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清乾隆朝曾任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又兼吏、户、兵部尚书的和珅,后人大都认为他是个蠹国肥家,结党营私的佞臣,并无什么才能.乾隆也曾一再说:“我大清朝乾纲坐揽,事无大小,何一不出自朕独断!”他不承认在他治下有能臣,因为能臣是庸主的伴侣;他也不承认在他治下有权奸,因为权奸是昏君的伴侣.他自诩为英主,作为英主的臣子,只能是一些善于转述“人主”意旨并致力执行“圣谕”的工具.乾隆本人确实是以“工具”看待和珅的,但和珅却自有主见,他就在乾隆眼  相似文献   

2.
1776年3月的一天,乾隆皇帝召唤他所宠爱的新任军机大臣和珅和三朝元老刘统勋一起,来到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前观景赋诗。除了游山玩水,乾隆此行还有个重要目的,就是劝和二人,因为,乾隆早已发现和珅和刘统勋不和。  相似文献   

3.
赤霄 《各界》2013,(12):65-68
满清文字狱登峰造极,中国传统文化也被扭曲变形.历朝都作为诤言直谏象征的谏官,在清朝基本湮灭无闻,微不足道.这些人既没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道德气概,更没有“忠臣不避重诛”的大无畏精神.有个至今默默无闻、毫无建树的杨雍建,居然获得了“清朝第一谏官”的尊号.  相似文献   

4.
项勇 《各界》2007,(12)
清朝是由满族所建立的政权,由于自身人口不多,在后金崛起初期,满族贵族便十分重视团结和利用蒙古族的力量,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经说过:"蒙古之国,犹此云然,云合则致雨,蒙古部合则成兵,其散犹如云收而雨止也.俟其散时,吾当亟取之."[1]于是以分化、拉拢的方式,成功争取到内喀尔喀与科尔沁蒙古,并且开启了满蒙联姻,奠定满蒙一体的基本方针.清朝建立后为了有效统治蒙古,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一播出即产生轰动效应,这说明当今人心向背,值得深思。尽管历史上的刘墉和和珅与剧情内容很有距离,但这一类的历史剧我认为允许一定程度的虚构,犹如《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也是不同的。有些史家已考证清代自雍正设军机处后一定要是大学士兼军  相似文献   

6.
李文霞 《学理论》2012,(35):206-207
清代的孝庄文皇后是蒙古族杰出的女性,满族的兴起、大清朝的建立和最后全国的统一,她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她辅佐了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三位皇帝,成为奠定清朝基业的一代国母,是清朝开国到"康乾盛世"期间的一位关键性人物,是一位有谋略、胆识过人的政治家,也是充满了神奇色彩的一位卓越女性。  相似文献   

7.
金满楼 《各界》2022,(3):49-52
清朝时期,广东连平县的颜伯焘家族在当地名气很大,因为整个清朝268年,颜氏家族祖孙三代都曾官居督抚,这在广东可谓凤毛麟角. 颜家"祖孙三代皆督抚",指的是颜伯焘祖父颜希深在乾隆朝先后担任湖南巡抚、贵州巡抚和云南巡抚,其父颜检曾在嘉庆年间担任直隶总督、漕运总督,颜伯焘本人则在道光年间担任过陕西巡抚、云南巡抚及闽浙总督.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发展起来的满族,是清朝的建立者。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继承并推进了中国古代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总结并汲取了中国汉族和满族文化的光辉成就,把中国古代宫廷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历史     
官话、国语与老国音现代普通话的历史最直接的史料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国语一词是清朝末年提出来的,之前叫官话。  相似文献   

10.
我之前对清史颇感兴趣,找了一堆清人笔记、稗官小说来读.后兴趣点转移到宋代,阅读的重点全放在宋代史上.我隐隐约约有一个感觉,觉得宋朝与清朝是差异非常明显的两个王朝,不论政治制度,还是士林风气,都有着天壤之别.因此留心收集了一些宋清对比的史料,无意间却有一个发现:不止一位宋代士大夫都发表过在正统人士看来多少显得有点“出格”的言论,但在宋朝,这些“出格”的言论都受到宽容的对待,立论的士大夫并没有因此受到迫害,反倒在数百年后,当清朝的皇帝读到这些言论时,感到非常愤怒,恨不得将“妖言惑众”的宋朝士大夫抓起来治罪.  相似文献   

11.
谢冰莹,原名谢鸣冈,字凤宝,又名谢彬,湖南新化人.她父亲谢玉芝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举人,诗文兼擅,著述颇丰,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曾做过新化县立中学校长.  相似文献   

12.
清朝被推翻后,北京从封建帝都转变为民国首都.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变和都市近代化的发展,城市空间格局发生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深刻变化.其主要表现是:皇城禁苑被开辟为城市公共空间,近代交通的发展改变了城市封闭结构,新兴商业中心的兴起改变了城市商业街区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正>谁是中国当之无愧的首富?王健林、李嘉诚、沈万三、和珅?都不是,中国当之无愧的首富,是范蠡,因为他是财神。有人会说:财神不是赵公明吗?我每年过年都要迎接他——这么多年白迎了吧?赵公明是武财神,并且是虚构的,范蠡是文财神,而且确有其人。以后还是跟着文财神混吧。范蠡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个男人。进可安邦定国,退可富甲天下,还娶了天  相似文献   

14.
音尘绝 《各界》2008,(6):25-29
吕四娘,清朝人.为吕留良之孙女(一说女儿),野史记载其为报雍正以文字狱杀祖之仇,以选妃之名混进皇宫,后在雍正召其侍寝时以短剑将雍正斩首而亡.……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3,(1)
爱新觉罗·溥仪一九○六年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是光绪皇帝的弟弟醇亲王载沣。光绪死后,溥仪于一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登极作了清朝第十代皇帝,年号宣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溥仪被迫宣布退位,但他仍保留了皇帝尊号,住在紫禁城内。一九二四年十一月,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第二年他逃往天津。  相似文献   

16.
丘岳  穆重怀 《侨园》2014,(11):12-14
救危图存:思想界的迷失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均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两国的思想界也都同时意识到了救亡图存需要新思想。双方同时开始了改革运动,但是改革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觉得,这和入清以后中国思想界的迷失有着极大的关系。清朝初年,以武功入主中原的清朝统治者面临着中原知识分子的激烈对抗,如何对待相对稳固的汉文化成为摆在满洲新贵面前的-个重大课题。从康熙朝开始清朝统治者一方面以功名利禄为诱饵吸引汉族知识分子与政权合作,扩大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11)
满蒙联姻是清朝的一项国策,在清朝的崛起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满蒙联姻政策不同于其他朝代的联姻政策,有着时间长、人数多、多层次、制度化和变化性等特点,使得满蒙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有了更加深入地交流,从而促进了满蒙两个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历史     
朱中原 《党政论坛》2010,(20):12-12
官话、国语与老国音 现代普通话的历史最直接的史料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国语”一词是清朝末年提出来的,之前叫“官话”。  相似文献   

19.
王阳阳  全莹 《学理论》2011,(1):226-227
大明王朝灭亡后,清朝统治者对汉人采取"剃发易服"的民族同化政策,使得大明衣冠制度被清制所取代。面对清朝的文化专制,汉人和燕行使以大明衣冠作为其思明寄托之物,以谈论大明衣冠来表达对明朝的思念。此间,汉人和燕行使对大明衣冠的思念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和心态。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去某大学听讲座。主讲学者讲述清代的官制时,把清朝和元朝相提并论,认为:“清朝和元朝一样,都是少数民族掌握政权.都歧视汉人。两朝官制也基本相似。都压抑和排挤汉人,即或任用汉人,也多安插为副职。”笔者谫陋,不通史学,但就泛览所及,对主讲学者的这个论断,实在不敢苟同。先说元朝的官制。元朝版图辽阔,民族众多,民族等级的划分则极为森严。蒙古皇帝利用和笼络各族上层阶级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元朝封建统治的实质。就是蒙古贵族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