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与证据开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证据开示是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实质化所不可缺少的制度 ;检察官的当事人性与其证据开示责任并不矛盾 ;法治国家关于证据开示的争论已经得出利大于弊的结论。中国审判方式的改革应当注重对抗制审判的精神 ,而不能偏重其形式 ;建立专门的证据开示制度应当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清末以前,一直移植大陆法系的审判制度,但这次审判方式改革中.我国却开始了一个逆向的进程,以吸收英美法系对抗制的经验为目标和方向。不过,移植对抗制的主张并非通过人们对审问制和对抗制的理论基础、运行方式作了全面比较、研究之后得出的理性结论,而更多的原因在于对原有制度弊病的体认。原有的审判方式移植于大陆法系。因此自然认为其弊端来源于审问制,于是又很自然地推论英美法系的对抗制比大陆法系的审问制更优越.引进对抗制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一些人认为我国的审判方式改革力度太小,主张今后的改革应全面采…  相似文献   

3.
丁正红 《法学》2007,(7):135-142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在某些方面吸收和借鉴了英美法系国家先进做法,表现在刑事审判方式上,就是从以法官主导的审问制向由控辩双方主导的对抗制进行转变。对抗制的庭审方式更加有利于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对实现司法公正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对与对抗制庭审方式相配套的刑事证据展示制度没有作出明确系统的规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辛普森案审判看对抗制诉讼形式龙宗智美国网球明星辛普森被控杀妻案,1995年1月下旬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最高法院开始审判,直至同年9月13日陪审团作出判决,给这场轰动美国的谋杀案划上了句号。辛普森案的审判是采用美国正式的刑事审判方式,即对抗制──当事人...  相似文献   

5.
陈娅 《中国检察官》2005,3(4):56-58
证据开示(discovery或disclosure)是来源于英美法系的概念,它产生于英美对抗制刑事诉讼模式,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目前我国刑事诉讼的审判方式改革,部分吸收了对抗式庭审机制,即由法官主导的审问式向控辩双方主导的对抗式转变。因此,建立与对抗制配套的证据开示制度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一、我国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意义(一)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国家司法权力作出了一定限制,如警察机关采取搜查、扣押、逮捕、羁押等行为必须事先取得法官的司法授权和司法审查等,同时给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些特别…  相似文献   

6.
关于对抗制的几点法理学和法律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力 《法学研究》1995,(4):77-84
在司法程序上,中国自清末开始从欧洲引入了“讯问制”审判方式。新中国成立后,1989年第14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公开审判,提出了庭审方式改革的问题,改革集中在民事和经济案件的审判方式上。1991年4月颁布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第64条实际上规定了当事人举证责任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一些地方进行了“对抗制”的司法审判改革试点。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焦点时刻》栏目公开报道了大连市法院采用对抗制审判  相似文献   

7.
关于对抗制移植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所要移植的对抗制已经不是英美国家所独有的审判模式,而是一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或借鉴的有效方式。这为我们在中国移植对抗制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多的技术参考方案,只要对之进行符合国情的改造,扬其长处,补其短处,完全可以在中国移植成功。中国修订刑事诉讼法、改革庭审方式的立法与实践,无论其成功或失败之处,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借鉴和吸收对抗制的合理成份,改良中国的审判方式实际上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诸如“先走后审”、“判者不审”。‘”审者不判”、‘“上批下判”。‘’控审不分”、’‘辩护职能低弱…  相似文献   

8.
上帝怎样审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几名诉讼法研究生上课讲审判方式 ,我即兴出了一个题目 :上帝怎样审判?思考片刻 ,一位学生回答 ,上帝全知全能 ,不需要审判就可以确定案情和一个人的善恶。我说 ,基督教教义中 ,“末日审判”即“最后的审判”(lastjudgement)占有重要位置。“末日审判”就是上帝对每个人的审判。因此看来上帝的审判是需要的。既然审判 ,就必然采取某种方式。那么 ,它采取哪一种方式呢?是像大陆法系国家那样 ,作为法官的上帝依据其至高无上的权力主动进行查证和裁判?还是效仿英美法庭 ,采用对抗体制 ,由某一神祗担当检察官 ,被告(可以请…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抗制的导入,我国审判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相对英美法系国家成熟的证据立法和严密的证据规则,证据立法的幼稚和证据规则的粗糙、简单已是我国乃至大陆法系国家的一个通病。在实践操作上更令人尴尬的是.证人、鉴定人不出庭作证使得“对抗制”无法实现真正的法庭对抗,这种“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现象不禁令人想起朱苏力极力提倡的“法治本土资源论”。在各界都把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民事审判方式一路沿着去职权化方向行进,当事人主义、对抗制、被动中立等被众多法学者认为是民事诉讼模式、制度或原则的概念,逐步被民事诉讼法学理论所吸纳;能够避免先入为主的一步到庭审判方式,能够凸显司法中立的  相似文献   

11.
对抗制与调解制度,这两种曾经被认为相互排斥的纠纷解决机制,如今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融合.尤其在美国这一传统上推崇对抗制的国家,近几十年来以调解为主要形式的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替代性纠纷解决)发展得异常迅猛.我国却恰恰相反:上世纪90年代的民事审判改革中,引进西方当事人主义和对抗制理念,调解作为一种诉讼中的纠纷解决方式被理论界大加质疑和否定,在司法和非司法实践上也逐渐被冷落.不过,进入21世纪之后,调解的作用再次被理论界肯定和重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审判改革已经不可逆转地将对抗制的某些重要元素引入我国的司法制度中,同时,调解制度的作用也必须肯定,在此背景下,如何构建我国新的调解制度,使对抗制与调解相融合以促进纠纷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以公正审判为核心,以诉讼中的人权保障为主题对刑事审判方式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在审判程序上较多地吸收借鉴了英美等国控辩双方对证据核查的交叉询问规则,加强了庭审中控辩双方的对抗性,相对削弱了法官在庭审中的主导地位,使法官处于居中裁判的地位,以保障刑事审判能在民主、公正、高效的运行机制下进行。然而修正后的刑事庭审方式并非走向完全的对抗制,而有自己的特点,这集中体现在法官在庭审中的地位和权力上. 一、法官在庭审中的地位 在典型的英美对抗式诉讼程序中,法官充当着非常重要的法律裁判者的角色,他…  相似文献   

13.
普通法刑事诉讼对抗制审判方式的动作机制──兼评新刑诉法审判方式的几个操作性问题陈友清,张惠泉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改革之一就是对审判方式的完善。因此,便有人惊呼我国的刑事诉讼方式将向普通法...  相似文献   

14.
钱俊 《法制与社会》2014,(12):111-112
对抗制是指在普通法系国家中,争论双方于居中审判的法官或者陪审团前表明自己观点,并由其做出其认为符合事实公正的裁决的一种诉讼模式。这种制度在刑事审判中则表现为控辩双方的对立,只要当最有说服力的一方能让法官或者陪审团员们相信其对案件的论点即是真相时,正义就被认为得到了伸张。职权制则是指法庭积极参与案件事实的调查的一种诉讼模式,多被运用于民法法系国家的司法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事审判法律监督正当性再证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通荣 《河北法学》2011,29(10):193-197
受西方现代法治之"权力分立"、"司法独立"及"禁止双重追诉"等理念影响,有学者对我国现行刑事审判法律监督制度提出正当性质疑。持上述观点的学者认为,在对抗制庭审模式下,检察机关的控诉方地位与对刑事审判的法律监督者身份存在矛盾与冲突;检察机关监督法院审判工作破坏了司法的独立性与终局性;再审程序的启动不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如此观点既有其合理性,亦有可商榷之处。在探讨我国刑事审判法律监督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对质疑刑事审判法律监督正当性的观点作出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下旬在西安召开的中国、德国、美国三国刑事审判演示研讨会,以一个家庭暴力案件为对象,采用三国不同的审判方式进行了审理,由于是一种演示性审判,可能会带有某些表演性,然而,演示者均由从事司法实务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担当,并按照各自国家的刑事审判程序进行,这种审判又基本反映了三国审理刑事案件的不同方式和规则:美国的对抗式审判、德国的非对抗式审判,以及中国借鉴对抗制所形成的混合式审判。在中国进行这种比较性审判演示,我们的目的是从比较中获得启示,推动改革,完善审判制度,为此,笔者作为应邀参会并发表意…  相似文献   

17.
审判中立、控辩平等武装的对席审判是刑事诉讼庭审理想化的方式.但现代司法进程中,基于特别价值的考虑,需要在刑事诉讼中确立缺席审判制度,在被告人缺席情况下,对案件予以判决.与对席审判比较,被告人无法参与庭审造成缺席审判诉讼构造形变,可能会使辩方对抗控方权力的权利式微.因此,如何在肯定该制度设立具有必要性的前提下,能够改变这...  相似文献   

18.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我国的刑事审判方式由审问制转为对抗制,而庭审前的证据开示程序在对抗制的庭审方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不容忽视的价值。然而,我国现行刑事立法未能全面反映当代证据开示制度的基本要求,仅有的一些规定只能反映证据开示制度的某些特征。因此,重构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将是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英美对抗式刑事诉讼的发展经历了从古老的弹劾式诉讼到中世纪陪审团审判再到现代对抗制三个阶段.现代对抗制的基本特征是沉默的被告人、争斗的律师,进攻式的检察官、戏剧化的审判,消极的法官、权威的裁判.其形成的根由则是自由主义理念、理性主义哲学以及由此决定的当事人主义诉讼结构、陪审团审判制度和乐观理性主义的证据规则.对抗式诉讼中的一些特征导致其被人为地披上"司法竞技主义"的外衣,然而这件外衣并不能代表对抗制的真谛.我国刑事诉讼在移植对抗制的外衣方面已经小有所成,但是仍缺乏对抗制所需要的精神和骨架.继续移植对抗制的要点就在于形神兼具,而不是买椟还珠.  相似文献   

20.
刑事审判采取了对抗制的审判方式,增强了辩护律师在审判中的作用。但在刑事诉讼最为重要的侦查阶段,基本结构与模式都未发生根本改变,侦查程序仍属于行政性治罪程序而不具有诉讼形态。而国际社会刑事诉讼的趋势是侦查司法程序化或称法治化,科学构建侦查机关与辩护律师诉讼关系是刑事诉讼法治化和维护诉讼公正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