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史之乱,给了郭子仪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郭子仪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无论在皇帝眼中,还是在朝臣心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相似文献   

2.
《各界》2010,(3):F0003-F0003
李商隐(约812年东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相似文献   

3.
王者觉仁 《各界》2011,(8):45-49
唐朝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九月的一天,一个令人不安的突发事件让德宗李适猛然从他滋润的小日子中惊醒过来。  相似文献   

4.
《各界》2012,(8)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朱世居洛阳(今属河南)。  相似文献   

5.
《各界》2012,(12):F0003-F0003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诗约1500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相似文献   

6.
李占才 《各界》2014,(1):70-71
郦道元是北魏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其出生年月不详,大概在北魏天安元年(466年)或延兴二年(472年)。他出身一个官僚家庭。他在北魏政权内,先后任过尚书郎、治书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颖川太守、鲁阳太守、辅国将军、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御史中尉。大都是中央和地方很重要的职务,尤其是最后任的御史中尉,  相似文献   

7.
刘肃勇 《各界》2014,(3):72-74
萧绰曾许配韩德让 其父毁约改嫁辽景宗 萧绰,契丹族名萧燕燕,953年生于辽王朝契丹族外戚世家,父亲萧思温与辽太宗长女燕国公主成婚后,即升任太宗朝文秘官,辽四世穆宗耶律璨当朝,萧思温以穆宗姐夫再升为辽南京(今北京)留守,成一方封疆大吏。  相似文献   

8.
《各界》2010,(8):F0003-F0003
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712年~713年(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717年(开元五年)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721年(开元九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729年(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  相似文献   

9.
《各界》2010,(7):F0003-F0003
杜甫(712-770)宇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相似文献   

10.
《各界》2010,(1):F0003-F0003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彭城(江苏徐州),汉族,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  相似文献   

11.
《各界》2011,(5):F0003-F0003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宇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伟大的盛唐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三别”。唐肃宗时,富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相似文献   

12.
《各界》2010,(5):F0003-F0003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相似文献   

13.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6月,河南巡捕田文镜从一位消息灵通人士那里得知,浙江道御史谢济世“奏明圣上,指明公(田文镇)贪虐不法”。田明白谢这是扶私陷害,因为本来河南巡抚之职是由谢的内弟孙昭出任,后国有人指出孙无能,才改派田文镜。谢对此怀恨在心,加上田文镜蹿升很快,谢心中不平,便不惜“告御状”,试图借皇上之手把他扳倒。田文镜是个清官,他公正廉明,政绩突出,绝无“贪虐不法”之事,为了讨回公道,他立即奏请圣上派大学士九卿来河南了解民情,以示圣上关怀黎民德政。12月圣旨下“……田文镜于雍正元年告祭华山,复命时…  相似文献   

14.
《各界》2010,(11):F0003-F0003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画词人。原字坦夫,改宇幼安,中年名所屠日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相似文献   

15.
清风慕竹 《各界》2013,(12):69-71
魏晋时期,山涛、嵇康、阮籍、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吟诗作赋,他们蔑视礼法,崇尚放达,世人称为“竹林七贤”.在这七贤之中,山涛被尊为“老大”,这不仅因为他在7人中最年长,更因为他的风神气度无人能比.  相似文献   

16.
《各界》2012,(2)
杜甫(712年-770年)宇子美一,原籍襄阳,生于河南琉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著有《杜工部集》。  相似文献   

17.
冤死的晁错     
张裕强 《各界》2010,(4):36-39
晁错(前200-前154),西汉政治家、政论家。颍川(今河南南禹县)人。早年学申商刑名之学,后以通晓文献大典故任太常掌故。文帝时,被派往故秦博士伏生处接受《尚书》的传授。诏以为太子舍人,历任博士、太子家令。深得太子(即后来的景帝)宠信,号为“智囊”。景帝即位,任内史,  相似文献   

18.
在三国历史人物群英谱中,魏廷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有勇有谋、屡建战功,却最终未受到重用;他善于思考、富有主见,经常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却极少被采纳;他忠心耿耿、全力实现兴汉大计,却被疑有“反骨”,惨遭斩杀;他作为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没有死在刀枪相见的疆场,却死于自己营垒中已故上司安排的圈套。这样一个“鲜活的面孔”,颇为引人深思。魏廷,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县)人,原在刘表大将蔡瑁手下,刘备兵败途往襄阳,蔡瑁因降曹,拒不接纳刘备。魏廷砍死守门将士,去追刘备未能寻见,就投了长河太守韩玄。韩百因其…  相似文献   

19.
舟自横 《各界》2010,(1):77-79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陈宫基本都是伴随曹操或吕布而出现。曹操行刺暴虐无比的董卓,犹如当年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震惊天下。曹操逃亡途中在中牟(今河南中牟)县被抓,而认出他来的正是县令陈宫。心怀忠义、对曹操印象已先入为主的陈宫,并未像个追星族那样扑上去表达敬意。他“熟视曹操,沉吟半晌”,先戳破曹操的谎言,把他收监,“把关军士赐以酒食而去”。毛宗岗点评陈宫此举为“细”。而此时的曹操受到如此待遇,心中已猜到几分。  相似文献   

20.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朝廷在今天的泌阳县境内才开始设立比阳县和舞阴县。比阳县因在比水(今泌阳河)之阳(北)而得名,治所在今泌水镇的古城村。两千多年前的泌阳县距离铜山东北三、四里的邓庄铺,当时还是一个山野小村,西汉文帝年间,就是从这座小山村里走出了一个知名朝野的人物——邓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