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3月31日,上海市召开了2015年减灾救灾工作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全市2014年各项减灾救灾的工作成果,研究部署了2015年度工作任务,表彰了获得2014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的单位。市民政局副局长桂余才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减灾救灾工作要强化"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适应新常态,应对各种挑战,把握发展机遇,努力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减灾救灾治理模式。全市各区县民政局分管局长、灾情管理人  相似文献   

2.
<正>做好减灾救灾工作,民政部门担负着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2014年又是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一年,减灾救灾工作做得怎么样?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减灾救灾工作发生了新变化,面临新挑战,如何加快转变工作方式,如何推进减灾救灾事业全面深化改革是需要在实践中探究的重大课题。2014年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哪些新成效、新进展、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正>综观世界各国减灾策略,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和社会普遍认识到减灾救灾的重要性,相比较而言,这些国家对减灾救灾工作的研究较深,起点较高,手段较新,对我国的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谨向全国奋战在民政减灾救灾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向关心支持减灾救灾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坚持法治思维,深化改革创新,努力推进新常态下减灾救灾事业新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减灾救灾事业的基本遵循。2016年是国家综合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5.
<正>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定位、新理念和新要求。2015年5月和2016年7月,  相似文献   

6.
2012年2月27—28日,陕西省民政厅在渭南市召开了全省减灾救灾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减灾救灾111作会议精神,总结了陕西省2011年减灾救灾工作情况,分析了当前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了2012年重点工作。陕西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董亚明在会上总结了陕西省2011年减灾救灾工作,针对陕西省当前减灾救灾工作中存在的减灾机构不健全、政府投入少、救灾业务人员严重不足等问题.强调要突出抓好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综观世界各国减灾策略,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对减灾救灾工作的研究较深,起点较高,手段较新,对我国的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完善救灾预案体系和应急措施。只有在灾害发生前做好救灾预案,明确灾后应急措施,才能在灾害发生时,达到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目标。因此,要普遍地制定减  相似文献   

8.
庞陈敏 《中国减灾》2014,(11):10-15
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日益频发的严峻形势.适应救灾应急工作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全国各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预案编制人员的业务水平,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支持下.民政部于9月23—26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了全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编制人员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在23日举行的开班式上.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国家减灾中心主任庞陈敏结合近一两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实践,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老问题和新难题,并对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本刊选登了部分讲话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意见》贯彻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总结了我国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成功实践,充分借鉴国际减轻灾害风险管理先进经验,顺应我国灾害发展趋势,适应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明确了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定位、新理念和新要求,对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是指导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2,(7):26
陕西省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属自然灾害多发易发省份,防灾减灾工作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在刚过去的201年,陕西的救灾应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各级民政部门坚持减灾救灾并重,围绕大局,抢抓机遇,在减灾救灾多个方面取得了新成绩,有了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徐娜  徐璨  周萍 《中国减灾》2015,(3):34-39
<正>二〇一四年,在开展应急工作之余,民政减灾救灾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本刊特聚焦我国民政减灾救灾工作,展现我国民政减灾救灾人在平凡岗位上取得的不平凡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新近召开的全国救灾减灾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工作重心转向救灾减灾并重上来。这是适应国家自然灾害管理重大转型的新变化,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救灾减灾工作的新要求。我们要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切实转变观念,科学判断形势,超前确定思路,勇于实践创新,走出救灾减灾工作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处于重要转型期和发展机遇期。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唐山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遵循。2016年12月19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改革意见》),是指导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对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要进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并呈现出多灾并发、群发和集中爆发的特征,历史罕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近年来频繁发生,灾害损失持续加重,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基层减灾救灾办公室工作如何做到务实高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实务性强,要把服务作为立足点减灾救灾办公室作为民政部门业务工作开展的信息交流中心之一,领导处理减灾救灾日常工作的办事机  相似文献   

15.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出现新变化 从最近一两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实践来看,当前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灾害形势和全国救灾版图呈现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中强地震活跃,密度大.2008年以来,我国大陆进入7-10年中强震活跃期,连续发生了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和云南鲁甸地震.二是灾害的突发性、超常性特征明显.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几次灾害,如2012年“7·21”北京暴雨洪涝灾害,2013年四川都江堰山洪泥石流灾害、8月中下旬辽宁抚顺洪水灾害、黑龙江秋季大洪水以及今年8月“威马逊”超强台风灾害等,这几次灾害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三是“北涝南旱”趋势越来越明显.从2010年开始,中国北方有涝灾越来越重的趋势.四是东部地区灾害形势相对较轻,而中西部越来越严峻.这些新变化意味着我们的救灾任务将会更加艰巨、更加繁重.  相似文献   

16.
正4月11日,江西省吉安市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在遂川县召开。会议传达了全省减灾救灾工作要求,回顾总结了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情况,部署了2014年减灾救灾工作任务,并就"5·12"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有关宣传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各县民政局分管救灾工作副局长、救灾股长、灾害信息员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我国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国家减灾委各成员单位积极部署各项减灾救灾工作,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灾害,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5月12日,我们将迎来第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在历年来的防灾减灾救灾实践中,尊重科学和依靠法治缺一不可,成为做好减灾救灾工作的有效保障。"科学减灾"要求我们一要养成科学思维,二要普及科学知识,三要应用科学技术;"依法应对"要求我们一要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二要依法依规减灾救灾,三要强调不同主体的责任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提高全社会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天地之间,时间如花朵般绽放。如今,北方已然寒夜,南方依然艳阳。当时光的羽翼匆匆划过岁月的流年,当下,置身北京的我们,又见飞雪呈瑞,寒梅吐蕾。"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里,千千万万的民政减灾救灾人在经济新常态下谋划新任务、谋求新发展,以大视野引领大思路、以大思路带动大行动,在中国梦与减灾梦的交相辉映中,为波澜壮阔的减灾救灾史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站在民生的泥土上,我们铭记这一年的荣耀,也纪念这一年的甘苦:沐浴  相似文献   

20.
徐娜 《中国减灾》2014,(9):36-41
正3月7日,江西省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在景德镇乐平市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减灾救灾工作视频会议和江西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部署2014年工作任务,全面深化改革、真情服务群众,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上推动减灾救灾工作科学管理。会后,本刊记者就江西省减灾救灾相关工作专访了江西省民政厅副厅长刘立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