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美丽中国·首届全国特色生态旅游城市创建与发展论坛"会议上,长子县获得了"美丽中国示范县"称号。据悉,"美丽中国·首届全国特色生态旅游城市创建与发展论坛"是由中国县域品牌发展协会、中国生态旅游研究与促进会、中国旅游投资促进会共同主办的一次全国性、高层次论坛活动。该论坛紧紧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2.
郭二艳 《人民论坛》2015,(8):142-145
文章探讨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其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路径:一是明确和坚持生态旅游立法指导思想,二是健全完善生态旅游法律制度体系,三是构建生态旅游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四是完善生态旅游行业发展规范,五是提升生态旅游立法的民主程度。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企业乃至政府,把品牌作为重中之重提出来,并下大力气培植发展。但是品牌是什么,品牌如何精准定位、如何深入推广、如何成长输出、如何长期维护、直至如何管理成名,都是摆在无数品牌人面前的待解之题。企业经营品牌的思维应从"做大"转变为"做强",由"做强"到"影响"到商业思想的凝结,这不仅考验着企业的业务发展节奏,也对企业品牌人的专业管理思维和管理能力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6,(5)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三沙市的设立,为三沙海洋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笔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三沙当地居民在海洋生态旅游开发认知的调查与定量分析,了解三沙海洋生态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并根据认知分析为实现三沙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仕敏 《创造》2019,(5):59-64
2019年5月10日,我国迎来第三个"中国品牌日"。为民族品牌设立专门节日,表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诉求--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加快推动供给结构优化升级,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建设质量强国"。壮大品牌经济,正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李立 《传承》2011,(3):82-83
如何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使旅游业能顺应现代旅游倡导的绿色、环保、健康、持续地开发,是城市发展旅游经济中重点思考的问题。从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内涵出发,以宜春生态旅游为例,通过对宜春生态旅游资源现状的阐述,对生态旅游涉及的法律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如何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使旅游业能顺应现代旅游倡导的绿色、环保、健康、持续地开发,是城市发展旅游经济中重点思考的问题.从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内涵出发,以宜春生态旅游为例,通过对宜春生态旅游资源现状的阐述,对生态旅游涉及的法律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李炎 《思想战线》2000,26(5):82-85
滇西北香格里拉腹地中甸县,是云南省生态旅游开发示范区.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旅游扶贫原则指导下,构建保护性开发模式,开发设计并建成了以中甸县城为旅游中心城镇的碧塔海、松赞林寺和霞给村生态旅游示范区.这不仅丰富了生态旅游理论,更重要的是为云南乃至全国提供了一个生态旅游区开发的示范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品牌产生背景及理论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一些城市开始的城市品牌探索与构建现象,从市场化、全球化、城市化三方面论述了我国城市品牌产生的背景,并从品牌理论、城市功能理论和城市企业理论三个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城市品牌创建的理论基础,以为我国城市品牌的探索与构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毅 《当代建设》2003,(6):42-42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据估算,生态旅游年均增长率为20%-25%。由于我国国土广袤,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致使生物景观异常丰富。美国夏威夷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朱卓任教授来华讲学时,曾郑重其事地建议:“中国应重视发展生态旅游”。他说:“当前,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兴盛。中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许多尚未开发的大自然风景,这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难以找到的。中国政府对此给予重视。但就我国的生态旅游现状,其开发应放慢速度”。1、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征自从Ceballoslasourain于1983年提出生态旅…  相似文献   

11.
西部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农产品品牌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产品产销对接的载体,一般以发展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为主。目前,在社会需求多元化、买方市场形成等因素的共同制约下,合作社有必要通过品牌构建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因此,应加大国家政策性扶持,打造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清晰界定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商标产权,构建打造民族地区合作社联合社,因地制宜地开发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可攀附工商资本品牌和渠道,实现特色农产品品牌定位;合理延伸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品牌认知度。  相似文献   

12.
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郝晓兰 《前沿》2002,(10):145-148
本文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本质与内涵出发 ,分析了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 ,提出了草原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性、社区参与、产品多样化、多渠道筹资等原则 ,并对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科学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建设具有专业知识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提高服务质量与加强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中国桂林龙脊梯田景区和泰国黎敦山发展项目为例,对中、泰两个代表性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进行研究与分析。文章从旅游产品开发历史与发展现状、社区参与旅游项目、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保护、乡村民俗旅游项目品牌建设四个视角进行分析,提出以"政府指导、企业执行、社区融入、居民获益、社会认可"为原则的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模式,发展社区融合的乡村旅游项目,发挥旅游扶贫效益,为我国乡村旅游更好更均衡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牛艳莉 《前沿》2012,(17):183-185
民办商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借用企业管理中的品牌概念,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民办高校构建品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进一步构建品牌资产逻辑机构模型,借此模型着力阐述品牌构建的渠道与途径,进而实施民办高校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5.
《公民导刊》2013,(8):64-65
<正>2013年度第二批C-NCAP碰撞测试已于7月1 2日全部结束,长安睿骋以56.2分的高分与天籁、豪华品牌宝马3系同居三甲,刷新了中国品牌安全碰撞得分纪录、问鼎C-NCAP"中国品牌安全第一车。与此同时,在本次参评的9款车型中,长安睿骋的得分力压甲壳虫、迈锐宝、朗逸等进口、合资车型,并将中国品牌与宝马3系的差距压缩到0.3分的微弱之差,这不仅成为中国品牌赶超外资、合资品牌的里程碑事件,也树立起中国品牌中高级轿车的安全新标杆。  相似文献   

16.
王焯 《人民论坛》2012,(23):70-71
我国"老字号"企业发展存在着品牌濒危;经营管理滞后、市场营销或缺;与现代城市规划相矛盾;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需要采取遵循市场规律,丰富产品形式;鼓励创新;加大"老字号"商业品牌挖掘和培育力度;积极推进法律法规建设等措施,振兴"老字号"商业品牌,进而增强中国经济综合竞争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国际上提及中国国家形象,首先联系起来的是中国制造的产品。但是,更进一步的产品认知就是中国产品的档次不高。有调查数据表明,66%的国际商业人士认为中国产品仅能用"廉价"形容;而94%的美国人叫不出一个中国品牌。《商业周刊》连续10年的"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没有一个中国品牌的身影。而中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中国是茶叶  相似文献   

18.
公安品牌建设对于公安机关提升工作效能,推进公安业务工作以及公安队伍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漳州110"就是人民警察服务人民的典范品牌。"漳州110"品牌三十年来创立了"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的品牌形象。"漳州110"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牢固树立品牌的"护旗意识";立足自身职责职能,积极改革警务运行模式,提高自身的工作效能;改进服务方式,建立主动服务、科学服务模式;注重公安品牌的形象建设,构建了优良的公安品牌形象。这些也对我国公安品牌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SWOT分析贵阳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认为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优势大于劣势。贵阳民族生态旅游产的发展应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气候优势,紧紧围绕避暑旅游与生态旅游开发,构建与喀斯特自然美景和文化产业耦合互动的特色发展模式,打造特色产业体系,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充分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提升内生经济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20.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明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也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与重大机遇。但生态环境脆弱、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主要问题阻碍着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西部民族地区只有多管齐下、科学规划、转变理念,才能把握机遇、展现新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