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扒手在中巴车上偷走两位商人的钱包,扒手刚下车就有一个跟着下车的老者用尖刀对着他,要他交出钱包。扒手一个同伙掏出一支手枪对着老者的脑袋,要他放下尖刀。老者又有两个同伙用匕首顶着扒手同伙的腰部,要他放下手枪……这时,扒手与被盗的两位商人同时都掏出了手枪  相似文献   

2.
鹰扬 《检察风云》2004,(4):48-49
去年年底获悉杭州市西湖区警方破获一个"艾滋扒窃团伙"并抓获十几名患有艾滋病的扒手的消息后,记者即在第一时间驱车赴杭采访。经过近两个月的跟踪采访,我们欣喜地看到杭州警、检联手探索司法新课题,已迈出可贵的一步,其"探索"的意义已大大超过"刑案"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5年的便衣警察生涯,究竟抓了多少贼,逮了多少个扒手,他自己从未统计,别人也难以计算。总之,他的成绩,诚如他的名字一样,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近日,媒体披露的<记者拍区长低头照被辞>的新闻,读后让人深感震惊.   新闻的大意是:2008年1月,北京市通州区召开两会,<通州时讯>在发表邓乃平区长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配发了记者王力利拍摄的邓区长念报告的一幅照片.第二天下午,王力利就因那张照片被辞退.原因是那张照片"邓区长低着头","区领导很生气",指责"区长低着头,闭着眼,形象不佳."报社领导则认定王力利拍摄的"这张照片作为图片新闻,传达大会的精神是错误的,不振奋的.难道照片想告诉读者,通川区去年的工作没有做好,区长在低头认罪."这是一个"政治事故",指责王力利这次拍摄工作中不够敬业,没能拍到区长念报告时"抬头的瞬间".而王力利则说,他等了整整半个小时,一共拍了11张,都是区长低头,然后挑了6张发给编辑.……  相似文献   

5.
金秋十月,一个年仅26岁、原本很有发展前途的青年却因贪污公款400余万元,被判处了死刑。10月15日,他终于踏上了用贪婪为自己铺设的不归路,永远地离开了爱他的亲人和朋友们。人们为他痛心、为他惋惜。突然送上一份辞职报告他叫邓晨辉,是某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的保险员。1995年,他  相似文献   

6.
他,曾是一名优秀的武警战士;他,曾经拥有武警部队特警队“散打冠军”的殊荣。他,就是震惊京城持刀抢劫杀人50余起的劫匪杨铭。 2001年11月19日,记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太平公安分局看守所见到了这位年仅22岁,高大英俊,却憔悴不堪、懊悔不已、一脸沮丧,一个原本颇有志向也颇有前途的青年——杨铭。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法院刑二庭审判员岳忠孝、书记员姜亚东,今年五月十日外出办案归来,乘坐七路公共汽车返院。汽车正在行驶中,车前门处一位老大爷指认一名二十余岁的男青年扒窃了他的二十元钱。那个扒手非但不承认反而与三名同伙威胁辱骂老大爷,在场群众敢怒不敢言。这时,坐在后排座位上的姜亚东、岳忠孝同志挺身而出,帮助老大爷抓住扒手。此时,汽车到南地车站停住,扒手乘机挣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明儒学案》泰州学案前言邓豁渠传记与《南询录》《里中三异传》等内容,可以发现黄宗羲在编写《明儒学案》泰州学案前言邓豁渠传记部分时,对邓豁渠的事迹和思想做出了一定的删改与整理。包括摘取邓豁渠与其师赵大洲因思想分歧而不再相见的文献,却不选择《白苏斋类集》中邓豁渠与赵大洲是因与学术无关之事而交恶的说法等,同时黄宗羲也在参考邓豁渠的自传《南询录》的同时在文字上做出了许多带有用意的删改。黄宗羲特地将不受时人重视的邓豁渠放入泰州学案,为其做传、点评,他所塑造的一个"只主见性,不拘戒律""纵情"的邓豁渠形象,暗含了黄宗羲对于邓豁渠以及泰州学派的态度,即认为他们不是阳明的正统继承者,也因此他们在思想上的偏误不需要阳明学人来解释、负责。  相似文献   

9.
2005年2月23日,北京。地面上的积雪还未融化尽,可天气预报又播报元宵节将是“雪打灯笼”的盛世景象。下午的天空雾霭明显加浓,催生着瑞雪的及早到来。万商酒店216房间的门打开着,记者正等待一位贵宾的到来。很快便走进一位青年男子,他一落座,便向记者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来自酒乡两个“醉人”的精品故事。第一个故事:一张神秘的拼图2002年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四川省酒乡泸州市。市检察院反贪局的一位领导的办公桌上放着几封群众举报信,对于这样的举报信,处于工作需要和职业习惯,对他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他用剪刀剪开信封,映入眼帘的却是相…  相似文献   

10.
“这是我们今年控制的扒手中最‘点背’的了。”2009年12月2日,广西钦州市公交总队反扒探长穆安称,他们将一名在公交上扒窃的男子当场控制,可他却只偷到一排润喉片,这个网迷还不忘请求民警帮他“上网偷菜”。  相似文献   

11.
来到世上45个春秋,他没讲过一句话。然而,他却有过两次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会的非凡经历。先后有800多名。扒手”栽倒在他的手下——中国第一聋哑警察  相似文献   

12.
在安徽省六安市公安局,有一位聋哑民警,他不但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全国公安战线唯一的一位聋哑人警察,更是威震鄂豫皖的反扒高手,先后有800多名“扒手”栽倒在他的手下。并且有过两次到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会的非凡经历。他就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第一聋哑警察——徐则明  相似文献   

13.
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省的格拉纳达,有个叫埃米利奥·卡拉塔尤德的人,自1988年以来一直担任未成年人法庭的法官,他为自己确定的目标是给那些出入他办公地点的人提供第二次机会。当在法庭上与一个15岁的文盲扒手面对面时.他毫不犹豫地下了判决:“上学!”不要把此决定当成玩笑.5个月后,那个少年将接受法官的考试,内容包括听写、朗溃和运算。  相似文献   

14.
最近,关于记者屡遭殴打的消息不断.在哄闹者的围困中,在阻挡镜头的呵斥声中,遍体鳞伤的记者将一件件违法违纪的事实公诸于众.记者之所以不受欢迎,是因为他不是来说好话的,不是来歌功颂德的,他是来挑毛病的,是来曝光的.为了防止记者将本地的坏消息捅出去,各地出台了不少"内部规定",以限制记者的自由采访.有的部门甚至成立了专门班子来对付记者,想方设法防止"负面新闻".  相似文献   

15.
卫毅 《法律与生活》2014,(16):26-28
邓玉娇案距今已过去5年时间了。当年报道过此案的《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卫毅故地重访,了解到了案件案里案外人发生的改变,也了解到了一些当年他不曾了解的事情。小镇还是那个小镇,然而,"邓玉娇"这个名字却成为过去式,永远停留在了2009年的那场轩然大波里。  相似文献   

16.
《刑警与科技》2004,(10):86-87
无法看到商店扒手的偷窃行为,给商店员工带来了很大麻烦。但是闭路电视却是个好办法,用电子眼监视潜在的扒手。  相似文献   

17.
来到世上47个春秋,他没讲过一句话。然而,他却有过两次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会的非凡经历;先后有900多名“扒手”栽在他的手里;由他主演的中国第一部公益电影《无声的河》将于今年五一前夕与全国观众见面。 他生活在无声世界里,但他与活泼开朗的漂亮妻子19年来的甜蜜生活,让六安人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18.
"信"与"不信"     
看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记者日前专访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有一段对话,让人震撼.为了干扰查处,王怀忠曾经索贿两百万元,送给一个自称能帮他到北京疏通关系的骗子.记者问他,作为你这种阅历,怎么还会轻信这种人?他说:"头一次我信啊."记者又说,你分管政法,也是党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凭你自己判断,这个骗子答应的事情有可能吗?王怀忠仍然回答说:"我前两次相信,我还给他拿钱,不然我咋能给他钱."  相似文献   

19.
"我叫王世坤,1974年参加工作……"面对记者,一位身陷牢狱的白发老人不停地对记者诉说自己的"光辉往事".他就是2013年已"平安退休"的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副厅级干部王世坤.王世坤实在没想到的是,在家颐养天年的他还会被揪出来,而且被判了13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万元.  相似文献   

20.
陈静  朱琳 《公民与法治》2013,(22):38-38
“医院扒手”午睡时间趁机下手 一分钟扫荡一个房间一个月行窃20次 不到20岁就在北京靠偷盗营生,从2006年1月到2013年2月,因为盗窃被判过四次刑,这名李姓男子让检察官愣住了:不管被判多少次,只要一出来他就操起老本行,贼性不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