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升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弘扬和超越,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的新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党的能力建设,要实现党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的转变和新飞跃.要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健全民主集中制;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提出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规定为加强党的执政建设任务之一,这是党的几代领导长期探索形成的认识,是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创新的体现.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关键是提高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为此,要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要掌握"和而不同"原则,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促使公平与效率动态平衡;要使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协调统一;最重要的是确立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充分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清楚表明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目的和价值取向,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50多年之后,更加关注中国社会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是以它的实践理性为哲学基础的,执政理念是实践理性的体现.从价值理性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知理性与"求真务实"的理念,超越理性与"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理念,价值理性、认知理性和超越理性的统一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等方面都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理性与执政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执政党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创新、在于求真务实、在于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战略思想的科学表达."和谐社会"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党对事物矛盾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谐社会"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党执政能力提高的核心表征,是党开展内政外交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生动表达。在抗震救灾中,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的执政理念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高水平的执政能力,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拥护。  相似文献   

8.
周明 《求实》2006,(12):31-3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出现的深刻变化而提出来的崭新执政理念。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中关于社会和谐思想的吸收借鉴;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清醒认识;是对共产党执政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
执政理念是执政主体对整个执政活动的总体看法和观点。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幸福指数已经开始进入各级决策者的视野,成为一种重要的政策目标。在新时期,关注国民幸福问题,提升国民幸福指数,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对巩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形成的历史脉络,大体上经历了早期探索、初步确立、丰富发展、走向成熟等几个发展时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鲜经验做出了逻辑上的概述,用事实说话,阐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人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宣言,这标志着"和谐"成为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分类的标准载入史册.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检验其执政能力的一个尺度,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全球化在为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促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同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经济安全和社会主义文化产生了冲击,不利于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在全球化条件下有序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法官职业化是对我国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的一种反思性、批判性的创造;和谐社会进程中进行法官职业化建构,法律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律思维是形成法官职业化的基本条件,法律解释是法官职业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正处于激烈而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的出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有效地规避风险,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加强对风险的治理。在治理风险的过程中,我们党已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缺憾。  相似文献   

17.
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渊源;和谐社会又分为传统的和谐社会和现代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型的现代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因此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两者的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本;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尤其是要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道德作为意识形态,因其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且有着无可逾越、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重视;道德作为治国的大政方针,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略而一再被强调,被人民群众认可并身体力行,我们尤应重视。道德所赋予的时代的良知良能和社会义务责任感一旦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就一定会变成巨大的精神力量。说它是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有力武器,原因盖在于此。  相似文献   

19.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新起点,瞄准新目标,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