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法治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指出法治的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意识形态尤其是官方意识形态的改变是法治国家得以存续的重要思想保证和观念基础。同时,分析了新的发展环境下,进一步协调意识形态和法治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指导国家建设的意识形态及其执政理念的变化是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关键性自变量。从理论坐标上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变革与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关联体现在执政党合法性重塑、适应性转型以及政治发展推动力等方面。从现实坐标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历"改革式重构"和"发展式转换"两次意识形态变革,这从不同层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从发展坐标上看,执政党要增强意识形态实践性、认同性、包容性以应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未来挑战。现阶段"中国梦"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意识形态创新,为探索中国政治发展开辟出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切实维护和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对维护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意识形态安全战略策略,以确保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领导俄国意识形态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列宁围绕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意识形态具有论证和捍卫统治阶级合法性的政治辩护功能、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批判引领功能、汇聚革命力量和团结社会建设力量的凝聚整合功能。正确理解这些重要论述和实践经验,对于当前我国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基础、政党功能、核心政治结构和政治制度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特色.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特色是在世界史和民族史相结合的过程当中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及政治现状、世界各国政治文明及共性成分与实践创新的结合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必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精华并结合中国...  相似文献   

6.
党内政治文化的结构层次非常复杂,处于核心层次的是政党意识形态层次,位于外围的是政党心理层次,处于两者之间的是政党价值层次,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彼此制约,共同左右着党内政治文化的走向.政党意识形态层次决定党内政治文化的性质和其他两个层次功能的发挥;政党心理层次是政党意识形成的准备阶段,是党内政治文化中最为复杂的内...  相似文献   

7.
政治资源是政治现代化启动和推进的前提和基础.政治发展不仅是一个消耗政治资源的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资源配置的过程;政治资源的配置影响政治稳定,往往形成不同的政治形态.中国政治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资源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认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包含信仰体系、认知体系、策略体系以及特定承载主体等多个维度。具体到中国语境,主流意识形态特指作为执政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自革命时期发展而来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历史因素、西方文化传播、大众消费社会兴起等多重挑战。为此,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适应性调适与变革,就其本质而言是通过协调与平衡革命与执政的辩证关系以保持主流意识形态整体架构的相对稳定性,提升边层结构的灵活性、包容性和创新性,从而吸收和排解转型期产生的压力与矛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社会发展各个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都具有同化大众意识的凝聚力,使社会在统一理想、目标和方向中迈进。从另外一个方面讲,社会政治权力同时也是在意识形态的叙述和解释中获得合法性,被大众意识承认和接受,并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如果在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减弱或者丧失,那么社会的稳定和向心力也将减弱,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域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面向国际领域、经济与科技领域 ,以及社会心理领域拓展 ,改变并发展作用方式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农民政治意识的走向有两种趋势,一种是良性发展进而促进农村有序发展,另一种就是非良性发展进而导致农村无序或失序状态。从当今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阶层分化、利益变动、制度变迁等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农民政治意识的发展走向。在引导农民政治意识良性发展理路上,需要从理念、组织形式以及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创造性地转换,推动法治赋权、农民合作以及思想引导,以规避非良性发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毕节试验区20多年的建设,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范型.以多党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和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政治实践,为中国当代政治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思考,探讨毕节试验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对理清中国政治发展方向,推动中国政治治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二次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转型:第一次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发展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发展;第二次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政治发展。两次转型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衔接的。但是,第二次转型较之于第一次转型更具有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是一个媒介化生存的信息时代.如同环绕在人们周围的空气一样,大众传媒俨然成为影响和改变人们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顺应这一时代趋势,不断提高和改善在大众传媒境遇中的建设实效.正确认识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维度构成了理解这一问题的前提条件,而辩证认识大众传媒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双重影响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众传媒境遇中的实现路径则是时代提出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与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运宏 《湖湘论坛》2006,19(5):5-7,38
政治文化支配着人们的政治活动方式,影响社会及其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政治文化作为政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经济政治以及当前国际国内的背景等因素,其基本格局具有多元并存、多元冲突、多元互动、多元融合的特点。立足中国实际,建设先进政治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4,(9):90-90
赵子尧在《思想战线》2014年第3期撰文认为,当代中国的政治惯例作为成文宪法与法律之外的政治实践,具有政治规则的属性和效力,既是对成文宪法和法律的补充,也受制于成文宪法和法律的精神。政治惯例实践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调整、规范和形塑,对中国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不容小觑,其在某些方面的效果是成文法无法达致的。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交流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龙 《湖湘论坛》2010,23(4):8-11
<正>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包括道德安全、舆论安全、理论安全、政治信仰安全等。文化交流对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是一面"双刃剑",既有积极效应,也将带来诸多挑战和消极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有利措施以确保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客观发展潮流,它不仅改变着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格局,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应从实际和发展阶段出发,确定自身的政治发展战略。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是:在价值取向上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是渐进式发展;基本前提是政治稳定;动力来源是内缘式改革。  相似文献   

19.
李伟 《人民论坛》2012,(24):42-43
政治冷漠症剖析不断地研究和把握社会成员的政治观,是制定政策、开展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认真审视目前实际情况,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政治参与度不高,政治信仰缺失,甚至出现政治冷漠症。深入剖析当前中国青年政治热情现状,会带给我们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是特定社会中具有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支撑和服务于一定权力和统治关系的象征形式,具有认知功能、目标功能和政治功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意识形态象征形式的大众传播活动,使理论形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成为制度构建的核心和灵魂,并通过公共政策的贯彻执行,使这种象征形式所联结的意义指涉,深入人民大众的观念系统,为大众所接受和理解,并转化为内在的信仰。意识形态大众传播的一般特点,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路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