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与自然何以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存于自然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伴随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文明之前的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幼年期,这时人类还未脱离自然的襁褓,只能被动地依赖大自然的直接给予而生存,这是人与自然浑然未分的时代。农业文明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了依靠自身力量的生存斗争,从此人与自然的矛盾直接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是与大自然的强大威力相比,人类的力量何其弱小“,畏惧自然”的历史阴影长久地留驻在人类意识的深处。工业文明诞生之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赋予人类越来越强大的斗争武器。随着工业文明的发达,人类倚仗科学技术的力量,不再畏惧…  相似文献   

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凝练出的关于未来世界发展的美好构想。对外开放的中国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流砥柱。新时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将有力地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对外开放是中国自己做出的战略选择,但它日益紧密地联结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必将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未来。对外开放正在成为21世纪中华民族发展自己、贡献人类的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3.
再有十九年,人类社会就要进入科学家早已作过无数美好预言的年代:二十一世纪。在即将敲叩新世纪大门的时刻,人们可以欣喜地发现:现代文明已经使人类过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但是,人们也不得不忧虑地注意到,人类未来的居住环境,正面临着很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忍住和回眸     
苦难是人性中最不可超越的那一部分。苦难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简直就是天生如此。我们用宗教的乐观主义也好.用革命的乐观主义也好,都不能真正地战胜它和驱除它。苦难既然是天生的,人类的历史中就会充满苦难。我们人类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制造各种苦难,这是我们的老本行。人类最害怕的是遗忘,因为遗忘会使我们造成更大的与重复出现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2,(36)
恐怕再没有任何东西能象科学技术那样,使人类受惠良多了。科学技术,曾引导人类从野蛮步入文明,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从而也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科学技术看作人类历史上一种伟大的革命力量。 时至今日,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愈来愈鲜明地显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成为亿万群众的实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真正的历史大趋势,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一个决定性阶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回溯历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已经经  相似文献   

7.
集体主义的终极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必然生活在集体中。任何一种从集体中的出逃,都将不可避免地,也是实实在在地跌回集体之中。"集体意义"的追寻,是人类一种普适和普世的"形上"追求;集体主义,是人类价值追求中的一种永恒的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践履,不仅是人类先进个体的不懈追求,而且是新社会制度下的自觉型构。  相似文献   

8.
管理新说     
一、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人类在劳动中产生的自觉行为 ,是人类社会在民主或契约基础上所产生的自我约束行为。管理的本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 ,管理源于劳动 ,劳动产生管理。如果说劳动创造了人类 ,那么 ,有了人类对自身劳动的管理才有了人类社会 ,管理创新了人类社会 ,是人类在共同劳动中的伟大创举 ,其作用不亚于人类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种。当人类能够自觉地管理氏族组织内部的社会事务、共同劳动和产品分配的时候 ,人类社会的进步就大大加快了。人类对氏族组织内部的社会事务的管理 ,最终产生了首领乃至国家和政府组织 ;人类对共同劳动的…  相似文献   

9.
生物圈在地球上已存在35亿年之久了。经过生息繁衍,优存劣汰,留存下来有竞争能力的动植物品种不下数百万个,其中以人类最为出类拔萃。而从猿人以至人类在地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85,(4)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技术成果能否成为商品?有没有价值?这是一个早就应该解决而偏偏在我国长期未得解决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是人类智力劳动的产物。人类财富的创造,不但依靠体力劳动,而且愈来愈多地依靠着人类的智力。随着生产的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智力产品正日益明显地成为独立的商品形态。这种智力商品在国外,通过出售专利权及技术转让证书等形式在商  相似文献   

11.
苏健 《学理论》2015,(8):10-11
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旅途上不懈地跋涉着,晚年的马克思在探究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路途上,将目光的着眼点转向了东方社会,并在研究俄国农村社会形态的基础上,惊人地发现了存在于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之间的,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农村公社这一原始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活动的进步状态 ,它既表现为人类在改造国家和社会中取得的进步成果的总和 ,也表现为人类社会政治进化的发展过程。它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 ,只有遵循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的基本规律 ,结合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合理地安排中国民主化建设的进程和步骤 ,才能积极稳妥、逐步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把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历史上,传染病给人们造成过巨大损害和灾难。人类在与传染病的长期斗争中,不断地取得经验和胜利。抗生素、针对某些传染病的疫苗和化学杀虫剂的出现和成功应用,使一些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少数传染病被消灭或接近有灭(如天花和脊髓灰质炎);加之人们生产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使不少有利于传染病发生的因素得以改变,从而也减少了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在这种令人振奋的形势下,人们开始乐观地认为,人类最终完全控制以致消灭传染病的时代已经到来。然而,实践证明,这不过是人类的一个美好愿望,由此而采取的减少在传染病防治和研究方面的投入的措施,也使人类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今天,人们实际上生活在一个许多已被控制的传染病重新回升、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的时代。人类面临着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14.
阿昌族创世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是阿昌族先民在人类社会童年时期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富于魅力的认识.阿昌族先民在与大自然的严峻斗争中,企图探索和揭示天、地、人类及万物起源的奥秘,它曲折地客观地反映了阿昌族先民们朴素而自发的唯物观念.  相似文献   

15.
王耀杰 《学理论》2012,(13):62-63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考虑和分析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探索和彰显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有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好地探索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人类共同居住的地球,在那椭圆的轨道上不停息地转动着、转动着,她以对时56分为一个自转周期,给人类一个长短不一的昼夜,它以365.25日为一个公转周期,给人类一个寒来暑往的四季。地球再公转三个多周期就将人类带入21世纪了,我们将怎样告别20世纪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呢?记得我在乘国际航班赴美国、意大利等地访问途中,坐在上海家里和在日本、俄国的朋友通电话交谈时,都不止一次地感受到,人类共同拥有的地球只有一个。现代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仿佛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交往越来越方便而频繁了,相互间的了解和理解更可…  相似文献   

17.
浅析商品审美和艺术审美的区别和联系博巍一、美的创造和美的综合商品美和艺术美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两朵姊妹花,并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化和发展,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竞相开放,这是因为,自觉地追求美,通过“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不断地在物质和精神产品中实现...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对人类的基本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凸显全球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疫情正在或将深刻地影响全球化进程,外部环境风云诡异。合作抗疫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中国也将在斗争中践行好、维护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现担当负责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9.
茫茫太空,浩浩江河,纵横千秋,绵延万里,美好的大自然,或静似明镜,或动如涌泉,或素淡清雅,或瑰丽奇伟。然而在21世纪,世界将进入后现代时期,面对自然界随时有被毁灭的危险,后现代人的根本使命是“由世界征服者转变为家园的守护者和照料者”。本来,人应该是一个“自然之子”,但是,近百年来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不断地毁坏着自己生命活动的自然基础。当人类凭借高科技手段妄图使自然沦为自己的仆从时,人类自身也在异化,身不由己地沦为自身欲望的奴隶。“目前富裕社会或高消费的生活方式是以压榨所剩不多的自然资源为代价的”,“20世纪是人类通过不断地牺牲自然界即自毁家园来纵欲的时代”。当文明开始服务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生态审美观是随着人类自身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改变的。在史前时代,人类被动地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关系,其生态审美观是朦胧的;在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是一种有限的利用、改造并破坏的关系,其生态审美观是朴素的;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是一种无以复加的利用、改造并破坏的关系,其生态审美观呈现出无视生态的绝对理念倾向;在现代文明时代,人类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其生态审美观符合生态整体发展的要求,具有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