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鹏飞 《党课》2007,(12):124-124
近来,在个别地方的信访工作中,提出不合理要求的群众出现增多趋势。而这些群众之所以提出不合理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个别群众不了解或者不理会有关的政策、法律和规定,个人利益至上,不考虑全局利益和其他群众的利益。二是有关部门处理问题不公平、不公开。在以往的信访工作中,有关部门对群众提出的同类或类似问题没有按规定办事,或因各种原因给予了特殊照顾。因此,给上访群众留下把柄。三是个别地方、部门存在求稳怕乱、息事宁人的思想。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无上访、少上访”作为信访工作的主要目标和“稳定、和谐”的主要体现,对群众上访畏之如虎。个别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就抓住这种“怕上访”的心理,动辄以“集体上访、越级上访”进行要挟,以求得个人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党风党纪月刊》2001,(2):38-39
1997年12月,“黑脸”姜瑞峰调任石家庄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上班的第一天,他就被跪地不起、举状喊冤的上访群众围堵在机关门口。面对此情此景,姜瑞峰心情极为沉重,感到:因某些党员干部不负责任、办事不公、以权谋私,致使群众四处上访,甚至下跪求救,这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耻辱!跪地不起的不应该是群众,而应该是我们这些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3.
陈开冬 《党建》2012,(4):48-48
现实生活中,一些群众由于在当地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解决,采取上访求解决之道。为何要上访,归根结底,是有的干部官僚主义,缺乏群众观念,不把群众反映问题放在心上,以致干群矛盾越积越深,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4.
常红  李彦鹏 《先锋队》2014,(12):50-51
今年以来,稷山县纪委将重复上访案件做为案件查办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四个注重”,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重复上访案件的发生。一是注重初信初访,掌握实情,对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作出客观有效的处理,给上访群众一个明确的答复。二是注重清理排查,并同反映人及时沟通,分类、分轻重缓急逐一解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各类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群众信访活动频繁,特别是群众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已成为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乌坎转机"告诉我们,要减少社会矛盾的触点、降低燃点,必须始终把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放在首位。因此从根本上解决越级上访所涉及的问题,创造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必须研究当前信访工作特点、产生原因、解决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集体上访情况复杂,影响较大,必须认真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结合以往的工作实践,笔者就集体上访的原因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集体上访的原因(一)群众切身利益受到共同的侵害。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很多,但一般不会发起集体上访。只有与群众普通关注的、与其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发生了变化,而且感到这些变化是对自身不利的时,甚至是有所伤害时,才会导致群众心理失衡。并在所涉及的人群中互相议论、互相渲泄,从而产生共鸣,形成共同的利益倾向和向有关领导机关反映的一致性,这就构成集体上访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非正常上访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文章认为应充分发挥信访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化解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要扎实工作,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置非正常上访;三是汇集民意,做好重大决策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四是练好内功,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并成为影响农村稳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如果处理不及时、方法不得当,就可能导致矛盾激化,甚至出现群众集体上访等事件。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当前部分地区在化解农村矛盾的方式方法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陈芳媛 《当代贵州》2013,(33):36-37
2012年,关岭自治县上关镇各类社会矛盾化解率达97%,位列全县第一;安全感测评得分达98.31分,位居安顺市前列。上访率是衡量一个区域和谐度的标准之一,是群众工作是否到位的重要体现。目前,记者走进上关镇,探寻“零上访”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观点     
医疗服务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四大矛盾,部分上访原因出在公安自身,文化产业已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皇粮国税”退出历史之后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支部生活》2012,(10):45-46
“把来访群众当家人,热情接待;把群众来信当家书,细读真办;把群众诉求当家事,不推不拖;把信访工作当家业,全心坚守。”走进市信访办的接待大厅,醒目的“四家工作法”宣传牌立即映入眼帘,让每名上访群众不由得心生温暖。  相似文献   

12.
这里,曾经矛盾问题成堆,干群关系紧张,社区一半以上的居民参与过群体上访,2010年底,党员群众对社区党支部的满意率不到30%。  相似文献   

13.
什么人在上访,为什么要上访?安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宏伟说,面对上访群众,这是领导干部最先要分析、研究和掌握的。“当你西装革履时,要想一想困难群众穿得暖不暖;当你吃喝应酬时,要想一想困难群众吃得饱不饱。”这是李宏伟经常对同事说的一句话.也是对自己的要求。李宏伟告诉记者:“没有人生下来就愿意上访。上访者三番五次地跑省城、北京.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没有过不去的事,谁愿意费钱费时穷折腾?”  相似文献   

14.
引发群众上访量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因素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包括政府信访政策、措施方面的原因,政府信访体制、信访工作方面的原因,政府发展政策、干部工作考评制度方面的原因。为了有效抑制上访量,须完善信访政策,规范信访、上访秩序;理顺信访体制,创新信访工作;做实“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包案”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常态解决信访、上访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杜永伟 《党建》2013,(2):48-48
镇领导想让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掂起笔,把我安排到信访办任信访员,所以我早早地接触到群众工作和村级管理工作。不久后,受镇政府委派,年纪轻轻的我便以一名信访办事员的身份到一个问题较多的村包村驻点。这个村财务混乱、集体经济薄弱,家族矛盾十分严重,群众上访不断。面对一大堆问题,我有些不情愿又不自信,但已没有退路,只有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6.
樊永智  李鹏飞 《党课》2008,(10):123-123
接待群众来访,是党和政府部门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和基本功。笔者以为,在接待上访群众时,只有首先假定上访群众有理,才能为调查处理、优质办案奠定良好基础,才能加强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社会和谐和维护大局稳定。  相似文献   

17.
《党建文汇》2000,(3):9-9
多年来.我们蓟县由于多种因素,群众信访一直比较多.特别是近一年多来,群众集体越级上访大量增加,牵扯了各级干部的很大精力,影响了机关的正常工作和社会稳定,甚至就在我们召开“三讲”教育动员大会时,几十名上访群众还围堵在会场门口,强烈要求县领导解决问题。这使我们深切感到,重大和突出的问题不解决,不仅直接影响全县的改革发展,而且连“三讲”教育都难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也随之凸现,群体性上访日益增多。如何做好群体性上访工作,妥善化解矛盾,是领导者必须面对的工作。首先,要泰然处置。  相似文献   

19.
走进西充县车龙乡党委政府,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窗口工作人员正忙碌而热情地接待办事群众。随机询问群众对乡上干部的看法,没有谁不竖起大拇指的。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竟是远近闻名的上访乡,个别群众对干部意见之大,结队上访批次人次之多,社会影响之大,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如今这样的变化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20.
在今天转型期的中国,群众上访或者人民来信仍然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尤其是集体上访和揭发性的人民来信。这种具有强烈中国体制色彩的行为,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并不陌生。记者近日走访了国务院秘书厅信访室原主任马永顺,了解了不少“文革”以前处理信访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