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老新模式     
《时事资料手册》2006,(1):68-69
我国是在经济欠发达情况下进人老龄社会,社会供养严重不足。一方面.我国家庭“少子化”的趋势使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一对夫妇同时需要照顾4位老人和1个孩子。这在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很难实现。另一方面.在国外已成为主流模式的社会机构养老在我国却处境尴尬。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老人不愿意进入养老院: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容量不足,所能容纳的人数只占老年人口的0.8%;  相似文献   

2.
毕劼 《广东民政》2008,(3):25-26
在我国,老年人口迅速增长,同时,伴随着社会变迁,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和核心化,家庭养老资源减少,供养能力下降等问题的出现,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日渐陷入困境。如何养老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性课题。  相似文献   

3.
《群众》2008,(4):24-25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老年人口众多所带来的社会压力产生了诸多顾虑,诚然,老年人多数已经离开工作岗位,需要家庭和社会的供养,但是,他们并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只要给予他们合适的舞台,他们照样能够发光发热,继续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们镇敬老院办了几年,起的作用较大,但也遇到不少矛盾,如供养资金筹集困难、办院规模不能适应供养对象日办增多的需要等等。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探索,主要在完善服务功能上下功夫,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服务对象上。走出单纯供养“五保”老人的小天地,向社会延伸、逐步实现服务社会化。目前,乡镇敬老院收养的老人有3种,一种是无经济来源,无子女配偶,日常生活无人照料的“三无”孤老,一种是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因未婚和已婚下育、丧子丧偶等原因成为老来无子女和配偶,日常生活无人照料的孤老;另一种是有子女及配偶,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5.
现令农村残疾人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在农村经济落后地区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更是艰难。基于社会文明、和谐及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原有制度基础上推陈出新,以财政供养为主,采取“零支柱”、“第一支柱”的保险制度,同时辅之以家庭养老和集中供养形式,结合就业手段,多管齐下,建立起完善的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赤峰市在五保户供养工作中.采取“分散供养提高标准.集中供养整合资源”的办法,不断加大城乡五保供养工作力度.既满足了部分五保对象不愿离开故土的愿望.又实现了让一些五保对象到敬老院集中供养的目标,使全市18620名城乡五保户生活无忧。  相似文献   

7.
社会福利社会化是当前儿童福利院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北京市儿童福利院近几年初步探索了一条收容供养社会化的发展之路。即在集中供养基础上推行了分散代养、农村家庭寄养、国内、国际社会赞助、个人义务助养、家庭领养和垮国领养的社会化收养模式。1、分散代养近几年由于城市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加,孤残儿童数量也在不断扩大,我院现有床位已远远不能满足收容的需要。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京郊延庆、大兴两个县又开设了代养点。代养点是利用当地原有的敬老院、托儿所设备建立的,无需国家额外投资,这等于我们又无形中扩增…  相似文献   

8.
唐踔  兰瑞芳 《传承》2012,(13):20-21,79
“广西五保村供养模式”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面临着资金短缺,医疗成为软肋,物质导向型,供养标准低以及重建设、轻管理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应通过动员全社会参与,发展村办经济,多渠道筹集资金,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妥善解决医疗问题,加强和改进管理等举措,努力实现“五保村供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内黄县民政局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具体作法:一是严格认定程序。根据“本人申请、村委会评议、乡镇审核、县民政局审批”的工作程序,严把“三关”,坚持“三榜公示”制度,确保公平、公正、公开。二是加强动态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开展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核查,进行逐户核查。三是提高补助标准。结合全县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将今年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调整为集中供养每人每年2240元,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暴露出诸多弊端:一是供养渠道不够通畅、来源单一,且不稳固;二是供养标准偏低;三是供养方式不当,五保老人孤苦无助的状况无从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老人的生活状况应该得到更多关注,其供养方式应该得到改进,其生活质量应该得到提高。实践证明,对农村五保老人实行就地集中供养是一条好路子,值得推广。 就地集中供养的具体做法是:在五保老人较为集中的村或大的自然村,多渠道集资兴建“五保新村”,将附近的五保老人集中到“五保新村”中来供养。“就地集中供养”的  相似文献   

11.
谢松保 《世纪行》2012,(11):27-27
(一)广覆盖。其一,老年人福利从城乡“三无”老人向全体老年人拓展。以“三无”老人、低收入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空巢高龄老人等老年群体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社会老人。尽可能将他们都纳入社会养老服务保障范围。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机构养老的骨干作用.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确保全省养老床位年增长10%以上。其二,儿童福利从机构供养孤儿弃婴向全体孤儿弃婴拓展。  相似文献   

12.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理论。该理论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内涵:(1)满足需要,尤其是贫困地区人民的基本需要。其必要条件是实现经济长期、稳定、高效的增长;其充分条件则是将人口控制在适度规模,使之既满足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又不对需求产生压力。(2)消除极限。在满足当代人或后代人的需要时,资源与生态环境有一个供养和承载能力的极限问题,消除极限其必要条件是不断发现和扩充非再生资源的数量,不断提高可再生资源的生产力;而其充…  相似文献   

13.
邹城市政府及民政部门认真落实人大代表提出的“关爱老年事业,强化敬老院管理,提升集中供养水平”的建议,以开展农村做老院规范化建设示范活动为抓于,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是新当选的村民委员会主任。上任后不久,就有一些村民递交“五保”供养申请,要求享受“五保”供养待遇。村委会在开会审核“五保”供养对象和确定“五保”供养内容和标准时,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请问,哪些人可以成为“五保”供养的对象%“五保”供养的内容有哪些%读者  相似文献   

15.
刘清明 《湖湘论坛》2001,14(5):92-9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出生率下降,平均寿命提高,我国已于1999年10月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我国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主要影响是:(1)老龄人口的增长必然加重劳动人口的负担;(2)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化必将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人口老龄化使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大量增加,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4)人口老龄化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的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5)人口老龄化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13,(1):65-F0003
近年来,河北省滦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五保供养工作。2008年以来,投资近4000万元,对乡镇敬老院进行整合,建设了六所跨乡镇区域性的五保供养服务中心。2010年。长山峪五保供养服务中心被评为“全省模范五保供养服务中心”和“全国模范敬老院”。2012年,将安纯沟门五保供养目艮务中心改扩建为集五保供养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光荣院、救助站等“多院合一”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麻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老龄、长寿工作,建立健全了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出台了《老年人优待政策》,把城区“三无户”全部纳入了城镇低保,在农村建立起了家庭、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使五保老人年供养金人均达到1100元,对百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营养补助,95~100岁以上老人实行免费健康检查,还建立了百岁老寿星健康状况跟踪档案;在23个乡镇建成了敬老院,养老机构床位达到每千名老人10张。同时,广泛开展城乡老年文化活动,全县共有老年文艺队伍30多支,参加活动人数达2.4万余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工作较为普遍存在着建院难,管理难,保障难。护理难,就医难,敬老难,谋福难。送老难,创收难、发展难等“十难”问题,难以满足广大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之需。在此,仅针对其症结之源、浅谈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统一战线》2012,(4):61-61
江苏省灌云县伊北二庄校区是该县唯一的“孤幼儿集中供养工程”供养点,生活、学习条件简陋。为此,县委统战部将此项工程列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推进“光彩事业”的重点工作,积极协调建设资金,亲自参与工程建设。目前,该县第一所集教育、教学、生活管理于一体.可容纳1OO余名孤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孤儿福利中心已竣工建成。  相似文献   

20.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老年人口更趋长寿,十多年后一对农村夫妇最少要供养三位以上的老人,有许多家庭将供养五位以上老人,加上所要抚养的后代,一户农家人口将会在7人以上,那时农村家庭将不堪重负,城乡差别也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尽早进行创建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最核心的三大难题:一是能否实现现有农村老人的国家供养;二是能否确保养老保险费的费源充足且覆盖全国农村人口;三是如何向相对贫穷的农民征收养老保险费。只要能解决这三大问题,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就必然能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