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6年前,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梦魇中醒来,走出"无法无天"的泥潭,开始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性大转折。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拉开改革开放大幕伊始,便洞察到,唯有民主法制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传统法律文化: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法律文化: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主要障碍张爱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另一种表述便是法治。邓小平同志说:“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前,告别"文革"浩劫不久的中国,徘徊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中国,究竟向何处去?邓小平在1978年给出了黄钟大吕般的答案——"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是寒冬季节中的思想先觉,唤醒了迷惘中的国家。1978年12月。在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形成共识,载入决议。这标志着,"民主"从一开始就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4.
阿计 《人大建设》2009,(3):30-33
引言:1978年12月,具有中国改革开放宣言意义的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这标志着,“民主”从一开始就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讲话中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思想和注  相似文献   

6.
顺应体制改革加强妇联建设反思沉重的历史教训,19年前,邓小平坚定地指出:“为的保障人民的民主,必须使民说制度法、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此言一出,意味着多年“人治”的机制将发生历史性的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向世人郑重昭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生命。所谓民主,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说法,“是作为类概念的国家制度”,“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人类社会自从产生国家后,只有民主制度才是国家的最完整形式。列宁最早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得出结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一定要立足于从民主制度上解决国家长治久安问题,这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8.
日历     
《中国人大》2014,(24):4-5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指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9.
贯彻十五大精神,对于人大工作来讲,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指引的方向,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做好人大各项工作。用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指导人大工作,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和坚持好他倡导的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民主原则,把发展民主与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合起来。邓小平同志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民主,归根到底是国家制度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怎样才能坚持好这个民主原则?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相似文献   

10.
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深刻汲取"文化大革命"践踏民主、无法无天的沉痛教训,一再重申,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为了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必须完善国家的宪法、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使社会主义法制成为保护人民权利,保障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制裁犯罪行为,打击阶级敌人破坏活动的强大武器。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转变而转变。基于上述认识,党中央始终把加强社会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必须以立法为前提和开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就,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创立了堪称良好的必要前提和开端。尽管立法工作还有一系列立、改、废的艰巨任务,必须毫不松懈地继续抓紧进行,并应大力提高质量,但是,把...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古人云:"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事,四方来效"。法平,则吏无奸;法定,则言不能移;"法立,则莫得为私矣。"所谓"依法决策",就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领导干部选拔的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但近年来,领导干部选拔工作陷入票决民主被滥用的误区。为使领导干部选拔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民主化水平和选拔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和努力探索运用协商民主方式选拔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4.
雷国珍 《湖湘论坛》2001,14(1):52-54
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要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认为它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好、成就最大的时期;用全局的眼光来审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认为它是全国民主政治建设中重要一环,为全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鲜经验。  一、举世瞩目: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世界定位  中国进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必须从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这是一条根本原则。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由于坚持了这条原则,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只用了二十…  相似文献   

15.
卜问 《人权》2008,(4):52-53
鱼目混珠,调包,原是普通骗局,现在却有人用之于改革开放和民主,这就是要调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包。有洋调包,就是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调换为民主社会主义,或者说西方民主。这似乎不少人已注意到了。还有土调包,就是把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调换成胡适牌的改革开放和民主主义。这是新戏法。  相似文献   

16.
民主集中制新实行问题的辨析柳德生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主集中制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应该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和发展民主集...  相似文献   

17.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要求发展民主政治,这两者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必须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向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创造了条件。因此,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就必须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社…  相似文献   

18.
胡国喜 《人大研究》2009,(11):14-18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使党内民主的发展走上了一条依靠制度设计创新和有机安排的科学道路。从而建构起由党代会、党委会、党内选举、党内监督和党员权利保障等五大制度所组成的党内民主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对中国人来说,这是最值得纪念的事情。因为正是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使中国人民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使中国成为世界和平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是体制内民主化的切入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党内民主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只是实际进展尚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党内民主改革涉及的面太广_同时,党内民主改革既不能作表面文章,华而不实,又不能大动干戈,造成政治上的波动和改革的阻力。因此,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战略。我认为.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切入点。根据党章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各级领导机关及其成员,均应由党员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选举是党内民主制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完善党内的选举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的选举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