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衡》正文中保存有大量丰富宝贵的训诂资料,这些资料在训诂方法方面具有其自身特点。《论衡》的训诂方法以义训为主,间或使用音训,不用形训。这是同《论衡》文体与其训诂目的直接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明朝徽州祁门人汪机编撰的《本草会编》早已亡佚,但借助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辑出的71条,发现《本草会编》的内容有纠错、解释、心得、评议、摘引、置疑等特点,这些正是得到李时珍肯定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是我国文献目录学史上比较重要的两部著作。本文通过对两书中所列篇目卷数的分析,认为其具有以下两点意义:一是具有辨体别名的作用:二是反映了当朝官藏书籍的存亡情况。  相似文献   

4.
许叔微,字知可,南宋绍兴年间名医。生于1079年,卒于1154年,真州白沙(现江苏仪征县)人。曾举进士并官集贤院学士,故有许学士之称。许氏著作较多,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类证普济本事方》,尚有《伤寒脉法三十六国》(已亡佚)。从这些文献分析,许氏是立足临床,对伤寒学、方剂学、杂病有所研究,并取得一定成就。本文兹对许氏主要学术思想,作一评述,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一《春秋决狱》散见的判例钩沉董仲舒是汉初公羊学大师,长于治《春秋》,《汉书·董仲舒传》说“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其依据即《春秋》等儒家经典。《后汉书·应召传》载:“故胶东相董仲舒,老病致任,朝廷每有政议,数谴廷尉张场亲至陋巷问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232事。动以经对,言之评矣。”可知董仲舒本人撰著了《春秋决狱》一书。《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录《公羊董仲舒治狱》16卷,《隋书·经籍志》、们B唐书·艺文志》均载有《春秋决狱》10卷。惜乎唐以后散佚失传。《…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与《灵枢》、《素问》关系,晋·皇甫谧认为是由《黄帝内经》一部书变成《针经》、《素问》二部书。元·吕复和清·姚际恒则认为《灵枢》、《素问》是汇聚而成。本文考析认为:《汉书》之后的东汉时期医经七家曾经历了一次改纂过程,可能由医经七家被分别集纂成《灵枢》、《素问》、《难经》,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7.
黄平历史悠久。据《史记》、《汉书》、《水经注》等史书记载:春秋时代黄平旧州是古且兰国的国都,与当时贵州境内的另一个酋长国“夜郎”齐名。黄平是贵州省黔东南西北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国家级风景名胜舞阳河源头。2006年,《且兰古国——黄平》被选入全国小学六年  相似文献   

8.
《至正条格》是元代后期一部重要的法典,颁行于元顺帝至正六年。此法典久已亡佚。2002年韩国庆州发现该书元刻残本,2007年公布了是书的影印本和校注本。其与元代前中期的《大元通制》相比,虽然编纂的总原则是类集,但在以"事类"设目、法律语言简洁、突出令的禁止性功能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神秘的夜郎,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虽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至今其魅力弥久愈新,引起人们对夜郎千古之谜持久不衰的关注和解谜的孜孜以求。最早记载夜郎历史的权威性史籍文献是司马迁的《史记》,此后班固的《汉书》、苟悦的《汉纪》、常琚的《华阳国志》、范晔的《后汉书》等均有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在贵州境内就不断有夜郎时代的文物被发现。新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誉称世界的文化之邦,数千年的历史不仅在文学、艺术、医学等方面为我们留下极为丰富而珍贵的遗产,在法学领域方面留下的史科的数量之多也是世上罕见的。在《左传》、《国语》、《墨子》、《庄子》、《管子》、《史记》、《汉书》、《晋史》、《明史》等书著以及荀况、韩非、李斯、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等名人文献中,都有这方面可观的记载。它揭示了数千年来国家兴亡和时代更迭的立法  相似文献   

11.
《汉书·枚乘传》中“二十四郡、十七诸侯”的提法,对研究西汉时期政区地理的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前的研究都对此存在一定误解.二十四郡中应当包括东海与长沙二郡.十七诸侯指的则是未参与叛乱的诸侯总数.  相似文献   

12.
《汉书·刑法志》对肉刑存废问题做了探讨。在肉刑体现的刑罚目的中,可以看出刑罚教化理论的影子。肉刑废除的原因主要包括思想和经济两方面。"因时而作"思想在儒家关于肉刑存废问题上有所显现。该理论不仅使儒家思想达到了自我完善效果,同时也对后世社会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贿赂,古时称为“赇”,即用财物买通别人。贿赂之行,古已有之。《汉书·刑法志》和《隋书·刑法志》均有“受贿枉法”,记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我国封建社会比比皆是。然而,一些封建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对贿赂的祸害确有清醒的认识。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就曾指出:“弊政之大莫名贿赂行而征赋乱。”南宋爱国将领岳飞也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就太平  相似文献   

14.
论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一语源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采用了这句成语中的形式,吸收了它的朴素的合理的含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作了哲学的阐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这个解释以崭新的内容.使实事求是这一概念获得了新的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程芝田,歙县人,清嘉道年间名医。博学能文,字法米南宫,善指墨画,曾为新安诸生。其永世业岐黄,于医理尤精。熟读中医西部经典,尤遵崇仲景;并博览唐未以来诸名家医著,吸取各家之长,颇能融会贯通。著《医博》40卷、《医约》4卷,惜乎遭乱而皆亡佚。悬壶衢州,浙江名医雷逸仙受业于程氏,尽得其传。逸仙作古后,其子少逸因觅逸仙方案遗稿,而得程氏遗著《医法心传》,遂请知交刘国光作序,于光绪11年(公元1885年)将该书刊行出版。全书计医论12篇,包括程氏对五行、伤寒、温疫、痢疾、痘科、损伤以及治学等方面的学术见解,近人谢观称赞其“持论颇通达”,后曾被编入《陈修园医书五十种》  相似文献   

16.
西汉初期刑罚制度的改革,是以“缇紫上书”为发端的。以文景时期废除肉刑为中心的刑罚制度改革,是中国社会从奴求制度过渡到封建制度以后在法律制度上的一次重要改革,为其后封建五刑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封建法律制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一、“缇萦上书” 根据《汉书·刑法志》的记载,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应当处刑,下诏狱,逮系长安。淳于意没  相似文献   

17.
班固的史学思想主要是:封建正统史观;天人感应神学观;人性“三品”说的唯心史观;历史变化的观点。班固的史学思想在我国史学上有一定的地位。首创纪传体断代史,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严肃认真的写史态度,史学与文学浑然一体,使《汉书》在史传文学上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长安宰相谱     
宰相,是我国封建时代辅佐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人.不同朝代,称呼有别.作为十二朝皇都,长安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这一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它所提供的种种机遇,为长安孕育和造就了大量人才.我在浏览《汉书》、《后汉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中,发现从西汉武帝建元初(公元前140年)到五代十国后汉末(公元950年),长安县和万年县(后改成宁县,中华民国初年并入长安县)就出过65个宰相,其中仅唐朝就有5l个.他们受命朝廷,忠顺皇室,或直有进谏,或殚精竭虑,或绳尺有制,或长于谋略,或著书立说,或善于施政,或勤政廉洁,或行秽思晦,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粉墨登场,各逞其能,事迹昭然.  相似文献   

19.
《苏武传》出自《汉书·李广苏建传》,附于《苏建传》之后,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史传散文佳作之一。这篇人物传记,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拒降,19年持汉节不释,最后胜利返国的始末经过和动人事迹,是一个脍炙人口的爱国主义名篇。传文共四大段:第一段写苏武出使被扣的原因及其不屈服于威胁利诱的忠贞气节;第二段写苏武不为李陵所动终于回到祖国的经过;第三段写苏武晚年的遭遇;第四段附载麒麟阁图画功臣之事,以见苏武的功业德行不亚  相似文献   

20.
[同义]《说文·言部》:“读,诵书也。”“讽、诵”互训。《广韵·入屋》:“读,诵也。”《汉书·倪宽传》:“时行赁作,带经而鉏(锄),休息辄读诵。”《梁书·江蒨传》:“蒨幼聪警,读书过目便能讽诵。”《三国志·吴志·阚泽传》:“所写既毕,诵读亦遍。”唐康骈《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文皇帝所著之书,有理国理身之要,披阅诵讽不离于口。”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前时所枉文章,讽读累日。”以上“读诵”、“讽诵”、“诵读”、“诵讽”、“讽读”皆同义连用,指念读诗文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