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光扬 《法庭内外》2012,(11):26-29
11年前,因"大量使用霉变及退回馅料生产月饼",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被央视《新闻30分》曝光而破产,享誉70余年的"冠生园"知名老字号声誉一落千丈。所幸,"冠生园"的传承者们用货真价实、诚信经营的不懈努力,成功"救赎"了这一老字号。从"硝烟弥漫"的上海、江苏两家冠生园企业的品牌大战,经历沧桑的"冠生园"品牌再度大放异彩。"冠生园"异地买月饼4名时尚男女来到江苏某市的某超市,驻足苏州市冠生园食品厂销售专柜,对包装精美的月饼凝神观望。"冠生园是个百年老字号品牌,物超所值,送礼有面子,自己吃也很实惠。"女营  相似文献   

2.
邓光扬 《检察风云》2012,(20):60-61
中秋佳节将至,"月饼大战"又始。因"陈馅月饼",南京冠生园10年前凄凉破产,国内众多"冠生园"无辜被牵连。所幸,"冠生园"的传承者们,10年来用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诚信经营的道德和人格力量成功"救赎"了这一老字号。最近,在南京中院尘埃落定的上海、江苏两家企业的商标权争夺战表明,"冠生园"再度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3.
拥有世代相承的独特工艺是大部分中华老字号赖以成名及生存的根本基础,长期的历史传统使其倾向于采用商业秘密方式保护,但单纯的商业秘密保护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创新和规模扩大。结合上海冠生园、北京同仁堂两个老字号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的实证调研,我国中华老字号企业要立足企业技术创新,综合采取专利、商业秘密立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邓光扬 《中国审判》2012,(10):70-72
1934年,"冠生园"品牌月饼聘请影后胡蝶为形象代言人,推出广告词—"唯中国有此明星,唯冠生园有此月饼",产品一时名倾大江南北。11年前,因"大量使用霉变及退回馅料生产月饼",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被央视《新闻30分》曝光而破产,享誉70余年的"冠生园"知名老字号声誉一落千丈。去年,位于上海的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又以商标侵权为由,将苏州市冠生园食品厂告上法庭,月饼大战再起硝烟。今年中秋节前夕,笔者获悉最新消息,苏沪两家"冠生园"企业的品牌官司即将落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经历四次品牌创立高潮期,一大批深受国人喜爱的品牌一度风靡全国。这些老品牌凭借优质的产品和低廉的价格,赢得无数忠实的消费者,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留下美好的时代记忆。近年来,由于体制机制限制、缺乏市场灵活性、产品创新性不足等原因,很多知名老品牌逐步退出市场。以中华老字号为例,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商务部认定的全国1128家中华老字号,仅有不足10%的品牌仍活跃在市场上,很多知名的老字号品牌都被搁置或已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6.
“亨得利”是公众熟知的具有独创性的企业商号。全国现有“亨得利”企业数十家。其中十几家亨得利企业被国家内贸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企业。福州亨得利钟表眼镜有限公司是老字号“亨得利”1925年在福州设立的分店,改制后成立“福州亨得利钟表眼镜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7.
宁纯 《中国律师》2012,(1):67-69
我国的"老字号"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严重束缚了"老字号"的生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字号和商标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老字号"开始被重新发掘出来,这为传统商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法律保护不力,导致"老字号"企业经营不善,频频破产,全国范围内都存在"老字号"企业逐渐消亡的现象。据统计,目前全国各行各业共有民间所称的"老  相似文献   

8.
老字号是我国一代代人民用心血和智慧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结晶,是我国在国际上实现品牌战略、自主创新的核心手段。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制度在老字号的保护上开始力不从心,使得老字号受到侵犯的事件频频发生,严重阻碍了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继存与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完善我国老字号的保护十分必要并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谈老字号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老字号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来看,老字号应当是企业的名称.老字号由特殊产品与工艺、信誉积累而成,属于一种既有的智力成果,它主要表现在传统字号、特有产品及其名称上.老字号所具有的财产属性使它应当成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客体之一.我国应建立老字号保护的专门法律,从法律上确立老字号企业的字号权和产品名称权.  相似文献   

10.
中华老字号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创造过诸多辉煌的历史,现在更是我国在国际上实现品牌战略、自主创新的核心手段。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现有的相关制度在中华老字号的保护上开始力不从心,同时由于我国缺乏一套完整的中华老字号法律保护体系,使得中华老字号受到侵犯的事件频频发生,严重阻碍了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继存与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完善我国中华老字号的保护十分必要并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老字号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称谓,它凝结着民族精神、历史文化和地理属性,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老字号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老字号被抢注和假冒的事件频繁发生.由于我国没有为老字号提供一个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使得相当数量的老字号侵权行为得不到有效的规制.本文拟从老字号权利冲突、老字号被抢注、假冒等问题出发,分析我国老字号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我国老字号法律保护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武汉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老字号知识产权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以武汉老字号为例,从知识产权管理的视角,对老字号的品牌运营现状、知识产权保护困境及其解决策略等进行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有助于老字号企业的永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老字号具有特色产品和优良服务两大基本特征,中医药老字号不但其字号和产品名称,而且其特有诊疗技术、药材甄别技术、炮制加工技术、组方技术等专有技术都是维系其特征的可辨认无形资产。老字号专有技术属于未披露完整信息的智力成果,具有商业价值和可传授性,为了保持老字号企业的区别性特征,维护产品市场独占,体现其自身价值,应当建立各行业老字号企业专有技术保护名录,并将保护名录中的专有技术视作本字号财产,完善与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政策,把老字号专有技术的潜在优势转化为企业市场竞争的现实优势。  相似文献   

14.
老字号凝结着民族精神、历史文化和地理属性,其字号和商标不但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信息,是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形式之一。但我国对于老字号商标的保护不尽人意,不少老字号正在逐渐消失。因此,如何完善对其的法律保护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首先指出老字号企业的商标保护现状,包括相关立法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就此提出建议与对策。最后指出,老字号商标的保护不仅需要传统的法律方法,还必须有国际视野,把对它的保护提升到国家软实力传播的高度来对待。  相似文献   

15.
“王老吉”商标与相关权利纠纷的法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雄文 《知识产权》2012,(12):39-43
"王老吉"老字号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与丰富表现形式,不可能完全由"王老吉"商标所垄断,其他指代、承载老字号内涵的表征都可以独立进行非商标性的适当使用。知识产权成为核心竞争力需要从外在符号走向内在实力,"王老吉"商标的价值需要凉茶秘方及其产品的支撑。知名商品是指利用王老吉秘方所生产出来的凉茶,而其上特有的名称与装潢权益由知名商品的合法经营者享有,与商标权没有直接的关联。知识产权市场需要合作与共赢。  相似文献   

16.
裘争平 《检察风云》2014,(24):84-85
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是上海现存的中华老字号之一,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有该公司1931年广告画与1947年的股款收据,在此借以回忆冠生园公司的创办历程。  相似文献   

17.
老字号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具有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我国悠久的历史.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字号企业在面对各种机遇的同时也遭受到了很多的侵害,其中就包括字号侵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了老字号企业在经济和声誉上的损失,也扰乱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秩序,侵害了消费者的权利.因此,如何完善对于老字号企业字号权的保护,成为了我国立法者应当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程新友 《检察风云》2012,(22):67-69
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城市,都有它专属的味道;对于一个城市,它的味道,则是由一个又一个的老字号所决定的。无论时代如何更迭,时光如何流转,那些老字号总会留在人们记忆中。作为商业城市和工业重镇的上海,历来都是国人心目中难以撼动的潮流风向  相似文献   

19.
吕冰心 《法人》2007,(4):96-97
以一种“钦定”的方式认定中华老字号,实际上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跟市场行为脱节“中华老字号”第二轮“竞选”开始了。2007年1月30日,商务部办公厅下发了《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继续开展“中华老字号”认定等工作的通知》,各省纷纷组织申报  相似文献   

20.
一个店铺挂上几个老字号牌子,作为消费者你会怎么想?5月15日,河南省商业行业协会和河南省财贸金融工会刚刚对该省首批"河南中华老字号"举行了授牌仪式,5月22日,又传来了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开评河南"老字号"的消息。与此同时,省商务厅对"河南老字号"的认定工作也在进行之中。"老字号"的认定在河南出现了三个版本,有两家认定单位为此还打起了打嘴官司,老字号企业更是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