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玉在椟中求善价”、“良禽择木而栖”,一直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作为生命中一次重要的转折,择业就业是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同时就业状况又是一个国家经济风向标。因此,就业已经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它更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普遍社会现象。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80万,比2003年增长6.8万,而2005年则有可能突破340万。可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李玲 《半月谈》2003,(12):9-12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跨过今年这道“就业槛”?各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何新思路、新举措?本刊记者电话采访了4所大学分管就业工作的负责人,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上海支部生活》2013,(6):48-49
学历与聘书——市场经济下的供求关系 记者:大约从10年前,我们就开始讨论“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难”这个话题,为什么10年过去了,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甚至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相似文献   

4.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就业问题无疑成为了此次会议关注的焦点之一。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使得原本供需矛盾已经显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在今年格外突出。“啃老”毕竟是绝少数,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还是面临着究竟是就业,还是创业的选择。但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创业,大学生首先学会的应该是敬业。  相似文献   

5.
2014年,727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这一群怀揣梦想的千里马能否马上找到工作?驰骋千里?连续几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会让他们对就业有什么样的期待?2014,迈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又有哪些新的动向?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高校毕业生有727万,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就业,据教育部负责人透露,截至8月20日,除去一些临时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没有履行签约手续,尚有5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  相似文献   

7.
《协商论坛》2014,(6):15-16
全国今年共有700多万大学生毕业,严峻程度远远超过往年,一些外贸类院校的经济类专业签约率仅为9%。在网上,今年大学生就业被戏称为“史上更难毕业季”。通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造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主要原因包括:  相似文献   

8.
“玉在椟中求善价”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但找“饭碗”还得审时度势。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高校毕业生2005年有可能突破340万。可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找“饭碗”?不妨对国外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经历作一管窥。  相似文献   

9.
有应届大学毕业生近日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他“太兴奋了”,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除了“被瞒着就业”,部分高校的毕业生甚至“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  相似文献   

10.
新闻背景:2008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将达到22.9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4.2万人。随着就业高峰的到来,制约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也愈发凸显,尤其是就业总量矛盾和专业结构性矛盾。使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因此。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做法不失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劳动保障世界》2006,(6):26-26
“我这么好的专业,找工作问题应该不大吧”、“唉。自己专业这么差,怎样才能找到好工作呢”……对这两句话,每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都会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据预计,今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413万人,大学生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那么,在激烈的竞争下,找工作,专业重要还是素质重要?哪一个才是职场“王牌”?  相似文献   

12.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健康成长、锻炼成才的沃土,是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广阔天地。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添宝贵的人才资源。近日,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等8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从今年开始连续5年,国家将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满后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报考公务员或者报考研究生都有政策优惠。带着这么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讯息,我们走访了部分高校及在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从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仅仅单靠就业市场调节的作用十分有限,效果不明显,“下不去、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十字路口的大学毕业生今年夏天,中国将有89.5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这些“天之骄子”,除一小部分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外,绝大部分都将面临着就业问题。从走出校门到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不过相隔一个多月的时间,但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少人要花上半年甚至更多的时...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大学本科扩招后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12万,比去年增加67万。据统计,在2010年之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将递增到350万以上。 面对扩招后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做好他们的就业工作,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解决大学生就业,离不开社会的关注,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学校的努力。而对广大毕业生来说,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正确认识就业,把握机会,实现成功就业,关键还在自己。  相似文献   

15.
过去,我们从未意识到作为社会精英群体的大学毕业生会遭遇“待岗”问题,更没有意识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会如此严峻。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市场化转向,我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大幅扩张,大学毕业生待岗人数也大幅攀升,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约为70%,目前累计已有数百万人以上的无业待岗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待岗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两条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条是辽宁某高校一些毕业生为了挤进自己向往的单位,主动提出“零工资就业”。另一条是重庆某高校学生为抵制某些黑心公司的压价,在校园网上发出贴子,号召该校大学毕业生联合起来组成“薪资联盟”——月薪低于2500元的就业协议坚决不签。  相似文献   

17.
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制度之后,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成为很严峻的社会问题。随着大学的扩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仍将处于一个就业人数的高峰期,年均700万左右。所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新闻记者会上指出:"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们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年研究》2003,(10):21-25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自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求职中正确选择的七个步骤2003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216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人,而200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40万人,这是近几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的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但实际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加大,很多单位苦于“招人难”。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招人难”,问题出在哪里呢?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和人才市场尚不完善的矛盾。在取消了分配制度以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一直没有建立、健全起来…  相似文献   

19.
斯嘉平 《浙江人事》2009,(12):14-15
今年是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临安市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有3700余人,加上金融危机导致的就业需求减少、企业减员等诸多因素,今年我市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临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市人事、劳动等职能部门积极通过举办招聘会、完善就业政策等多种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当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创新思路、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20.
今年被称作“史上最难就业季”。2013年4月以来,各地都在千方百计地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尽管就业形势严峻,上海东海职业学院毕业生们却没有感到太大的压力。数控技术专业的应届生小杨毕业仅一个月,就提前结束了实习期,正式与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发电机厂签订了录用合同。几个月来,与他一同实习的不乏本科生、专科生,但小杨的工作效率最高,生产的次品率也最低,因此得以首批签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