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越 《前沿》2011,(20):37-39
从现代化视野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破解了中国社会转型中现代化理论认同难题,探索出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范式,推进了中国与世界现代化互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关系的多维视角。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农村的现代化。农村的发展变化对全国现代化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命运如何,决定了整个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前途。所以研究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的职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的最终体现。在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毛泽东的文化现代化思想无疑占有重要地位,他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为文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他回答了涉及中国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并且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实践中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大转变,即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十年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进行经济建设和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与现代化发生了背离,出现了反现代化的趋向和因素.两种趋向同时并存,相互交织,最终导致反现代化压倒现代化,造成了现代化进程的中断,使中国现代化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作为历史的补偿,现代化与反现代化的双重变奏孕育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创造性转换,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步入了顺利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邹广文 《求索》2022,(1):15-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为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又要葆有中国特色。这一道路的实践展开表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前提保障,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动力之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必由之路,人民主体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突出彰显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有效释放了中国和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张力,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出了可资借鉴的方案与智慧。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治现代化既是"政治"的现代化也是"现代化"的政治,既体现了政治现代化的共性也体现了政治现代化的个性,而"政治"现代化与"现代化"政治、政治现代化共性与政治现代化个性的有机统一则构成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根本属性,它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最为突出的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7.
孙力 《湖湘论坛》2012,(4):19-23
20世纪,两种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激烈的竞争,结果是两种现代化道路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的更新基本上是由中国实现的。如果说此前是苏联创立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的话,中国则重塑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对重塑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即对现代化政党推动模式的重塑、对现代化制度设计的中国重塑、对现代化交往模式的中国重塑。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现代化建设50余年,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中国现代化不是部分地区的现代化,而是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不是某个层面的现代化,而是全面的、全方位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而应该走自己的路;中国现代化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循序推进。这些经验教训和启示弥足珍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21世纪顺利推进并最终实现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甘伟忠  杨成 《传承》2010,(30):14-15
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长期落后的农业大国国情出发,对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他的有关论述成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但由于受到国内外环境的限制,以及中国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毛泽东在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失误。通过对毛泽东在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主要贡献及其失误进行探讨,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且源于中华文明内生性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集中展现中华文明的内在特质,是中华文明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后的文明迭代和文明延续。中华文明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突出表现为:连续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自主建构的重要根源,创新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返本开新的内在动力,统一性是中国式现代化建构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支撑,包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兼收并蓄的基本遵循,和平性是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崛起的文化根因。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相互联系、内在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精神滋养,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立足中国现实国情和历史特点,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要充分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密码,就必须首先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方案。  相似文献   

12.
徐坤 《求索》2022,(1):40-4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溯源于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艰辛探索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本土具体实际,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性积淀所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成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现代化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载体,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原则,以"五位一体"统筹现代化战略布局,以"两步走"作为现代化的战略规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深刻扎根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实践,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构成了其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既从民族立场出发又彰显世界维度的全新实践,有效消解了西方现代化的话语霸权,为广大后发民族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方案",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资本形而上学特征,从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3.
综合信息     
《政策》2011,(3):78-80
中国现代化水平位列发展中国家中游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完成了89%,在世界131个国家中排名第六十九位;第二次现代化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40%,排名第六十位。报告指出,中国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而且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燕宁 《思想战线》2001,27(2):15-18
政治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政治现代化主要包括政治的转移和新政权的制度化等方面的内容.辛亥革命的功绩就是在于它通过暴力的手段推翻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清王朝的的封建统治,同时,对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而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扫清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而艰辛探索的中国发展道路历史。在探索中国现代化的早期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范式,坚定地选择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从而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奠定了现实根基。中国现代化的成功探索,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认同,增强了我们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时代延伸。历史和实践表明,现代化进程中所实现的每一步飞跃都强化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并不断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向更深更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的领导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的八十一年 ,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现代化奋斗的八十一年。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了现代化模式的转换 ,实现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历史性的转变。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领导核心 ,是中国历史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了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重任。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选择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扫除实现现代化的政治障碍,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8.
在第二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聚焦论坛主题,结合深入学习和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体会,深入讨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前沿问题: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勾勒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多个视角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深刻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并就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重要的见解。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国式现代化起源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努力,但是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和现代化的走向。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即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基础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通过走和平发展道路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历史上最为宏大和独特的实践创新,不仅拓展了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而且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同时做出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问题存在一定争议,形成了鸦片战争论、中国共产党成立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论和改革开放论等多种学术观点,这种分歧将直接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因此,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有必要回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本身,正确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逻辑、词义、内涵和价值取向,科学把握中国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以澄清中国式现代化真正的历史起点,从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