里演了27场,千人剧场场场加座,场场谢幕5至6次以上,几万名观众慕名而来,除了法国本土观众,还有邻近的德国和奥地利的观众。剧场经理兼法方导演说:“这不是一轮单纯的演出,我们拿到了一把打开中国京剧艺术的金钥匙。”金钥匙就在舞台内外的立体教学里,在表演、解说、翻译甚至手把手的勾脸示范里。一晚上,不仅有11个传统折子戏的正式演出,还要进行课堂展示。…  相似文献   

14.
一位享誉菊坛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在北京友谊医院的病房里度过了她最后的日子 ,2000年5月23日11时20分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2000年6月2日 ,大家去八宝山向梅葆女士作最后的告别。她静卧在鲜花翠柏围成的灵床上 ,神态安详。去送她的人很多 ,有领导同志 ,有文艺界的知名人士 ,还有很多戏迷朋友和喜爱京剧艺术的观众。梅葆女士是在1999年7月28日参加完庆祝中日邦交50周年赴日演出节目审查演出后 ,由长安大戏院直接住进医院的 ,经检查癌症复发 ,而且已经扩散。此时距她第一次乳腺癌手术仅7个月。这一切梅葆女…  相似文献   

15.
贫困、不幸、痛苦、希望,催我走上了神圣的书坛。评弹艺术的独特魅力,迷住了一个一无所知、一无所有的苦孩子。雨雪风霜、甜酸苦辣,春夏秋冬、进退起伏,只有艺术是我的动力,是我的第二生命;只有听众是我的知己,是我的再生父母。书坛生涯四十年,我终于走过来了。……这是余红仙在1994年5月她的“书坛生涯40周年”特刊上的致词。词中,她还衷心感谢党的关怀和培养,衷心感谢父母、师长、听众、同仁。这首词是她对自己艺术道路的总结。一余红仙,祖籍杭州,生于上海。父母都是戏曲爱好者。幼小时候,她常随父母去观看京剧,还常…  相似文献   

16.
担任江苏省审计厅副厅长的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副主委薛蓓儿是一个十分繁忙的人,前不久,我们好不容易抓住她工作的间隙和她进行了一次交谈。在谈话的过程中,她讲得最多的还是她的工作。这不禁使我们记起2001年和她的一次见面。那时恰逢农工党市级组织换届,作为农工党副主委的薛厅长也要参加,但是,她当时正在下面检查业务工作,会议的当天才赶到苏州。那天一早,工作人员刚刚就位,她就到了。一到会场她赶紧向相关人员了解换届情况,听完介绍后,她才去自己的房间。那时的薛厅长留齐耳短发、穿一套藏蓝色西装,更显她的朴素、谦和。这…  相似文献   

17.
《广东民政》2011,(12):53-54
她们总是说,我不结婚,我要等他什么都有的时候再娶我。可是傻丫头,等他的有房有车有银子什么都有的时候,新娘可能就不是你了……有一个朋友,已经和她男友跑了、六年的马拉松了,两人青梅竹马,朋友们只等着他们结婚的喜讯。  相似文献   

18.
陈延武 《文明大观》2001,(10):16-17
京剧的魅力除了具有优美的唱腔、惊险的武打和严谨的台风外,更有一支神秘而绚丽的艺术分支,这就是京剧脸谱艺术。京剧脸谱是写在脸上的精妙,其中蕴含着无尽的奥妙,包容了博大精深的学问。  相似文献   

19.
小兰英轶闻     
小兰英,清末民初著名的京剧女演员之一。她的本名已经不祥,“小兰英”是她的艺名。信佛修行以后,法号为“兰了缘”,因不出家修行,又称“兰大居士”。小兰英生于1885年,由于家庭贫困,从小就挨饿受冻。这一年,天津的宁家班班主宁宝山路过小兰英的家,看到了这个贫寒却非常有灵气的小姑娘,便打心眼里喜欢,于是买下来做干女儿。宁老板夫妇无亲生儿女,人又很正直,所以对小兰英非常疼爱关心。小兰英从小就很聪明,虽不演戏,但她认真看,认真听,很快,许多戏她都会唱了。  相似文献   

20.
说起青年台胞黎印华的京剧爱好,在瓷都景德镇不仅家喻户晓,而且他的名字与京剧名票连在一起,早已名声远扬O今年36岁的黎印华,看上去普普通通,一点不像唱戏的。然而“人不可貌相”,他的确会唱戏,并且唱的是国剧——京剧。不知是血缘的关系(黎印华外祖父早年便是台湾的京剧票友),还是受京剧勉力的影响,黎印华上中学时就喜爱上了京剧艺术。相貌平平的黎印华,在舞台上却尽显风采:一身古装,扮相英俊滞洒、神采奕奕。他京剧唱得字正腔圆、韵味十足;再看他表演,那一招一式的功架、手势,那一个脚步、一个眼神、一个亮相,学得无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