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才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宝贵、最重要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人才资源也需要经营、开发、利用,从而转变为资本,实现资本增值。面对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对五通桥区能否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进行的初步探索 近年来,五通桥区立足全区人才实际,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着力在人才引进、培育、激励、评价、使用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工作中突出"五性",有力地促进了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相似文献   

2.
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做好新时期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创新观念,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在经济增长特别是现代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远远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拥有资源优势、资本优势未必拥有发展优势。金口河区要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必须创新人才观念,充分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对人才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资本和人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战略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日益崛起,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正在下降,对人才资源的依赖不断上升。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是推进沙湾区新跨越的战略选择,沙湾新跨越,人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军队干部工作适应知识军事时代的要求必须实现四个转变一是转变工作重点,实现由重干部人事管理向重人才资源开发转变;二是创新选用人才机制,实现由自我封闭的用人机制向开放科学的用人机制转变;三是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实现由粗放式教育体制向集约式教育体制转变;四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实现军事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由人治向法制化转变.  相似文献   

5.
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人才资本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本。能否拥有和保持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 ,是决定双流县奋力推进“三个集中”、促进“三个转变”、实现“三新”“三最”目标 ,加快城市化进程 ,经济实现新跨越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试就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推进双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人才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资源,能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胡锦涛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维护和开发,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才价值取向和党管人才的重要原则,以及人才资源开发的四个着重点,对推动我国人才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谈人才资本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人才资源已上升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的开发与培训成为一种生产力更高、使用期更长的投资,人才资本成为推动社会生产的第一资本。我国要占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处于竞争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人力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资源 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人才、科技、管理三足鼎立时期,这三足实质上都是立足于人力上。这表明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依赖的战略资源的重点已开始转移,前工业时代重点在物力,依赖自然资源,工业时代重点在财力,依赖资本资源,如今重点转向智力,依赖人力资源。故有人把21世纪称为“智力之战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世纪”。这种发展战略的转移,反映新科学技术革命,促使知识、智力、智慧、潜能开发成为发展生产力、夺取经济成就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工业、智慧产业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加强人才工作,是主动应对国内外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是云南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是改变云南省人才缺乏的迫切需要。由于经济、文化、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德宏人才资源开发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人才分布不合理,人才总量不足,人才总体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亟需健全和完善。德宏州要做好人才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冶久安。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证明,得才者兴.失才者衰,因此.人才问题关乎国之命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人才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战略资本予以重视,用人才观念的优势创造人才优势已成为社会共识。然而如何进一步制定和落实培养人才、开发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措施.使重才、择才、识才、容才、用才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使人才资源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则是摆在各级领导者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最特殊的因素,是生产力的核心。人才资源对企业中的物质资源具有聚合作用。人才资源聚集到哪里,物质资源就会流向哪里,只有通过人才资源的最优组合,才能发挥物质资源的最大效用。因此,企业的竞争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世界资源开发中心由物质资源开发向人才资源开发转移的大趋势,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知识文明在世纪之交叠加,使当前的现代化无论是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13.
加快乐山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应围绕人才工作"两个调整":即"人才体制从适应计划经济的人才管理体制调整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管理体制,人才工作从传统人才工作调整到整体型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要求,着力抓好机制创新,打开人才通道,使人才配置市场化,管理法制化,实现价值化。 一、创新培育机制,打开人才素质提升通道。加强人才培  相似文献   

14.
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女性人才是一个重要的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女性人才资源开发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从外部环境和女性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 ,不难看出 ,我省目前的主要矛盾还是经济发展滞后 ,要想如期实现和全国共同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 ,龙江经济要发展 ,必须依靠各个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带动 ,那么一个企业要发展 ,就必须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企业的人才资源。人才是兴国创业之本 ,企业人才企业所有财富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源。只有把企业人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企业的其他资源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作用 ,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必须有充足的各类人才。既要有精通业务的各种专家 ,又要…  相似文献   

16.
人的异化把人类生存发展的多种需求都归结为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也成为物质需求的形式,人变成了消费动物。被资本制造和刺激而无限膨胀的物欲推动无节制的社会生产,通过破坏和毁灭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也在破坏和毁灭人类自身。所以,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时,必须改造人的需要。通过消除人的物化、异化,才能使人类对整个社会生活和生产作出自主与自觉的调控,实现自我克制、自我超越,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7.
国以才兴 ,政以才治 ,党以才旺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也在新世纪新阶段 ,呈现出一系列的新特点、新形势、新景像 ,如何应对这些新特点、新形势、新景像 ,把党中央提出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要求落到实处 ,需要我们思考 ,需要我们在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做细致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一、培养人才 :人才队伍成长的根本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但不是人才资源的强国 ,怎样把 1 3亿人口的人才、智力资源开发出来 ,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全球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人类寿命期的延长,人才,特别是年轻的老龄科技人才,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世界各国都把对老年人才的智力资源开发,称之为"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兴邦立国、福祉后代,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际做法,就如何  相似文献   

19.
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是“十五”期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是我国面向新世纪、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是顺应时代变革、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实现个人自身价值的需要 ;要在扩大人才资源总量、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调整人才资源结构的基础上 ,培养和造就以高素质领导人才、现代化建设亟需人才和千百万青年人才为重点的宏大的人才队伍 ;要把培养、吸收和用好人才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20.
人才战略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位,只有使西部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才能产生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本文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三种人才战略:后发战略,即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才战略的成功战略,实现超越式发展;双赢战略,即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交流与合并,实现人才资源共同培养和开发;非均衡发展战略,即在人才的问题上采取重点突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