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管淮  张恒 《廉政瞭望》2007,(8):42-43
领导想不想听到真话,是考察干部能不能听到真话的关键。改进干部考察方法,从官场走向民间,听到真话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2.
领导想不想听到真话,是考察干部能不能听到真话的关键.改进干部考察方法,从官场走向民间,听到真话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3.
首先,要解决“不想听真话”的问题。考察干部本来就是为了掌握干部的实际情况,对干部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为选人用人提供可靠依据。作为地方或部门领导,理所当然地希望通过考察听到真话,了解到真实反映。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恰恰不希望在考察中听到真话。因为那些由领导“授意”的考察,一般都是先确定提拔人选,后走程序,实际上只是过一下场,能否听到真话并不重要;有的部门或单位“一把手”,在考察前先定调子,把考察对象大加赞赏一番,俨然“伯乐”发现了“千里马”,谁还敢说个“不”字;甚至有少数领导干…  相似文献   

4.
讽刺幽默     
世说新语我未必都能看到真情况,未必都能听到真话。——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近日感慨,官当得越大,离群众越远爷爷都是从孙子走过来的。——大白话中蕴含着真理  相似文献   

5.
悦假活不说真话是官场的一个痼疾,一直都没有真正得到纠正。当然,有时高涨一些,有时低潮一些。 有人指责说,说假话不说真话是一个品德问题。也确实。说假话不说真话不能说不与品德有关,囚为一个品德至纯至正的人是不会说假话而只会说真话的。但这样的人有过吗?然连被颂为圣人的人都承认自己有过“违心”之语呢!  相似文献   

6.
到基层调研时,常常有领导干部抱怨听不到真话。究其原因,根子往往出在自己身上。你真心诚意地听真话,肯定就有人向你讲真话;你有意无意地肯定了假话,就是向真话摇头摆手。  相似文献   

7.
李夭锐 《廉政瞭望》2013,(12):25-25
新一轮“巡视反腐”启动后,怎样使巡视发挥最大功效,成为学界和坊间热议的话题。对此,《廉政嘹望》在2008年专题《巡视五年得失考》中即指出,需解决好三个问题:能不能听到真话?能不能报告真话?真话管用吗?这些问题,在5年后的今天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8.
近日,一位领导同志提出,要认真思考下基层怎样能听到真话、实话、普通群众的话。这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是对干部下基层的重要要求。干部下基层听不到真话、实话、普通群众的话,表面上是基层干部群众不想说、不愿说、不敢  相似文献   

9.
《党建》2008,(9)
真话,即真心的话、真实的话、实事求是的话。真话既包括报喜的话,也包括报忧的话。成绩、功劳,都是喜事。讲这样的真话谁听了都高兴,对人也有鼓舞和激励的作用。但是,关于群众的苦与痛,基层的忧与愁的真话更应该讲。首先,假话、套话、大话败坏党风政风,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一位领导同志提出,要认真思考下基层怎样能听到真话、实话、普通群众的话。这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是对干部下基层的重要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仲祖文 《党建》2012,(9):28-28
近日,一位领导同志提出,要认真思考下基层怎样能听到真话、实话、普通群众的话。这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是对干部下基层的重要要求。 干部下基层听不到真话、实话、普通群众的话,表面上是基层干部群众不想说、不愿说、不敢说,根子还是下基层的干部作风不深入、方法不对头。  相似文献   

12.
深圳社会科学院和深圳市直机关工委在对全市1423名科级以上干部思想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后,披露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调查结果,在对机关工作环境的评价方面,干部意见最大的是难以做到讲真话。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倾向性问题。敢于说真话和听真话是我们党历来所倡导的,是共产党员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心胸坦荡的表现。但现在不少地方、部门,说真话成了某一些人的“忌讳”,他们不敢说、不愿说,甚至不想听到别人说真话。真话被堵塞,呼声被隔断,假话、空话充盈于耳,数字政绩、形象工程时有所见,这是当今屡见不鲜的一种腐败现象。究其根源是名利思想在作…  相似文献   

13.
陈正府 《当代贵州》2009,(22):73-73
本刊记者在深入基层进行《领导干部如何听到真话》和《惠农政策切莫打“折扣”》两个选题的采访调查中,一些群众和基层干部反映:  相似文献   

14.
新声 《党建》2012,(9):28-28
近日,一位领导同志提出,要认真思考下基层怎样能听到真话、实话、普通群众的话。这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是对干部下基层的重要要求。干部下基层听不到真话、实话、普通群众的话,表面上是基层干部群众不想说、不愿说、不敢说,根子还是下基层的干部作风不深入、方法不对头。下基层的干部要善于和乐于拉家常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一位领导同志提出,要认真思考下基层怎样能听到真话、实话、普通群众的话。这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是对干部下基层的重要要求。干部下基层听不到真话、实话、普通群众的话,表面上是基层干部群众不想说、不愿说、不敢说,根子还是下基层的干部作风不深入、方法不对头。下基层的干部要善于和乐于拉家常。说群众常说的话、愿意听的话、听得懂的话,力戒官话、大话、套话、空话。自己多说贴心话,才能换来群众的心里话。下基层的干部要脱下西装换"农装"。杨善洲挽起裤腿、戴顶草帽下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草帽书记",值  相似文献   

16.
官场里的假、大、空,是一种流行的时弊。有民谣云:“村哄乡,乡哄县,一直哄到国务院”,就是对这种流弊的真实写照。官场里的“瞒”和“骗”,上误导国家决策,下坑害百姓利益,害国害民,何利之有?然而却屡禁不绝,盖因利于“说者”自己也。说真话难吗?如果心中没有私心杂念,抱着为党为国为民负责任的态度去说话,则说真话并不难。在“大跃进”那样的年代,说一句真话就可能被定为政治错误,但像刘顺元这样有责任感的同志仍敢于说出“报上那些高产‘卫星’全是假的”这样与主流舆论截然相反的真话。今天,党和国家一再提倡说真话、要求说真话,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大话、假话和空话呢?  相似文献   

17.
邓俊峰 《党课》2013,(21):55-57
讲真话,既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也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但一段时间以来,受“逢人只说三分话,切莫全抛一片心”“沉默是金”“好人主义”等思想影响,党内同志之间、党的干部与群众交往过程中,讲真话的人、能够听到真话的场合正逐渐减少。甚至有时候,我们越是强调讲真话,却越是听不到真话。  相似文献   

18.
说真话     
有人给“说真话”下了个不很准确的定义:一是在客观环境下,以自己的认知,讲出了包含主观意识,但又基本反映真实情况的话;二是心里想说什么,便说什么。说真话难吗?不难。比如说:“今天干活很累”、“今天天气很好”、“明天要开一天的会”等等。比如领导能力强、单位变化大,你说领导有水平、有政绩等等。真情真讲,何难之有? 说真话不难吗?很难。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和市  相似文献   

19.
真话与谎言     
黄东成 《唯实》2004,(5):94-95
真话是诚实,是凛然正气。谎言是欺骗,甚至阴谋。真话人人称赞,谎言众所鄙夷。奇怪的是,说真话须得非常小心,谨慎之又谨慎。而谎言却可以口无遮拦,有声有色,一副冠冕堂皇的架势。然而,谎言惧怕真话,俗话说邪不压正,怕真话一旦揭穿谎言,谎言便一文不值。因此,谎言千方百计地打压真话,遏制真话,不让真话有合情合理合法存在的空间。老百姓爱听真话讲真话,因为真话说出了他们的真实情状;而某些当官的偏爱听谎言说谎言,因为谎言搭起了他们空中楼阁的“政绩”(当然不排除有时候也可能会被谎言蒙蔽)。但,最终真话总是真话,谎言毕竟是谎言。纵然莺歌…  相似文献   

20.
当前,各地都在探索干部“考德”的办法.作为一名县级组织部部长,根据多年的观察思考,我感到干部“考德”可以有很多层面,但将其延伸到干部原单位或许更现实、更重要.一、利于听到干部、群众的真话我们的干部路线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干部的“才”不全面,可以酌情安排位置,但“德”若有问题则会断送其政治前程.因此,在现单位“考德”时,干部群众往往不愿实话实说.如果到干部的原单位考察,情况则大不相同.人们不会再过多地考量各种复杂关系,更不会顾忌什么打击报复,因而易于听到真话.前段时间,我在查阅近年来的干部考察档案时发现,99%的谈话记录缺少干部“德”的内容.显然,干部考察中的谈话对象不愿意涉及考察对象的“德”.而当我们将干部“考德”延伸到原单位后,谈话记录中就陆续有了“德”的记载.这启示我们,干部“考德”延伸到原单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