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比年来.农村剩余劳国大量涌入城市.有的进工厂做零工.有的摆小摊做生意;有的凭一技之工搞服务.有的干个体户当老板.的有搞承包、租凭“借窝下蛋”。这些人由于生活、劳作的环境变了.方式变了。条件变了.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但是由于他门的户口还在乡下,城里人享有的一些待遇和权刊还和他们无缘、他们又不能算是真正的城里人.处于半城半乡的共有状态.因而被称故城市“边缘人”。这些“边缘人”有广州、上海、南京、杭州等南方发达都市已达百万,在北方一些欠发达达都也达数十万人.即使在一些小小的县城也达万人之众.…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先生曲折坎坷的一生,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的五年最富传奇色彩。突出地显示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学养。老虎桥监狱那十平方米的牢房不仅成了他的研究室,而且成了他的“战壕”。“老虎桥”监狱在哪里这许多年,全国史学界为研究陈独秀(人称“陈  相似文献   

3.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陈独秀作为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被免去中共总书记的职务。从此开始了后期清苦的生活。 1932年10月,倒入托派的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抓获。抗战爆发,周恩来和董老在南京迫使蒋分石履行“西安事变”时释放政治犯的诺言,蒋于1937年8月不得不将陈释放。陈独秀出狱后,董老衔中共中央之令,曾前去访问过他一次,劝他以国家民族为重,抛弃偏见和固执,写一个书面检查,回党工作。  相似文献   

4.
处变不惊 叛徒阴谋被粉碎 顾顺章.宝山县人.原是上海南洋烟草公司制烟厂的一个“拿摩温”——小工头。他个头不大,身体肥胖,鼻梁高耸,眼光凶狠,满口上海腔。此人自幼沾染流氓习气,喜欢拿枪舞棒.能够双手打枪.百发百中:还爱弄旁门左道,会耍魔术,曾以“化广奇”的艺名在上海大世界游艺场公开表演.并在斜桥路22号开过一个魔术店,专卖一些玩魔术的小玩意。  相似文献   

5.
对很多人而青,彭述之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1925年召开的中共四大前,他连中央委员都不是。而在中共四大上,彭述之成为一颗“政治新星”,不仅当选中央执委(即中央委员),而且与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瞿秋自一道当选中央局委员(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常委).成为仅次于陈独秀的“二把手”。  相似文献   

6.
报刊撷英     
南陈北李商议建党经过 李大钊从1918年起在思想上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并认为只有这一真理能够救中国。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自发举行爱国游行,李大钊演讲鼓动并奔走营救被捕者。 1920年初他与陈独秀商讨了建党事宜。同年春,陈独秀来信询问党名是否称“社会党”,李大钊回信一锤定音:“叫共产党!” 1919年6月,陈独秀被北京军阀政府逮捕,李大钊联络各界群起营救,同年秋,李大钊与志同者决定送他到上海。翌年1月,他化装成赶车夫把陈独秀送到天津码头,在路上他们商议应该建立一个共产主义政党,两人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私家侦探业的理性发展和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中国第一家“私家侦探”在上海创立。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私家侦探”在我国北京、南京、成都、沈阳等一些大中城市以“调查事务机构”的名义相继出现。其业务范围相当广泛且取得了一定社会效果。如今在西方国家.私家侦探已成为一种像律师或医生一样的普通职业。然而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此规范却相当滞后。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一“新生事物”已引起社会及法律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术界对陈独秀的研究越来越趋向客观。对陈独秀早期思想的转变看法比较一致。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的是:五四运动后,陈独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问题。从近年来的研究情况看,学术界基本上抛弃了以下三种观点:其一,陈独秀是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钻在革命队伍里的“蛀虫”,当然不能与马克思主义者相提并论;其二,陈独秀从来就没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依然是一个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或改良主义者;其三,当时的陈独秀开始了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但没有完成这种转变,他只是具有初步共产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五四运动,不能不研究陈独秀;研究五四文学革命更不能不研究陈独秀。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研究陈独秀“成了禁区。虽说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但谁也不敢这样提;虽说他是文学革命的发难者、领导者,可现代文学史却很少这样讲。本文就陈独秀在初期文学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谈一些看法,错误之处,期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反对封建专制,成为运动的主将,对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的今天,考察陈独秀当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陈独秀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表现在他首先提出并积极宣传民主科学的主张。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改名为《新青年》)。他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中,就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所谓民主,就是人权。他说:“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  相似文献   

11.
近日.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机关党委书记姜斯宪在办公厅机关2002年党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眼光更宽一些、思考更深一些、要求更高一些”的要求,对国内外以及上海的形势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他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在经济方面,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2.
24岁的山东籍青年李汉强为了”快速致富”,根据自己平日积累掌握的一些著名书画家的近况资料,先后窜至济南、天津、北京、南京,假冒中央和省市领导的秘书,向7位著名书画家骗取了12幅书画作品,销赃后用于挥霍。日前,李来到上海故伎重演。他假称市政府领导有外事活动.需以书画为礼品赠送,向著名书画家刘某.陈某骗取书画作品。李的反常举动引起了老书画家的警觉,他门立即向市有关部门报告。当李胸挂伪造的“办公厅”胸卡至陈某家中取画时,被守候的警察当场抓获。“秘书”原是画骗子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伟大开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先驱们,在这场运动中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向封建的旧道德、旧文学发起猛烈攻击。被陈独秀赞誉为“首举义旗急先锋”的胡适,还在1915年9月就写诗给在哈佛大学读书的友人梅光迪:“梅生梅生毋自鄙,神州文学久枯馁,百年未有健者起,新潮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矣,吾辈势不容坐视……”他预感文学革命即将到来,也确乎没有“坐视”,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书来信往,交换看法,沟通信息,终于率先于1917年1月1日写出那将被称为文学革命的“发…  相似文献   

14.
这里是上海零公里起始点,这里是上海的行政中心,这里是上海文化中心.这里是上海的商业中心;这里有响誉海内外的“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这里有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徜徉在这片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土地上,让人品味的是纯正的“上海味道”.这就是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社区(街道)。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一大召开后不久,陈独秀和李达决定在上海创办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为此李达租下了今老成都北路7弄42号-44号的两幢房子。1922年2月,平民女校在上海正式诞生。陈独秀和李述在《妇女声》杂志上发表文章,热情赞扬平民女校是“到新社会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老上海”。每每在外滩或驱车穿越,或漫步游览,对其景物耳熟能详。若要细细品味考究一下外滩的历史文化,倒还能讲出一些道道来。  相似文献   

17.
“五一”前后,上海、北京、广州、西安、昆明、南京等地都出现警察佩枪巡逻,尤其是上海上千民警佩枪执勤.引起舆论的不小震动。“警察佩枪拉大了警民距离”“可能导致枪支滥用”“万一走火怎么办”,类似的非议凸显出人们对警察用枪的担忧,背后也折射出人们对警察权的不信任。  相似文献   

18.
刘统 《同舟共进》2011,(5):46-49
【陈独秀的挣扎与毛泽东的彷徨】 平心而论,陈独秀从心里不赞成农民运动。他是大教授,虽然从事的是唤起民众的革命,但广大农民真正起来了,他又怕得要命,属于毛泽东所说的“叶公好龙”之类。  相似文献   

19.
南京军区某团“安全无事故优胜连”指导员陆晓伟,抽屉里珍藏着一本做活战士一人一事思想工作的“宝典”——“知兵档案”.上面不仅详细记有全连官兵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兴趣爱好等基本情况,还记载着他解开官兵“心结”的一串串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20.
“占地为王”与“划地而治”诸尚一一位记者,最近从南京返沪,在南京西站订到了车票,并随付了空调费。不料他去南京站(即东站)上车,所持空调费收据却不管用,还得再交一笔空调费。为此,他深有感慨,在报上载文发问;“一张车票须交两次空调费,这是哪家的规定?”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