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陈峰君教授持所著《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书稿来会面,要我写几句话,我既感且愧,感的原因很明白,老友重逢,焉能不感!愧的原因也不隐瞒。我虽然也研究印度问题,对东亚几小龙的兴起也颇感兴趣。但对政治和经济我确实所知不多,我自认颇有点自知之明,要我对这个问题说几句话,确实说不出什么道道来,焉得不愧!但是我认识峰君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我们在北大亚非所共同工作过,不说几句话,对不起老友,只好勉为其难,把我关于这个问题思考地写一点出来。  相似文献   

2.
欧阳晨雨 《南风窗》2012,(22):80-83
面对经济疲态、执政党颓势和滚滚抗议浪潮的叠加,辛格政府所要启动的,既是没有多少退路的"背水一战",更应是"挽救人心的改革"。最近关于印度经济改革的几则新闻值得关注。一是印度经济事务大臣10月14日称,他预计印度今年出口下滑10%;二是评级机构惠誉表示印度政治环境不稳,令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风险,而标准普尔发表声明称,  相似文献   

3.
试析发展中印关系的几大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界领土争端、西藏问题、中巴关系以及安全问题,是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几大障碍。由于印度坚持边界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和几十年来一系列事态的发展,边界领土争端变得越来越复杂而难以解决。印度对西藏仍抱有“缓冲区”的意图,并且欲利用西藏和达赖作为与中国打交道的一张牌,中印之间的西藏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几十年来,中巴已经形成“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而印巴之间的敌对越来越加深;中巴之间的边界协定和军事合作尤其令印度敏感,致使中印关系不可能亲近起来。印度认为中国是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威胁”,近些年来,印度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和加强“东向”的军事合作,致使中印相互之间的不安与防卫不可避免。在正常的状态下,这几大障碍难以克服。  相似文献   

4.
印度,一个神秘古老充满哲学和宗教气息的国家,漫长宁静的恒河千古不变地流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给智慧的印度人民带来了圣水,也把这个伟大的文明带进了21世纪的现代世界。印度是令人神往的,不仅因为几千年的文化沉淀,而且因为人人都在说印度崛起了。崛起的印度是个什么模样?除了发达的软件业、核武器、卫星上天以外,印度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印度有一半儿童营养不良。大约每天有3500万人饿着肚子入睡。近些年印度不断有饿死人的饥荒出现。然而政府却面临着小麦过剩问题:小麦过剩5300万吨,这意味着将过剩的小麦一包包排起来的话,可以从地球到月球两个来回。批评者说中央政府迎合政治盟友和农场主的游说,在几个大邦以高价收购了很多很多粮食。然而同时中央政府又遵从国  相似文献   

6.
横亘于南亚次大陆的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汹涌奔腾了几千年,它时刻在浩叹着印度文明的骄傲,而流淌在它支流的雅木纳河,却着实地孕育了印度的首都——德里,这个既古代而又现代的城市。德里,印度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她代表着这个国家的灵魂,如雅木纳河绵延不绝一样,她绚丽的悠久历史始终揭示着3000多年的印度文化底蕴。不久以前,我受“首都略影”栏目之托,撰写一篇关于印度首都的文章。闲暇之余,漂泊过的德里开始在我脑海里晃动,耳边又响起她辉煌历史与现代文化焦躁的嘈杂声。  相似文献   

7.
天下     
《南风窗》2005,(8)
中国与印度:竞争与合作同时拉幕在欧美经济界话语中,中印并称为亚洲经济双引擎是去年的事情。过去几个月里,中印比较研究成为全球经济界的时尚。近来,印度政府颁布了鼓励外资进入的政策,引起人们对国际资本下个热点的猜想:印度会不会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竞争对手?据印度负责工商业的部长表示,在印投资的外商至少有77%获利。他表示外国投资在印度的驱动力和在中国不同。印度是靠国内市场,而中国是靠出口市场。他指出,印度最大的优势是广阔的人力资源,有4亿年龄在15岁到35岁之间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2月2日南亚六国工会领导人到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参观交流"南亚国家工会领导人培训班"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为加深我国与南亚各国关系而举办的,孟加拉、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6个国家工会组织的20名主要领导人参加了培训。座谈会上,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韩世春首先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北京市总工会的工作。职工大学相关负责人向外  相似文献   

9.
印度的民主只存活了几天。在瓦杰帕依的辞职和索尼亚的辞职之间的印度是属于印度人民的,此后,印度的有产者重新掌握了政权。 索尼亚并不代表人民,她是甘地家族的后裔,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从高技术条件下的几场局部战争中,清楚地看到:信息战不仅是现代战争的先导,更是战斗力的倍增器。据此,2002年3月,印度对原有的情报机构进行了改组,新的情报系统不仅解决了在原来的情报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更是适应了21世纪印度国家、军队对情报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印度共产党的现状及其内外政策主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4年5月举行的印度议会大选中,以印度共产党为首的左翼阵线赢得人民院543席中的61席,其中印度共产党(马)和印度共产党分别夺得44席和10席,成为仅次于国大党和全国民主联盟的第三大党团。那么,印度各主要共产党的现状如何?其政治主张是什么?它们对国大党和人民党抱有什么态度?本刊2002年第10期曾对印共(马)作过专门介绍,这里再刊发一篇关于另一个主要共产党--印度共产党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媒体     
美国《华盛顿季刊》2007年夏季号21世纪的中印关系美国蒙特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反扩散研究中心东亚不扩散项目负责人袁劲东撰文指出,以往中国并不把印度视为竞争者,认为印度一直是一个苦于贫穷、基础建设不足,官僚体制低效的国家。但自从中国开始以区域和全球的角度去评估印度时,才愈发注意到印度的崛起。中国对印度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四个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俄罗斯向印度空军交付苏-30MKI战斗机进程的加快,以及印度后续的自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印度空军决定为苏-30MKI战斗机调拨国内几个重要的空军基地以满足其部署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印度已经拥有两个苏-30多用途制空战斗机中队,均部署于浦那空军基地。印度空军官员称空军将在  相似文献   

1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出了《关于落实再就业政策考核指标几个具体问题的函》。这份文件对就业方面的一些问题做了最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15.
3月初,布什对印度的3天访问让新德里兴奋异常,双方就民用核能合作达成的突破性协议被印度总理辛格形容为:“我们今天已经创造了历史,我感谢你。”中国的崛起态势为印度赢得美国的青睐与厚爱争得了机会。面对亚洲两个崛起中的大国,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印度,在制度与预期上令美国更加“放心”。这不仅是本次印度在强行引爆核弹之后再次取得美国在核问题上的支持的原因,也是印度今后在中美印大三角关系和大中东民主进程中屡试不爽的王牌。美国在印度核问题上的妥协反映了美国对待大国崛起态度的差别。美国虽不欢迎核俱乐部的扩大,但…  相似文献   

16.
印度共产党和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是当今印度最重要的两个共产党。从两党的新党纲来看,新世纪以来两党思想有了明显的趋同现象,在对印度国情分析、对印度国家性质认定、革命的性质与目标等问题上的分歧明显淡化。两党理念趋同的主要原因在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国内坏境的重大变化,例如苏东剧变、印度国大党政策的右倾以及印度人民党的崛起等。然而,思想趋同并不等于思想相同,两党之间的分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有几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却引发了笔者很多的反思。一是个大事,关于建立国学院的争论,所谓"国"学,不能不谓之"大";二是教育问题,也许不大也不小,关于家庭私塾教育的系列争论,尤其以郑渊洁在其儿子亚旗身上的实验成为近日热点;三是个"小"问题,关于理科生越来越缺乏人文素养的批评。这三个问题,最近炒得热。三者,分开来论,都是问题,一个个都值得郑重讨论。但合起来看,就是一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及其教育体制下的变异和缺失。穷则思变,"变"本不是坏事,也是人类  相似文献   

18.
共和党内部尤其是布什总统与保守派基层之间关于非法移民问题的重大分歧,不仅会影响到几个月后国会中期选举的结果,更关系到共和党在未来几十年中的党运。  相似文献   

19.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09,(12)
印度教势力走向衰落据《联合早报》报道,印度大选揭晓,国大党获胜,显示几年前甚嚣尘上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未能卷土重来。与此同时,斯里兰卡血腥内战以泰米尔猛虎组织被政府军全歼而告终,意味着信仰佛教的斯里兰卡原住民制服了信奉印度教的后来移民。印度人民党的败选和泰米尔猛虎组织的覆灭,象征了印度教势力在次大陆的衰退。历史上,  相似文献   

20.
如果有人告诉你,世界上拔尖的21家软件公司,有12家在印度,你相信吗?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事实,或者说,不愿在头脑里记住这个事实。因为,在通向信息产业的道路上挤得闹哄哄的中国,还没有一家这样的企业。打开国门看世界已经20年了,我们关注的、比较的、要赶超的都是世界顶尖的国家、企业和技术。这体现了我们的勇气和自信,但也或多或少反映了我们的闭塞和浮夸的心态。我们并非已超越了其他“二流选手”,并非距离顶峰只有一步之遥。 关于印度,还有一些让我们吃惊的事实:我们所熟悉的美国电脑“奔腾”处理器是在印度工程师参与下制作的;印度正紧锣密鼓地准备自己制造航空母舰……当然,印度放了个“大炮仗”(原子弹)更是他们自己埋头苦干的结果——连美国中央情报局事先都不知情。而相对于依靠制造业的亚洲“四小龙”,印度更为自己经济增长的知识含量而自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