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心理学自我概念理论,肯定的评价有利于引导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并继而做出积极的行为。根据这一理论,在青少年罪犯改造中实行肯定性敢于价机制,能够提高改造的效果和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本文并就成青少年罪犯改造中实行肯定性评价机制的方案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4,(20):94-94
目前中国基层社会的制度化水平虽然较低,但权力资源的交易多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利益集团之间尚未形成大规模交易模式。即权力资源交易尚未达到寡头政治的水平。这就使得“小地方”的法治化进程尚有改进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理查德·塞缪尔斯教授的《日本大战略与东亚的未来》(以下简称《日本大战略》)一书从探讨日本传统战略观念及其互动人手,着重分析了冷战后日本大战略渐进调整的过程及战后反军国主义思潮对大战略选择的影响。塞缪尔斯避免简单套用国家或民族特性解释日本的大战略选择,而是基于对日本政治史、外交史的长期考察,力图建立某种有关日本大战略变迁的因果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归因分析,追问道德救赎的可能性。“法”的规定性告诉人们不可以做什么,“道德”的规范性和提升性告诉人们能够做什么,如果我们的道德教育仅仅停留在“文明行为”——道德的底线上,“道德救赎”尚不能开始,只有当个体的信仰之旗被撑起,良知被唤醒,才有可能走向“道德救赎”。也就是说,“道德救赎”必须通过整体的价值规范与个体的价值选择来共同支撑并完成。  相似文献   

5.
杨凯 《当代世界》2010,(5):52-54
国际人道组织由于所处制度环境或自身可支配资源的限制,在实施救援时往往独力难支。面对困难,相互协调、彼此合作就成为一种自然选择。国际人道救援协调机制就是国际行为体之间为实现人道救援目标,就人员安排、物资分配、资金使用、政策执行以及后续工作的开展等相关事项进行沟通、磋商,基于资源相互依赖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原则、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  相似文献   

6.
陈琳 《南风窗》2014,(19):88-90
目前流行的有关婚姻和女权的话语其实既是女性在选择、进入婚姻前的“大原生家庭”烙印。处于不同亚文化体系下的个体能不能通过个人努力建构出自己的话语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小主流文化框框的限制,进而支撑起属于自己的幸福婚姻?  相似文献   

7.
方文喜 《法制博览》2023,(35):73-75
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个体工商户出现,并成为市场经济的小型主体。这些小型主体并非都以家庭或个人独自经营为主,还会结合具体的业务需要,适当增加一些雇员。这些雇员无疑会成为密切接触个体工商户业务、财物的主体。他们有一定的进行不当财物获取的机会。因此,司法实践中,常会遇到雇员利欲熏心,利用职务之便而获取个体工商户财产的案例。其雇员行为在刑法视域下的罪名定性,是本文要着重讨论的问题。文章基于对“职务侵占罪”的概述与相关解释,结合具体的案例,对雇员此类行为的罪名进行了定性探讨。  相似文献   

8.
个体对现实生活的应付或适应的机制就是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可分为四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次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和精神症性的心理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9.
王明国 《国际展望》2023,(2):18-36+158-159
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有必要协调推进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的落实。元首引领的制度化峰会提供了多层次、多角度和多元化的全球发展与安全治理平台,是中国协调推动两大倡议落实的重要路径。制度化峰会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国际政治和权力结构变迁的历史逻辑,也有全球发展和安全挑战需要戮力合作的现实逻辑;既有个体收益与制度收益协调的理论逻辑,也有峰会扩散重叠的实践逻辑;既有国际制度的一般生成逻辑,也有制度化峰会的独特生成逻辑。中国推动制度化峰会的路径包括基于多边国际组织的制度化峰会、基于“中国+”合作机制的制度化峰会和基于国际倡议的制度化峰会。制度化峰会的价值功能、“经济—安全”议题并重属性、两大倡议的内在联系特征以及消除部分国家误解的现实需要共同决定了制度化峰会成为当前统筹推进两大倡议落实的可行路径。中国需要在既有峰会制度中积极落实两大倡议,推动两大倡议与制度化峰会的战略对接,在议题设置中统筹发展和安全,适时打造全球发展峰会和全球安全峰会。  相似文献   

10.
结构视野下的新型毒品使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毒品作为娱乐场所药物,它的使用体现年轻化、大众流行与集体狂欢的娱乐特点。吸毒是个体在制度压力下的不恰当选择,与无业空虚、职业需要、社会交往、逃避现实等需求有关;应该通过促进就业、认清危害与树立健康的娱乐交往方式等治理办法减少吸毒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理论历来关注犯罪研究,它对犯罪行为的研究特色主要体现在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方面。心理学家倾向于对犯罪行为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本文回顾了近30年以来国外心理学关于影响犯罪因素的一些主要研究,其中涉及到传统的智力因素、人格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同辈群体、情境因素、动机因素和决策因素等。因为智力、人格、家庭、学校和情境等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传统因素,所以。本文着重地介绍了影响犯罪行为发生的动机因素和决策因素。并还进一步提出,个体的犯罪行为不仅受到犯罪倾向与犯罪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个体在犯罪机遇前的理性选择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两岸关系制度化的动力来源包含理性选择与社会建构两大因素。从两岸关系的制度化进程来看,两岸双方以追求共同利益的理性计算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伴随双方社会化交往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多的社会性因素被纳入制度化进程之中,推动着两岸关系的制度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推动这一制度化动力转变的机制主要包括三类:外部激励、规范说服以及社会学习。概括起来,理性选择和社会建构因素的双重动力推动了两岸关系制度化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综合的战略性社会建构动力。两岸战略性社会建构动力下的制度化建设可分为制度规范兴起、制度规范内化以及制度化的深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挫折一侵犯理论指出,当个体受到挫折时,很有可能发生攻击行为。基于调研数据,采用OrderedProbit模型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儿童青少年在同伴交往和学业成绩方面遭受挫折更容易激发攻击行为。为了减少和防止儿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进而避免青少年犯罪低龄化、团伙化和暴力化的趋势,提出了改变家长和学校认知、改善学校和家长教育方式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犯罪遏制理论认为:人类个体存在着两个遏制系统,即内遏系统和外遏系统。个体犯罪的可能性取决于这两个系统和犯罪诱因之间的力量对比。在现代社会日益复杂化、多元化的环境刺激和犯罪诱因的情况下,内遏系统对犯罪的遏制,比之外遏系统更为重要。个体内遏系统的形成是个体和环境因素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行为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个体通过内化了的社会行为规范并以由此形成的心理品质来实现对犯罪的遏制。其内遏机制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在国外的犯罪原因理论中,生物学派的观点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19世纪的龙勃罗梭,都曾从纯生物性的角度去揭示个体犯罪的原因。到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生理上寻找犯罪原因的学者日益增多,形成了拥有一批自然科学家的犯罪生物学派。他们分别从遗传基因、体型、血型、生物化学因素、神经生理因素等方面去解释个体的犯罪行为。其中,关于血型与犯罪问题的研究,在犯罪学界很早就出现了。1932年,日本学者渡边道义在《血型研究》上发表文章,认为一个人在20多岁时,血型所…  相似文献   

16.
刘佩琪 《南风窗》2014,(5):67-67
生态破坏、资源桔竭伴随中国城市发展而来,在接下来如火如茶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选择发展生态城市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选择。从被动接受引导,到主动选择生态城市发展路径,社会环境、政策驭向的变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思维 《工会博览》2009,(11):45-45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个体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以促进生命个体健康成长为目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我国的现行教育中缺乏对生命个体的关注,使得生命教育的实施迫在眉睫,生命教育成了当今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生命教育使个体能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对个体的一生都有长远的影响。本文从生存教育、情感教育、死亡教育、挫折教育,人文教育的角度来说明生命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关于"何为平等物"的争论中,阿马蒂亚·森批评了罗尔斯将"基本善品"作为平等物的主张,认为它忽视了不同个体的身体和环境差异,没有考虑到个体拥有基本善品与将这些善品转化为选择或实现理想目标的能力之间的多种可能性。由此出发,森进而提出应把"能力"作为平等物。这一主张在人们实现的理想目标以及人们对不同理想目标选择的自由两方面超越了罗尔斯,并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两岸关系交流的潮流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仅有经贸合作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深化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是建构两岸和平发展框架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是形成两岸统一认同的重要环节。本文拟以两岸文化合作机制与文化共同体构建为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昺 《工会博览》2009,(12):64-64
本文分析了操作系统的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机制,并结合当前支持多平台的Linux操作系统,根据其中虚拟存储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在Linux系统下的页式内存虚拟实现,重点指出了Linux所独特的具体实现过程,其中包括请页机制,物理内存分配与回收和交换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