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古汉语介宾短语的句法位置较之上古有所不同,呈现前移的趋势.本文选取此期的六部作品对"於/在 处所宾语"的句法位置进行了穷尽式考察.研究表明:随着句子表义的日益精密,谓语动词所带宾语、补语及状语的复杂化是造成介宾短语"於/在 处所"前移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语义的影响,语言内部的自身调节也会对介宾短语的位置产生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前面几讲主要谈了词和词组,下面几讲要谈汉语的句子成分和复句。句子是表达思想的语言单位。它由词或词组组成。它的内部可以划分为各种不同的成分。这一讲主要讲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主语是一句话中被陈述、说明、判断的对象,常常是人或事物。谓语是一句话中对主语所作的陈述、说明、判断,表示人或事物“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宾语是动词谓语所涉及到的人或事物。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来充当,谓语常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如:  相似文献   

3.
主语、谓语是句子中的基本成分,宾语是动词谓语的连带成分。除此之外,句子中还常有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主语、谓语、宾语的成分,这些成分可以统称为附加成分,附加在主语、宾语前面或后面的称  相似文献   

4.
英语基本句型SVOC中的宾语补语C(简称宾补 )是复合宾语结构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在SVOC句型中由于谓语动词V的类型和性质不同 ,宾补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有时主要是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 ,有时则主要是动词不定式、分词等 ;在逻辑意义上宾补一方面表现为与宾语的主谓关系 ,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与宾语的主表关系 ,正确辨别复合宾语中的宾补 ,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辨别句子成分及其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了”在语言使用中的功能主要有六个:一是动态助词,用在动词的后面,宾语的前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标作“了1”,读轻声le;二是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宾语后),主要表示事态或情况发生了变化,也有较强的成句作用,标作“了2”,读轻声le;三是结果助词,可以出现在“了1”的位置也可以出现在“了2”的位置,表示有产生某种结果的意味,标作“了3”,读轻声le;四是叠合助词,句末的“了”有时还是“了1”+“了2”的叠合(“了”前为谓词),既表出现新情况又表动作行为的完成或实现,标作“了1+2”;五是融合助词,表出现已完成的新情况,标作“了[]+2”(“[]”为空位,是零形式“”,内含词尾“了1”,其虚范畴有表示完成或实现的意思);六是动词“了(liao)”,常作谓语(谓语中心)或补语,表示完毕、了结或对行为实现的可能性及状况的变化、程度作出估计。  相似文献   

6.
潘文 《金陵法律评论》2006,(2):150-154,160
“被”字句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及句法结构、语义特征都有差异。用“叫、给、让”来表示被动的句子只能出现在文艺语体中,并且“叫、让”后的宾语不可省略;在“为+所”构成的“被”字句中,动词既可以是处置动词,也可以是判断动词和心理动词,并且不同类别的动词在“为+所”“被”字句中的句法表现并不相同。文艺语体中“被”字后以带宾语为常见,而事务语体和科技语体中“被”字后以不出现名词性成分为常态;政论语体中,“被”字句的动词可以是光杆动词。  相似文献   

7.
自《马氏文通》以来,不少论著在谈到“如(若、奈)何”、“何如(若)”时,免不了陈陈相因,判“何”为“宾语”;而当谈到另一种格式“如(若、奈)××何”时,又说“××”是“宾语”,而“何”则判定为“补语”;这种分析割裂了完整统一的“如何”结构,其根本原因在于论若者忽略了对“如”“若”“奈”这组动词的宾语可以前置的思考和研  相似文献   

8.
“把”字句的情状类型及其语法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时间系统角度考察“把”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子的情状类型及其语法现象。能否作“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与动词的内部过程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动词[+完成][+持续]的语义越强,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的自由度越大。“把”字句由一个动作同指示该动作结果的行为和状态结合而成构成复变类情状,具有[-持续][+完成][+成就]的语义特征。“把”字句的一些语法现象都可由这些语义特征得到解释。本文最后分析了“把”字句的几种与句子语义特征有关的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9.
包含名宾心理动词的事件句和非事件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件句和非事件句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上界定出的一对语法语义范畴.在句法层面上,事件句、非事件句和构句成分有相互的选择关系.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心理动词的语义表现为属性义和非属性义.当心理动词表现为属性义时,由心理动词作谓语述语构成的句子是非事件句;当心理动词表现为非属性义时,由心理动词作谓语述语的句子是事件句.  相似文献   

10.
汉语配价语法论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语配价语法论略周国光一配价语法的基点是“动词核心论”,即一个句子以动词为核心关联其他成分而构成.这种关联要服从层次原则,动词是句于巾的支配者,句中的其他成分则是动词的从属成分.早在1942年,吕叔湘先生就根据汉语语言实际指出:汉语的叙事句的中心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