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周恩来认为政府总理也就是人民的"总服务员",他要求各级政府管理者,都要服务好老百姓,当好人民的服务员。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26年,功勋卓著,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这与周恩来的才能分不开,他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这也与他的勤劳分不开,他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地工作,精力充沛,不知道疲劳;这更与他的忠诚分不开,他对人民、对国家、对领袖始终忠心耿耿,正如郭沫若所形容的,"忠诚与日同辉耀,天不能死地难埋";这还与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分不开,他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严重损害了周恩来的健康。通宵达旦的工作,使周恩来心脏出现了问题,继而他又受到癌症的侵袭,于1974年6月1日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周恩来一面同疾病"苦斗",一面坚持工作,处理国内外大事,直到生命结束。病中的周恩来受到毛泽东的关怀,毛泽东总是及时就周恩来的病情及治疗检查问题作出指示。在生命最后的时光,周恩来在病床上与相濡以沫半个世纪的妻子邓颖超商讨身后事,叮嘱"一定不要特殊化",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人格和风范。  相似文献   

3.
<正>周恩来为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一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被外国人称为"全天候周恩来"。他白天忙于开会,接待外宾,有时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只好带些简单的饮食在驱车途中用餐。深夜,是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处理大量文件、研究重大问题的时候,其时他的电话仍接连不断。当接通周恩来的电话时,定会传来那一贯谦逊的声音:"我是周恩来。你是哪一位?"不管是深夜,还是凌晨,只要有急事,周恩来都是极其负责、尽心尽责、不辞劳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与共产国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周恩来生平研究中,周恩来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众所周知,自周恩来1924年回国至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在几乎有关中国革命的所有重大问题上,他都与共产国际有过较为密切的接触。因而,周恩来在这一时期的功过是非都与共产国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探讨周恩来与共产国际的关系,正确认识周恩来处理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关系的策略原则,实为研究周恩来生平不可或缺的内容。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周恩来与共产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特点,本文分四个阶段试加论述。一、初步的独立思考与组织上的服从(1924.9—1927.7)…  相似文献   

5.
2013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建告诉记者,伯父经常讲的就是要求她做普通劳动者。1968年已经参军的周秉建,按照伯父的意愿,脱下军装到了内蒙古大草原。二十年的草原生活使她深深感受到农牧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从而更加深刻理解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周恩来的侄儿周保章,参军10年后转业到一家工厂担任文书。他曾在中南海西花厅生活过一个星期。因为周恩来工作太忙,只在吃饭时偶尔聊几句,真正和他的谈话只有一次。而这次谈话中周恩来问得最多的是工人的生活、职工的困难,有些问题"几乎把我这个厂文书也给难住了"。周恩来嘱咐周保章:"希望你扎根在基层,永远做普通的劳动者。"周恩来的普通劳动者情怀,不仅体现在他对晚辈的教育上,更是体现在他自己的身上。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在其政治生涯中,即使遇上极其复杂的问题,也能冷静地思考,从容地面对,这是因为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很好的涵养,再加上无数次惊涛骇浪的历练。然而,在1973年的5月,周恩来在一次国务会议上却仰天长叹:"真是周门不幸!"周恩来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呢?1973年是十年浩劫的第八个年头,神州大地满目疮痍。尽管肩负着党和国家重任的周恩来一直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处理问题,善于抓大事和关键环节,把握住事件发展过程中的"轻"与"重"的方面及相互关系.1963年处理"跃进号"沉船事件,就生动地体现了他的这种领导风格.  相似文献   

8.
正新中国成立后,亲属们在得悉周恩来当上一国总理之后,希望获得特殊待遇的大有人在。但是,周恩来头脑冷静,在处理亲属的一些要求时,都能直面应对,绝不违反党的纪律,为全党树立了榜样性的"官德"。同时,他也决不是"黑脸包公",对周家一些确有才干的人也尽心培养,照用不误。笔者试着就周恩来在建国初处理与亲属的几件事说明他的为官清廉和大公无私。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的领导方法和思想方法有其特有内涵和鲜明特性,这清晰地反映在新中国成立后几个历史时期周恩来领导经济工作的具体实践中。20世纪50年代,他在具体领导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采取辩证思维,力求两条腿走路;凝聚各方面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考虑决策的民主性,多方面听取意见。20世纪60年代前期,他在领导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中,抓住关键环节提醒人们转变思想方法,强调回归求真务实,注重辩证思考,坚持以整体和全局观点、长远和发展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恩来有着思想方法上的坚守,比如基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政治运动不能妨碍经济工作;基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提出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考,提出要坚持不懈抓经济工作,并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周恩来领导经济工作的思想方法,从总体上来看,就是唯物辩证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体。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周恩来非常关心知识分子工作。他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做出了很多非常精辟的论断,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周恩来的知识分子思想主要体现在:要对不同的知识分子采取不同的策略;处理好政治与业务的关系;融洽干部与知识分子的关系;采用多种方式发展知识分子队伍。在今天,重温周恩来的知识分子思想,对动员知识精英投身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研究若干问题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少数著作中出现了一种非实事求是的倾向,对周恩来提出一些非议,比如所谓"愚忠"、"表里不一"以及在"文革"中的处境和作用等问题。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辨析。周恩来一生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这正是"精忠",是"周恩来精神"的真谛:"愚忠"之说完全将领袖人物的关系封建化了;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代表的是"治乱"力量,他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做工作减少损失,绝非"起了延长历史灾难的作用"。从周恩来的出身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他的革命操守和党性修养、他所从事各种斗争和领导的各项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周恩来的高尚品德堪称全党楷模,那种诬称周恩来"表里不一"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之细     
周恩来一生的功业之伟,人所共知,但其作风之细,却鲜为人知。思维的缜密和作风的严谨,成就了周恩来的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这位世纪伟人日理万机,却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细致入微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周恩来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1958年陈毅副总理兼任外长后,周恩来仍然直接领导外交部。我有幸长期在周恩来领导下的外交部工作。由于工作之便,我有机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周恩来。他那对党和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既注重以情感人,又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体现于他充分地尊重人、真诚地对待人与热情地关心人之中;以理服人,体现于他坚持真理、循循善诱与辩证施教上。周恩来的领导艺术体现了情中寓理,理中寓情,做到了情理交融。  相似文献   

14.
正五四运动前,在留学日本期间,周恩来已经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时,他是天津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1920年1月29日,天津各校师生五六千人奔赴直隶省公署请愿,遭到军警的阻拦和镇压,周恩来等被捕囚禁。在被羁押的半年时间里,他重新思考了许多问题,如他在一封信中所说,理想信念的"思想是颤动于狱中"的。出狱后,周恩来即赴欧洲勤工  相似文献   

15.
孟红 《党史纵横》2021,(3):54-57
关于周恩来大衣的故事有很多,这些大衣故事体现了他宽广无私的胸怀、乐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送皮袍给抱病工作的瞿秋白 1924年夏,周恩来听从党的召唤,由法国回到祖国.在一次党的会议上,周恩来与瞿秋白相识,共同的信仰与追求令二人一见如故.后来,周恩来接受党的派遣进入黄埔军校工作,瞿秋白则回上海主持党...  相似文献   

16.
正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剧,东北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反侵略、反殖民斗争。这中间,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指挥东北抗战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战之前的东北情结周恩来少年时代就与东北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年铁岭,二载沈阳"的求学经历,使他在生活和思想上发生了重大转变,正如他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话中所讲,"十二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在建设年代>(1949-1965)是刘武生同志继<周恩来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周恩来的晚年岁月>之后又一部研究周恩来生平思想的力作.作者长期在党的文献编辑研究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平思想研究岗位上工作,他的<周恩来的晚年岁月>2006年初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当年11月在香港出版海外版,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他的这本<周恩来在建设年代>(1949-1965)同<周恩来的晚年岁月>一样,是一部积数年之功、厚积薄发之作.  相似文献   

18.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人问周恩来:"你为什么不做些理论方面的工作?"周恩来反问:你怎么讲这个话?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那么多具体的事,总要有人去管它。我多管些这类事,就可以让毛主席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一些更大的问题。毛泽东很满意这种分工。1972年,当他会见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时,明确告诉对方,涉及特定国际问题和具体事项时,应该和周恩来去讨论,"我和你只讨论哲学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1949年10月1日下午二时,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作为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做好新中国的奠基性工作,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朝乾夕惕,忠于厥职。组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周恩来已经做着"内阁总理"的工作。在新政协筹备会议上,他就初步确定了"内阁"的基本框架,陆续把各大行政区的负责人李富春、高岗、邓小平、彭德怀、邓子恢、贺龙、陈毅、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前的筹备工作中,周恩来付出了巨大努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恩来在领导筹备工作时,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协商的原则。他在召集会议的过程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民主人士,表达了最充分的尊重;在确定参会单位与代表时,以最大可能实现"人民大团结"为原则,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共同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目标,为实现民主提供了政治基础。周恩来还根据历史任务和会议性质确定协商的内容;推动形成具体制度,确保民主协商的权威性;坦诚布公,确保民主协商体现民意。他主持起草《共同纲领》,形成各党派各团体合作的基础。他总结实践经验,对民主协商进行了理论上的初步探索,包括事前充分酝酿,坚持原则前提下的妥协和变通,允许充分表达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