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既要处理好同世界体系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同这个体系内其它国家的关系。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国际关系支撑的国际环境,需要同其它国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和谐中国的构建也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和谐,有利于促进中国同其它国家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9,(2):115-115
中国给世界带来的最直接机会就是市场机会和就业机会。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平均每年进口近5000亿美元的商品,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3.
和谐世界与全球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锦涛首次提出的“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主张既是对邓小平和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国新时期全球战略的总结。“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新的全球战略的主要标志,体现了中国的全球治理观,以这一战略指导的中国外交是一种“和谐外交”。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与国际上流行的全球治理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在和谐外交的根本目标、国际规制、行为主体、重点领域、主要策略等方面,既共享了国际社会普遍的理想价值,反映了人类在全球化时代的共同愿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和谐世界思想的基础;和谐世界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外交领域的体现与自然延伸,在本质和内涵上与科学发展观有高度的一致性。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施有利于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全面、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准确领会和谐世界的构想,自觉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弘扬和谐传统建设和谐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我国政府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渊源于悠久厚重的中华民族和谐文化传统,也与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相呼应。它是中国第一次以一种清晰的全球视野,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景与目标所做的深层思考,也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建设世界和平繁荣新秩序的良好愿望以及对自身责任与使命的一种自觉,体现了全球视野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中国领导人近年来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是对当代中国的世界理想和国际关系理念的高度理论概括.和谐与法治的理念是融会在一起的,实现和谐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法治途径.法治的体现是法制的形成与有效运作.广义的法治包括政治与法治,国际法治在法律层面是国际法制建设,具体体现于当代国际法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在政治层面主要是国际政治中的"全球治理";在体制层面则体现于联合国改革,国际政治与国际法治的制度建设均落实在联合国改革上.因而建设和谐世界的国际法治途径包括完善当代国际法体系、加强全球治理和推进联合国改革.这也是中国参与和谐世界建设,并力争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国际旧秩序的弊端凸显建立和谐世界的必要性。建设和谐世界,必须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与建立国际新秩序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构建和谐世界是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升华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和谐世界理念包括国际秩序观、经济发展观、综合安全观、多样文明观、自然环保观。和谐世界理念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国际延伸,是打造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和谐世界的构建应着眼于三个方面,即以中国传统和合思想作为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基础,增强世界主要力量对和谐世界理念的认同以及依靠全人类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陈柳钦 《唯实》2008,(4):29-34
中国领导人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本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和谐世界"是在世界变化新现实和新趋势下的中国世界观,本质上是21世纪中国新的国际秩序观、世界观、天下观、国家安全观,是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与系统化的中国的全球大战略。"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也是中国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延伸。"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理念相映成趣,是内政与外交的有机统一。"和谐世界"的理念表达了人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诉求,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谐世界"应该并可以成为本世纪人类求生存、求和平、求发展的一种新文化、新政策或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魏炜  邱小云 《求实》2007,3(4):73-75
胡锦涛关于“和谐世界”的思想是和谐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和谐统一性的鲜明特征。这一特征具体表现在内部发展战略与外交战略的和谐统一、外交原则与外交理念的和谐统一、对本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与对世界前景的理想追求的和谐统一、对国际新秩序的现实主张与理论概括的和谐统一、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坚持共产党人最高理想的和谐统一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论创建和谐世界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作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向全世界提出创建和谐世界的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与进步的角度,分析创建和谐世界的必要性及其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刘琳 《世纪桥》2011,(7):33-34
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首次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它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发展观,在历经多次阐述与诠释后,"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不断得以充实和发展,愈来愈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然而,"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不是一时之想,更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建立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思想、西方和谐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基础之上的,它们为"和谐世界"理念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3.
和谐世界理念是在中国发展的国内环境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提出的.它是国内和谐社会战略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反映。中国“和谐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陈锡斌 《世纪桥》2007,(2):18-18,20
和谐世界是多样,包容的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更加意识到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与对话的重要意义,既积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也努力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15.
和谐世界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在观察和分析当代世界问题方面的最新运用。当今世界客观存在的矛盾及其所带来的不和谐因素是和谐世界理念的起点,时代所蕴涵的矛盾具有非对抗性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前提。和谐世界的本质是世界矛盾体系中的诸方面、诸要素之间的有序运动,建设和谐世界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2,(5):20-21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最早是在2005年4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数次重大调整,其中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和2005年胡锦涛提出构建“和谐世界”是我国外交“世界观”的两次重大飞跃,对于我国开拓新的对外交往局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两种外交“世界观”虽然产生于中国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两种理论存在着共同的思想内核,它反映了中国对建立什么样的世界秩序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18.
蔡欣然 《世纪桥》2005,(10):74-76
山西省,位于华北平原以西,黄土高原的东部.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邻。基本地形是中间为盆地,东西侧为山,被人们称为“表里山河”.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9.
欧盟2009年12月22日公开指责美国和中国破坏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使之沦为“灾难”和“惨败”。这样的言辞与此前一天英国大臣米利班德对中国“劫持”气候峰会的指责如出一辙。美国《纽约时报》随即回击称,欧盟此言不过是想转移外界对其“笨拙推进气候战略”的指责。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和谐世界的思想是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弘扬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丰硕的外交思想,对当前新形势下国际、国内形势认真细致研究后得出的重要科学论断,是现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外交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和谐世界思想产生的国际、国内和文化背景,认为和谐世界思想主要包括国际秩序的和谐、多种力量的和谐、不同文明的和谐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体现出现实应用性、文化多元性、思想创新性等鲜明特征,阐述了和谐世界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